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志军的头像

杨志军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6/21
分享

河畔岁月

第一章 归途与门户

平古公路如墨色缎带,蜿蜒于雪峰山腹地。林志远摇下车窗,山风裹挟清冽茶香与楠竹气息涌入车厢。副驾的苏雅探身凝望:平溪江在斧劈般的峡谷间奔涌,晨光中时而温润如碧玉,时而激荡成雪浪,撞上黝黑礁石时迸出万千银珠。公路护栏上,“湖南省最美农村路”的金色铭牌在烈日下灼灼生辉。

“看,洞口塘!”志远指向两座刀削斧凿的险峰。峭壁褐岩间弹痕累累,江水在此收束成怒吼的银龙。“七十九年前暮春,第74军将士在此血战七日。”他嗓音低沉如江底沉石,“崖下深潭叫‘英魂凼’,百余名湖南子弟与八桂儿郎永眠于此。”苏雅指尖划过冰凉车窗,恍惚见血色漫过苍翠山脊。车轮碾过新铺柏油路,胎噪中混着道旁竹扫帚刮地的沙沙声——保洁员罗伯正清理观景台落叶。写生学生的画板上,洞口塘双峰用炭笔涂得凝重如铁,江流却留白如练。更远处,茶农修剪茶树的“咔嗒”声惊飞竹雀,翅尖扫落枝头残雪,雪粉在阳光下碎成钻石尘。

第二章 江畔烟火

林家白墙灰瓦的小院依偎江畔。父亲林水生蹲在青石埠头,古铜色手臂探入碧波,倏然拎起一尾扑棱的溪石斑,银鳞在晨光中流转虹彩。“平溪江的精灵,离了这活水活石便不成活。”他笑着将鱼掷入竹篓,篓底铺着湿润的蕨草。

堂屋内,母亲周桂香端来粗陶大碗,碗沿缺了个小豁口。深红茶汤蒸腾着辛辣姜香与微苦药气。“苏姑娘尝尝熬茶!”水生伯磕了磕黄铜烟锅,“老辈人说,三国时张飞大军困于洞口塘,瑶家先祖献此茶驱疫。千年老方子嘞——”他掰着树皮般的手指,“山胡椒驱寒,野菊花明目,老茶梗降火……”

釉色瓷盏忽被推至苏雅面前。老茶农陈伯食指指甲缝嵌着洗不掉的茶渍,掰断茶梗时脆响如折枯枝。“古楼雪峰云雾,今春头采!”茶芽在沸水中舒展如碧针倒悬,兰花香混着嫩栗甜萦绕梁间。“洪武十八年,蓝玉将军饮罢此茶,连赞三声‘山魂’!”他摩挲杯沿裂纹,“六百年前快马送金陵的,正是这雪峰山脊背上的灵气。”

夜色如墨漫江时,鼓点自下游隐约传来。

“咚……咚咚……”

水生伯闭目靠向竹椅,枯枝般的手指随节奏叩击扶手,关节肿大如老竹根。桂香婶点亮堂屋的节能灯,暖黄光晕漫过神龛上“天地国亲师”的牌位,金漆剥落成鳞片状。她端出一簸箕新剥的蚕豆,翠绿豆粒跳进白瓷盘:“苏姑娘尝尝,后山沙地长的,比城里豆子甜!”志远抓了把豆子塞给苏雅,蚕豆清甜混着陈伯茶盏里漫出的冷香,织成江畔特有的夜气。

第三章 茶山晨曲

古楼乡千亩茶园在破晓的乳白薄雾中缓缓苏醒。苏雅裹紧桂香婶手织的靛蓝土布头巾,随采茶女们踏入齐腰茶垅。冰凉的露水沁透布鞋鞋尖,她忍不住轻颤。采茶女阿杏腕间银镯叮当作响,滑到肘部卡住时甩腕如驱蜂。“苏雅姐,采茶要像蜻蜓点水!”示范的指尖轻捻处,雀舌般的嫩芽坠入腰间竹篓,簌簌声如春蚕食叶。

陈伯托起一片肥厚茶青,掌纹染成青绿色,叶背银毫在雾光中闪烁:“老辈人在雪峰山鹰嘴崖寻到的野茶种,天生带着山野的筋骨。”他将叶片对着晨光,“八五年商业部评茶会,这茶压过祁红拿金杯!专家评语说——”老人清清嗓子模仿京腔,“‘蜜香蕴松针气,冷杯存兰韵’!”

