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少校的头像

杨少校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8/20
分享

荷园拾光

荷 园 拾 光

文/杨少校

层叠碧浪尖,叶藏荷中仙,晨露寻光来,花蕾在云端。

六月的风掠过长沙县春华镇时,总带着一缕清甜的荷香。车子驶离喧嚣的国道,拐进荷园新村的瞬间,三百多亩荷塘宛如一幅泼墨画铺展在眼前。墨绿的荷叶层层叠叠漫到天边,粉白的荷花在其间竟相争艳,荷塘间蜿蜒曲折的风雨钢架休闲步道,顶棚红灯笼妆饰一新,将游人引入荷塘深处。一群群穿红戴绿的饮食男女衣袂簇拥,人来人往的赏花人,似乎灵魂不问年龄,心灵不长绉纹,给荷塘增添一片生机。

这里田田荷叶将尘世的浮躁、隔在了荷塘之外。它以独特的静谧,为人们铺就一片逃离快节奏的生活。宛如世外桃园,在某一个不经意的瞬间,或许就能邂后一份意想不到的美好。我们一班团体摄影人穿梭其中,扛着长枪短炮,捕捉人像、风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光影。

刚进荷园,荷塘王老板和夫人提着切好的西瓜和甜瓜,来到我们中间。笑盈盈地说:欢迎你们来赏花拍照。请分享我们自种的西甜瓜。王老板脚上的胶鞋还沾着泥土,这个晒得黝黑的中年男人,经营七年时间把一片低洼地变成了江南梦境。

早晨七点左右的荷园最是动人。我踩着荷塘边还凝着昨夜雨珠的青草。看着热闹的荷塘,晨光将荷塘炫得一片清亮,青蛙在叶间蹦跳,有的鼓着腮帮子呜唱。鱼虾在水中游曵,惊起一串银亮的水珠;蜘蛛在荷塘边的杂草中织有深情的网,网住2只小飞蛾变成了僵尸。蜻蜓停在含苞的花尖,薄翅上的纹路在阳光中若闪若现。摄影棚就搭在荷塘里,拴在岸边。木质的框架覆着塑料顶篷,五颜六色的小彩旗挂在摄影棚周围,阳光透过彩旗筛进来,在棚仓里投射,印成七巧板拼图般的光斑,此刻阳光也有了花样年华。

摄影班领队王喜胜老师,在三脚架前一边帮学员调试镜头,一边指导学员们遵照ABC拍摄知识,按照三分法构图拍摄交作业。他脖子上挂着一台索尼单反相机,镜头盖在胸前晃成一片黑亮。手中还握着一部佳能卡片相机。眼晴眯成一条缝,眺望荷塘全景,横扫荷浪花影,看架式今天的荷塘美景要尽收囊中。"你看那朵并蒂莲," 他压低声音指向荷塘远处,两朵粉荷依偎在一起,花瓣上的水滴在阳光下矇胧隐现。

我蹲下身,将镜头贴近叶面,水珠在长焦压缩下折射出彩虹,叶脉的纹理清晰得像我手背上的皱纹。忽然一阵风过,荷叶翻起白浪,荷花在风中轻颤,快门声此起彼伏,像一场急促的雨落在田田荷叶上。

另一端,一对新人穿着婚纱,新娘正对着反光板补妆。她们站在盛开的荷花旁,背景是接天的碧叶,隔在新人中间是两朵冒尖的荷花,一朵含苞一朵盛放。新郞双手扶住花蕾,新娘踮起脚尖嗅盛开的花瓣,发间的银簪在阳光中一闪,被我收进镜头 —— 黑白纯洁的身影与自然的生机在取景器里交融,仿佛千年爱情的光阴在此刻重叠。一群游人见我拍得投入,便轻手轻脚绕开,只留下鞋底蹭过土路的沙沙声。

当我起身时,只见摄影班同学岁寒三友夫妇,撑着竹排在荷塘中慢游,她先生古铜色的手臂扬起竹篙,竹排拨开荷叶前行,茎秆摩擦发出簌簌轻响。岁寒三友一手打着油纸花伞,一手轻触一枝荷花,指尖刚碰到花瓣茎秆,惊飞2只采蜜的粉蝶,久久在竹排上空盘旋。

我兴致勃发,待阵阵凉风吹拂荷塘,粉荷左右摇曳,花瓣边缘的褶皱如舞者的裙裾。便乘坐脚踏游船,驶向大片荷浪花间。我站稳身子,忽然看见一朵高挑的花蕊里有只蜜蜂,正埋头采蜜,触须上沾满金黄的花粉。我赶紧调整参数,快门刚响,蜜蜂却振翅飞走,只在花心留下一点颤动的光斑。

