搜索
霍志宏的头像

霍志宏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5/23
分享

后来爱上个胡辣汤

胡辣汤进延安迟。

可能从前也有过,但没站住脚转身走了,反正,我知道市面有胡辣汤已是21世纪。最早是在西沟,刚进沟口,北关小学最东边,临街一家不知什么餐馆,门口支个大铁锅,有两兄弟一早做一锅。

那时,我还没体味过这汤的适口,只是面熟那兄弟俩。个头中等,身子与腿一般长,体格圆敦敦的,印象是河南口音。逢双休或节假日,圆敦敦兄弟有一副业——这副业是我猜的,说不定卖胡辣汤才是副业——午后会在延中、解放剧院、文化艺术中心骑辆三轮车,卖旧书。间或淘过他俩的书,所以面善。因面善而发现他们还有个餐饮的职业,可能是赁了人家店的早餐时间。近几年,没再见过他俩卖书,我也没有在早餐时间到过西沟,竟不知其所踪了。当年梁山上有几对兄弟,相继落草水泊,一块闹世事的,比如阮家兄弟劫过生辰纲、张家兄弟“浪里白条”,多少有个说头;但有些比如李俊、李立兄弟,蔡福、蔡庆兄弟,籍籍无名,解家兄弟名头也小,因为打过虎还偶尔有人记得。这胡辣汤兄弟已没几人记得了,我也是因了胡辣汤才想起他们。“生来不会读诗书,且就梁山泊内居。”不知他们在延安站住脚没有?又操持何种营生养家糊口?

胡辣汤真正在延安站住脚,是近年的事。主要是百米大道尹家沟黄金地段前后脚开了两家关中风味餐馆,兄弟并肩似的,一家称韩家,一家叫老田家,主营牌匾下都又横挂一方古色古香的木匾,直截了当说自己还卖牛肉丸胡辣汤,好比说我是北丐一派,除了降龙十八掌,还有秘技打狗棒法。这两家的“降龙掌”我没领教过,但“打狗棒法”着实厉害,太阳大亮以前,来此灌一碗胡辣汤的人络绎不绝。

西安走多了,年岁也大了,凉皮夹馍羊肉泡这三大法宝,渐渐消受不了,倒是温温热热一碗胡辣汤很受用,就像渐近耳顺之年,听起批评意见倒是觉得比颂扬声实在。喜欢这座千年古城,也喜欢上了胡辣汤,胡辣汤似乎可以代表这座城市的早餐形象。胡辣汤也毫不客气,从街边地摊一步步登堂入室,像个入赘的新女婿,能够单门立户,挑起了城市的重担,好一条关中楞娃。

胡辣汤吃多了,发现也是有派系的,河南人多是逍遥派,关中人是华山派。细心人竟然发现,都叫“胡辣汤”,但也有区别,豫味写作“胡辣汤”,秦味写作“糊辣汤”。逍遥派,主要是豆制品加海带,华山派主要是菜加肉丸。华山派深受当地人青睐。几粒比花生米略大些的牛肉丸,弹性十足,我一般舍不得先吃完,快到碗底时,还能见到四五粒鼓鼓地沉在碗底,总能让我升起丰衣足食的快慰。

胡辣汤店一般都带腊牛肉夹馍,夹馍一个,胡辣汤一碗,绝对一顿扛硬早餐,咥得美,干一上午重活没嘛达。绝对少不了冰峰汽水,有了冰峰才有了西安气派、西安气质。

西葫芦,要有两层口感,第一下菜绵第二层皮稍坚,略嚼有质感;莲花白,块不能大,一寸见方,火候要在绵而不柴的时分;胡萝卜,切片,不能丁,绵而不化,不能吃出生脆气,几粒小黄豆,要在不知不觉时滑进舌尖,汤的滑爽间冒出一小会脆脆的嚼劲。虽然汤里的辣来自胡椒,但辣椒的红辣也不可少,就是那半勺辣子,最是提味。我本不食辣,可吃胡辣汤总忍不住加上一勺尖,顿觉气质不凡,浑如十八的姑娘出落成了韵味十足的小媳妇。我喜欢来个白饼,一块一块撕碎,泡进碗里,如同白吉馍夹腊汁肉,最能衬出汤的醇厚。

米汤在延安早餐版图中拥有汤汤水水一方江山,胡辣汤在延安还无法取得西安一般的地位,但的的确确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暖暖一碗下肚,北山的早寒就散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