雾散时,茶垅化作金绿交错的缎带。田埂上忽传来清亮童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十余名系红领巾的孩子沿垄沟行走,带队的老茶师以竹杖点地:“看这茶树根!扎进石缝里吸地气,所以滋味厚!”一个虎头男孩偷偷嚼了片鲜叶,舌苔染绿三天被笑称“青蛙舌”,此刻龇牙咧嘴吐出青汁,惹得满山哄笑。竹雀被惊飞,掠过阿杏飞扬的蓝头巾,采茶女发梢凝满白露如戴珠冠。

第四章 茶魂炽焰

古法茶坊内,三眼柴灶上的铁锅灼红。苏雅将一簸箕茶青倾入,“滋啦——”白汽裹挟青草香蒸腾而起,热汽熏红她眼睑如哭过。她急挥桑木叉翻搅,滚烫锅壁逼出冷汗。

“手腕要活!当心烫泡!”陈伯苍老的手覆住她颤抖的手背,老年斑在烫红皮肤上如浮萍,带她画起连绵圆弧。茶叶在掌心下蜷曲变深,清香随水汽迸溅。“早先用煤炉烤茶,熏得人眼泪直流。”老人瞥向墙角智能电炒锅,“如今机器能控温,可这杀青的火候啊——”他敲敲自己太阳穴,“还得靠这里记!”

窗外忽喧腾如沸。旅游大巴停在彩虹公路旁,“古楼茶旅文化节”的红绸横幅在风中翻飞。志远为苏雅揩去颊边汗珠:“去年乡里接待四十八万游客,茶农人均增收六千!”他指向锅中翻卷的茶叶,“你炒的这锅‘雪峰云雾’,下周要端进上海茶博会哩!”

青石阶下,须发皆白的七公颤巍巍捧出包浆温润的紫砂壶。“民国三十八年冬,我用三担上等谷子换的……”壶身刻着“一片冰心”篆文,斟茶时壶盖“嘚嘚”轻颤如叩齿。游客围坐静听,百年茶史在氤氲热气中流转。穿蜡染裙的导游姑娘举起喇叭:“各位请看茶田里的黄色粘板!这是物理防虫……”风吹落粘板粘住她发梢,撕下时扯断的发丝粘着死虫。采茶调悠然飘来:“三月采茶茶发芽哟,姐妹双双摘细茶……”老茶农的和声沉厚如江涛,漫过七彩公路。

第五章 龙舟血脉

端午前三日,宗祠内香烟缭绕。林水生以朱砂笔点向龙睛,赤色滴入琥珀瞳仁如渗血。苍声诵唱古调:

“点睛明目,洞观四方——不祈鬼神佑,但求心安泰!”族老击掌三响,红布应声滑落。龙舟双眸骤亮,围观众人齐喝:“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石江镇码头,十二艘龙舟列阵澄江。水生伯赤膊立于首船,青筋暴突的手臂高擎鼓槌——

“咚!”

闷雷般的巨响炸开江面。八十条精壮汉子应声俯身,桨叶整齐劈入碧波,古铜色背脊隆起如连绵山峦。志远在第三船嘶吼:“腰沉!桨吃深!”

暴雨骤至,白雨跳珠乱入船。阿猛抚过手中桨柄的深刻凹痕——“1987年冠军王大柱”,指甲抠下木屑填进字缝。那是他溺水早逝父亲的名号。废弃氮肥厂的锈蚀烟囱在雨幕中静默,江风穿过空洞窗框,呜咽如当年毛巾厂女工清亮的助威歌声:“郎在江心把桨摇哟,妹在岸上绣荷包……”年轻桨手们阵脚微乱,鼓点渐散。水生伯猛然扯开衣襟,左肋弹片疤痕如紫蜈蚣盘踞:“四四年打鬼子,这伤都没让我松桨!”鼓槌砸向裂痕斑斑的牛皮鼓面,霉湿的碎屑随敲击飞溅,裂帛声压过惊雷:“平溪江的汉子——怕雨吗?!”

“不怕!”八十道吼声震落檐上积水。他咬紧牙关将断裂的桨柄狠狠插入腰间束带,徒手劈浪时小臂被断刺扎得血肉模糊,血水混着雨水流进江里。

第六章 碑石低语

第74军阵亡将士纪念碑矗立江岸松柏间。守碑人李老以绒布轻拭第173个名字:“张德标,炊事班下士,送饭时中弹……才十九岁。”绒布勾出石缝里蒲公英绒毛,随风飘过碑顶。他开启褪色铁盒,半块嵌着弹片的焦黑怀表静卧红绸。

“弹片卡死齿轮,指针停在申时三刻。”老人将表贴紧冰凉碑石,金属寒意刺得指骨发白,“团长最后令:‘活着的守住钟点!’他们用身体拖到援军翻过雪峰山……”