我的摄友站在船头,阳光穿过荷叶照在她脸上,汗珠在鬓角闪着莹光,像极了荷叶上的露珠。这时她弯下腰,换上腾龙50—400长焦。任由轻柔的微风吹拂脸颊,双眼死盯着远处那朵高过头顶的荷花,荷花传递着自然的密意,诗意地散发淡淡清香。

一只黄绿相间的大型碧伟蜓活跃在池塘,蜻蜓点水般在花瓣间飞来飞去,探寻生活密码。我们只有屏住呼吸,半按快门,将镜头锁定追踪那只蜻蜓放慢的脚步。这时红灯笼休闲步道传来荷塘王园长老板改编的歌曲《我在荷塘等你》,湘中口音的调子在荷叶间流转。一只不知名的褐灰色水鸟,扑棱棱掠过水面,翅膀带起水花惊叫地飞离荷塘,留下余音一串。那只被镜头锁定的晴蜓似乎在分享音乐,停留在发黄卷缩的荷叶上,留恋着生的希望。我的摄友举着相机大笑:拍到了,这只蜻蜓的腹部覆盖着细黄毛。

中午在农家乐吃饭时,王老板亲自下厨,厨房里,柴火灶烧得很旺,铁锅里煎着韭花炒鸡蛋,旁边的竹筛里晾着刚摘的藕根,他擦了擦手,眼角的笑纹里沾着灶灰。炒了十个家常菜。

他端来一盘红烧土鸡。说:这鸡是自己散养的,味道好,大家趁热吃。接着又说:这十个菜除香菜炒牛肉,牛肉是市场上买的,其余都是自家种养的,地里现摘的。如你们吃的龙虾,是从荷塘里捕捞的。他擦着汗坐下,说起当年投资的 200 多万,有一半是跟亲友们借的。“头两年亏得厉害,特别是疫情期间,荷塘也没现在规整。如今的荷园修了水泥路,停车场停满了车,第七年了,总算让乡亲们看到点盼头。桌上的土鸡冒着热气,飘来的香气里,有荷叶的清,也有泥土的暖。

中午休息时,吃着王老板提供的西瓜,红色的瓜瓤汁水顺着嘴角、滴在王老板为我们准备荷叶包裹的糯米、莲子、红烧肉的饭团上。我坐在木椅上翻看相机中姿态各异的荷花照片,有的花瓣全开,露出金黄的莲蓬;有的半开半合,像害羞的少女;有的在逆光下成了黑色的剪影;有的还是青绿的花苞,透着勃勃生机。王老板看着屏幕上的照片,黝黑的脸上泛起红光:“你们多拍拍,让更多人知道,我们春华的荷花开得有多美。”

傍晚的荷园快要镀上一层金色,我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坐在电脑前导相机中照片。邻居易大姐敲门进来,在电脑前与我讨论光影。指着几张照片说:这些图片像在说话,在风中摇曵的花朵,婷婷玉立,刚直不阿,有的绿黄相间,生死相依,有的身限污泥之中,仍在怒放生命,给人希望,给人力量。她翻着另一张莲蓬、盛花、含苞构图风卷荷浪照片,小小荷苞伸在云端,说这张很有意境张力,类似《红楼梦》相关诗词中薛宝钗的《临江仙*柳絮》,“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当我的同学周革新老师看到另一张和谐共处相互竞艳的照片时,赋诗一首“夏日荷花独特红,千娇百媚斗波中。翩翩起舞迎阳旭,不染污泥品极崇。”诗词楹联创作班同学赖玉怀看到周革新同学的咏荷照片,赋联一首:“欲借红荷妆拙句;更怀绿柳伴春光。”从同学们对荷花的喜爱,赋诗作联,我看到了周敦颐捧着爱莲说的背影。

晚风吹进推开的窗户,似乎给电脑中的荷花图片吹散一缕荷香。那些在镜头里定格的碧叶、粉荷、竹排、采莲游船,还有王老板沾满淤泥的胶鞋,都成了这个夏天最鲜活的注脚——在乡村振兴的画卷里,每一朵荷花的绽放,都连着土地的心跳。相册里有王老板坐在荷塘边的侧脸图片,像一尊沉默的雕像,守护这三百亩荷塘,是他用七年光阴种下的梦,如今梦里有花开,有来客,有荷园新村乡亲们日渐舒展的眉头。

2025年6月21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