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姚钰的头像

姚钰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8/21
分享

红都瑞金

在赣南的烟霭里,横卧着这样一座美丽的小城:城是小的,依着山,山也小,起伏如兽脊,郁郁葱葱,烟雾缭绕。这里就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诞生地——红都瑞金。红迹多已淡去了,然而红迹又似乎无处不在,浸在砖墙的缝隙里,渗入石板路的肌骨中。

瑞金,坐落于武夷山脉西麓,赣江上游,东接闽地长汀,南邻会昌,西连于都,北接宁都与石城。四境山峦叠嶂,如天然屏障护卫着这片土地。此地春秋属吴,战国归越,楚灭越后,尽归楚地。秦汉之际,归属九江郡、豫章郡。直至唐天祐元年,淘金场之地掘出金石祥瑞,遂得“瑞金”之名。自此,这二字便如铭刻在岁月深处般沉厚。

千载风云流转,瑞金之名终在历史的关键处迸发出灼目光芒。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此宣告成立,这座小城骤然被推至中国革命风暴的核心。当红军长征的号角在城内回荡,瑞金已化为一面猎猎作响的旗帜,它的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民族命运的沉重分量,亦托举起千万人心底关于新世界的期冀。

当我真正步入瑞金,踏过叶坪革命旧址群斑驳的方砖,脚步叩响的仿佛是当年苏维埃大会堂内激昂的余音。礼堂里那些木质长椅静默无语,我伸手轻抚其上深浅的纹理,却恍惚触到了历史肌体里尚未冷却的温度。墙上残留的标语早已褪色,然而那些刻入砖石的呐喊,却依然穿越时空——它们并非无声的遗迹,而是用铁骨与鲜血铸成的不朽宣言,至今仍如鼓点般撞击着后来者的心魄。

行至沙洲坝,那口著名的红井便安然静卧在岁月深处。井沿石壁被绳索磨出的道道深痕,宛如大地母亲沁出的不朽年轮。我轻轻地打了一桶水上来,喝了一口,那清甜的味道,仿佛真的让我喝到了历史的味道,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它不仅仅是清甜的井水,分明是土地之下奔涌不息的赤诚源泉,曾滋养过一个民族觉醒的焦渴年代。喝下这口水的刹那,先辈们挥汗如雨凿井为民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晃动,他们信仰的温度似乎已随清流注入心脉深处。

街边小摊上,五角星与红领巾在风中轻摇。我选了一枚五角星别在胸前,金属微凉贴住衣襟,竟蓦然唤起一种奇异的连接感。星芒虽小,却如一丝微弱而固执的星火,悄然点亮了血脉里沉睡的某种呼应。恍惚间,那红星仿佛携着当年燎原之势的余温,瞬间灼热了胸膛。

现代瑞金的风貌亦令人感怀。车流不息,高楼林立,然而红色记忆始终是这座城市搏动的灵魂。清明时节,白发老者与系着红领巾的孩童一同在纪念碑前肃立,手中鲜花与眼中光芒交相辉映。革命历史从未被尘封,它如基因般代代相传,最终化作城市呼吸间吞吐的力量。新起的楼宇玻璃幕墙上,清晰映出苏维埃礼堂古朴的飞檐;历史与现代在此刻奇妙地重叠交融,如同两条河流交汇于时光渡口:一条携着往昔的壮烈涛声,一条奔涌着新生的激越浪花。

离开前我登上高处,暮色四合中,整座城渐次亮起万家灯火。当年红军燃起的篝火虽已熄灭于历史深处,然而,今日每扇窗里透出的寻常光芒,不正是那星火穿越时空、最终延烧出的温暖人间图景吗?瑞金,这方浸透荣光的土地,它既是一册写满牺牲的沉重史书,更是一曲向着未来不断谱写的进行曲。每块砖石都刻着过往的铭文,每条新路却同时延展着信仰与希望的方向。

俯视这方山河,胸中那枚纪念红星仿佛仍在微微灼热。红都瑞金,它最终在血脉里化为一个恒久的坐标:当我们于尘世跋涉中偶尔茫然四顾,回头望去,总能在历史的地平线上看见它——如一座巍然不熄的灯塔,用穿透时空的赤诚光芒,默默为后来者校准着前行的航向。这光焰不单属于记忆,它终将融入民族血脉,成为我们行路途中永不磨灭的心灯。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