下游芦苇荡,河道保洁员罗伯撑篙惊飞白鹭群。竹篙点碎浮萍,铁钩刮擦卵石声如磨刀。“早先采砂船昼夜轰鸣,把江底掏成马蜂窝。”他捞起半片泡发的竹叶,“垃圾堆得看不见水花。如今——”篙尖划过澄澈水流,苦草在水底摇曳生姿,“国家投一亿三千万搞修复,消失二十年的阳光鱼都回来了!”银鳞倏然跃出水面,在监测站电子屏的红光中一闪:“平溪江水质,Ⅰ类。”对岸草滩上,几个孩童正埋设“护河小卫士”木牌,尖角刺破手指,血珠沁入“小”字第一点。稚拙字迹在夕阳下闪光:“小鱼的家,请勿扔垃圾”。罗伯笑着抛去一袋刚捞的田螺,惊起串串笑闹。

第七章 惊涛成礼

婚礼前夜,暴雨如天河倾覆。平溪江化作翻滚黄龙,回龙洲顿成孤岛,三十名写生学生蜷缩观景亭。水生伯抓起鼓槌撞开宗祠木门:“老兄弟们——把力气吼出来!”

蒙尘的牛皮大鼓在暴雨中轰鸣。十几条汉子赤膊跃入龙舟,志远将婚戒塞入苏雅掌心,金属圈沾着江水腥气。“等我回来拜堂!”

浊浪如山压向船头。阿猛的头桨“咔嚓”断裂!榉木断面炸出尖刺如獠牙。龙舟在漩涡间打转。水生伯纵身扑向船首,拳骨砸向震颤的鼓面——

“嗵!嗵!嗵!”

骨节渗血的闷响穿透雨幕,手背旧冻疮崩裂染红鼓绳。断桨船冲出激流时,少年们正齐唱《团结就是力量》,嘶哑歌声撕开雨帘——恰如七十九年前,学生战地服务团在硝烟中的呐喊。

水生伯瘫坐泥泞堤岸,从怀里掏出油纸包。半块压缩饼干已霉变发黑——淮海战役雪夜,濒死的解放军伤员塞给少年水生的活命粮。桂香婶抱来满筐干衣,最底下压着苏雅明日要穿的婚纱,裙摆鱼骨撑钩破竹筐底。她默默拧亮手电,光束切开雨夜,照见志远正为冻僵的学生搓热手脚。江涛声里,婚庆公司悬挂的彩灯在树上明灭,如坠落的星群。

第八章 长河新章

霞光漫过雪峰山脊时,婚礼在江畔开场。苏雅婚纱下摆沾着赭色泥浆,发间簪着的茶芽凝露欲滴。指尖抚过裙摆残存的江泥,砂粒嵌进蕾丝孔隙如星斗,她蓦地想起都市设计室的彻夜灯火——那些被甲方反复推翻的稿纸堆成苍白废墟,而此刻掌心泥土的湿润气息,竟让漂泊多年的心稳稳沉入江底。原来平溪江早将浮华淘洗成月光,只留下生命最本真的纹路。

主婚人陈伯奉上陶碗,熬茶的辛烈气息弥漫晨风。新人交臂饮尽千年茶魂,茶汤滚烫入喉的刹那,志远袖口茶渍漫漶如湖南地图,苏雅与他相视一笑——这江畔岁月熬煮的滋味,终成血脉里的烙印。

水生伯默立抗战碑前,一束带露野茶轻放阶下。草茎横过“捐躯”二字如划破伤口。碑侧新立的铜雕群像凝固了历史瞬间:士兵以身体为桩系缆绳,民夫肩扛弹药箱攀爬峭壁,战地护士跪地包扎——基座镌刻着三百一十七个名字。碑文在晨光中如刻如铸:“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两年后深秋,巴黎T台亮起“河畔岁月”系列。蜡染长裙流淌平溪江的粼粼碧波,模特耳坠晃动的银铃是龙舟鼓钉改制,叮咚似击水飞溅。大屏突切换实景:古楼茶农高捧国际金奖证书,身后彩虹公路上茶旅车队蜿蜒如龙;石江镇旧厂房改造的茶书院里,少年们诵读《茶经》的清越声穿窗而出;回龙洲鹭鸟翔集,小女孩踮脚插下“护河小卫士”木牌,歪斜字迹在阳光下粲然……

江口镇老粮站的木窗扉轻启。水生伯握紧孙儿小手扬向江心,万尾溪石斑在晨光中游向墨绿深潭。平溪江载着茶歌与鼓点奔涌东去,水面浮光跃金——那是历史淬炼的坚韧,亦是未来绽放的星芒。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