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鞭草
夏天。乡野。田地荒芜,藤蔓灌木丛生。沿湖村庄,农民弃耕,赴城务工。田塍地埂崩塌,已经分不清哪里是路,哪里是地了。
忽见,一根粗壮的马鞭草,挺精神的样子,悬在池塘岸边。
马鞭草从不好高骛远,而是脚踏实地,铺地藤蔓而节节生根。
那根马鞭草在风中摇曳,让我脑海里浮起了小时候将马鞭草含在嘴里咀嚼的情景,口腔里似乎还留有那汁液有点甜还有点涩的味道。
眼前的这根马鞭草却悬在岸边,像一条活着的、细长的、调皮的青蛇,伸长脖子想喝池塘里的水。
草丛中,有两条水牛。
如今的牛,享猪福呢。不用挨鞭子,也不会有人在它身后狠狠吆喝。
晌午时分,水牛趴卧在草丛中闭目养神。上下嘴唇磨叽着反刍食物。神情悠闲地在它两角之间上升。
抬头看见树上两只黄灵鸟,在枝叶间偷偷接吻,因其喜极忘神而无视我的存在。
啊,要是我能把那情景保留就好了!
早晨和傍晚,我习惯性地在门前的垴上散步。田野风景,让我感受到以前没有在意的许多东西。因此,我将散步融入生活,并当作修行。
修行。儒、道、佛都有其不同形式的修炼方法。
修行。我喜欢这个词。人生。修行。所谓修行,无非是找回自己的初心。
我修行,既不打坐,也不追求天人合一。而是忘掉已经远去的经历和曾经的联翩幻想。放弃一切怨恨与贪念。
修行。无疑是放弃无明和执念。从言语上、行为上、思想上净化心灵,这却是一个痛苦过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轻盈和飘逸的那种风光。
修行。在世俗中保持觉知,将修行融入生活。生活中,或许有很多事情使我们为之感慨,为之激动,为之愤怒,为之不安。但是,我们的目光应当转向那更加柔和的远方。
我随手摘了那根马鞭草。捏在手里,边走边摇晃着它柔韧的身子。摇着晃着,仿佛它不是草(有时候,人会产生一种古怪的感觉),而是手中一根挥动骏马奔驰的鞭子。
于是,我内心兴奋起来,脚下也仿佛生起风来——
如轭的灌木
暮色中,忽见一弯如轭的灌木。定睛望去,其沧桑中显现出岁月的风雨,同时又呈现了群山的光明。
当夜幕降临和星星在上空闪烁的时候,它,弯曲的躯干并不孤独,同周围熟识的伙伴——微风和夕烟——夏虫吟唱,和着脚步引起的犬吠声在一起。
从幼苗开始,阳光,雨露,群山,鸟雀和溪流陪伴着它。
无论酷暑炎热的夏天,亦或是电闪雷鸣的春季;无论深山悬岩,亦或是地岸山峦,虽然躯干弯曲,却不曾令它低下昂扬向上的头颅。
它听见过放牛人和农民播种与收割的脚步声。听见过劳动人民耕作、挖掘并使之变成肥沃田野的人们的脚步声。
它那满身皱褶却毫无怨恨的枝干,同荆棘一起生长在岁月深处。一条青藤,看似柔情脉脉地缠绕着它,其实在无休无止地汲取它的汁液。
阳光雨露落在它身上。晨夕在它身上递嬗。
灌木的见识很广,森林,野兽、飞禽、昆虫和花草。作为大自然中的一员,虽然没有粗壮高大的躯干,甚至被人歧视而寂寞。但它年复一年地繁殖,使荒芜之地增添了春夏秋冬的生机。
它懂得,有信心同黑暗搏斗才有自己在阳光下的位置。
它从风雨和沙沙的脚步声中猜到的话语,以及一些鸟儿惊起的话语,像一种盘绕于它心头的奇异光环,给它生命以启迪。
不用抱怨自己走了许多弯路,弯路同样是必经之路。只要有阳光雨露,梦想就不会破灭。
我看见的这棵如轭的灌木,它的灵魂洋溢在那粗糙的、沧桑的皮肤上,像一个古庙看守人的眼睛和颧骨那么深邃。
这弯曲的灌木,让我想起了犁田时那牛脖子上套的年年岁岁像枷锁一样的——牛轭。
它,虽然没有耀眼的高大伟岸的躯体,但却以无卑的躬身倾向大地,竭尽躯体的敬意与野草闲花在风中歌唱。
虽然它不是什么参天大树,也没有人用它制造什么家具,但它无论是在夏日的阳光还是在雨中,理解语言和倦意,陪伴它的有许多飞禽走兽、小草野花——纯洁的野花。
即便风吹雨打、霜降雪冻,它仍旧坚定不移。从不绝望,也不沮丧。待到来年春暧花开,它仍旧无怨无悔、守候着白天黑夜中的阳光雨露,在荒野里继续欢乐,继续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