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姚钰的头像

姚钰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509/05
分享

看九三阅兵

清晨五更,我便醒了。窗外天际仍缀着几颗疏星,我的心却如擂鼓般激荡。今日——二零二五年九月三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纪念日。天安门广场即将举行盛大阅兵,我虽不能亲临,却早早静候在电视机前,如同等待一场民族的盛典。

屏幕里,长安街沐浴在晨曦中,庄严而肃穆。广场上,人民英雄纪念碑巍然矗立,仿佛在诉说着那段血与火的历史。时钟指向九时,八十响礼炮轰鸣,响彻云霄。那一刻,我的眼眶不由自主地湿润了。我的腰板挺得笔直,仿佛回到了自己曾经的军旅生涯。妻子坐在我身旁,轻声感叹道:“八十年了,多少人牺牲才换来今天的和平啊。”

历史回响:八十年的血与火

播音员沉浑的声音将我的思绪拉回历史深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最长的战争。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争中,中国军民付出伤亡三千五百万的沉重代价,长期牵制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主要兵力,歼灭日军一百五十多万人,谱写了抗战胜利的伟大篇章。

我有一位老家的亲戚是抗战老兵,他在世时常对我说,那时候“钢少气多”,全凭着一股子不屈的精神打赢了战争。我望着屏幕上猎猎飘扬的旗帜,忽然明白,这场阅兵不仅是展示国威军威,更是对历史的回应,是对三千五百万伤亡同胞的庄重告慰。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不仅是本次纪念活动的主题,更是一个民族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雄师过阵:四十五个方(梯)队的威武行进

九时二十分,阅兵正式开始。阅兵活动按照阅兵式、分列式两个步骤进行,时长约七十分钟。习近平主席乘坐国产红旗检阅车,经过金水桥,缓缓驶上长安街。阅兵总指挥韩胜延向习近平主席报告:“主席同志,受阅部队列队完毕,请您检阅!”习近平主席下达了检阅开始的命令。中国共产党党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在受阅部队最前方,习近平主席乘车行进至党旗、国旗、军旗前,向旗帜行注目礼。雄壮的军乐声中,习近平主席乘车沿着宽阔的长安街,依次检阅徒步方队、战旗方队、装备方队。

“同志们好!”“主席好!”“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声声问候与回应如海浪般在天安门广场回荡,蕴含着无比坚定的力量。习近平主席乘车驶回天安门途中,受阅官兵齐声高呼:“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随即,分列式开始,空中护旗梯队率先通过天安门广场上空,由多型直升机组成多个编队,护卫着中国共产党党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多架直升机编成“80”字符、悬挂标语低空飞越天安门广场上空,向全世界昭告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伟大真理。

接着是徒步方队,体现着“一老一新”的特色。“一老”就是抗战老部队,受阅人员主要从前身为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等单位抽组;“一新”则是军事力量结构新布局,包括“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系。三支兵种首次亮相天安门广场,军事航天部队方队、网络空间部队方队、信息支援部队方队,依次接受检阅。每一个方队、每一名受阅将士,步履都铿锵有力,整齐划一,每一个脚步都仿佛踏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

我指着屏幕对妻子说:“看这些年轻人的眼神,多么坚定!这就是我们军队的精气神!”

战旗方队随后而来,从无数英雄和众多功勋荣誉旗帜中遴选具有典型意义的旗帜,由所在单位官兵擎旗受阅,寓意着伟大的抗战精神接续传承。

国之重器:自主创新的军事科技

装备方队的出现让我不禁屏息凝神。按照实战化联合编组,这些方队编成陆上作战群、海上作战群、防空反导群、信息作战群、无人作战群、后装保障群和战略打击群等。

“所有这些受阅武器装备都是国产现役主战装备,是继二零一九年国庆大阅兵后我军新一代武器装备的集中亮相,”播音员解说道,“本次阅兵,首次亮相的新型装备占比很大,部分陆海空基战略重器、高超精打、无人和反无人装备都是第一次对外展示。”

我惊叹于这些装备的先进程度。新型坦克、舰载机、歼击机等新型四代装备为主体,按作战模块进行编组,展示我军体系作战能力。还有陆上、海上、空中系列无人智能和反无人装备,以及网电作战等新型力量,如新型无人机、定向能武器、激光武器、电子干扰系统等,展示我军新域新质战力。

我感慨道:“从当年的‘小米加步枪’到现在的’北斗加无人机’,我们的军队真正实现了现代化跨越!”

天空中,空中梯队按照模块化、体系化编组,由先进的预警指挥机、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等组成,基本涵盖了我军现役主战机型,很多是国内外普遍关注的明星装备,还有一些是首次公开亮相。战机呼啸而过,在蓝天上划出绚丽的彩烟,如同书写着和平的诗篇。

民族精魂:抗战精神的当代传承

千余名官兵组成的新中国阅兵史上规模最大的联合军乐团,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演奏着耳熟能详的抗战经典曲目。《松花江上》《在太行山上》《保卫黄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旋律响起,让我仿佛看到了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看到了那些为民族独立和自由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先烈。

在演奏队形编排上,整体设置十四个排面,寓意十四年抗战;前排设置八十名礼号手,寓意抗战胜利八十周年。这种精心设计,体现着对历史的尊重和纪念。

妻子注意到观看阅兵的抗战老战士代表们,其中包括台湾的国民党抗日老兵。她轻声说:“抗战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荣耀,无论党派,都为这片土地流过血。”

我点头赞同。海峡两岸对铭记抗战历史有着深刻共识,这些年届期颐的老英雄登上天安门观礼台,既是对先辈的致敬、对英烈的缅怀,更彰显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伟大传统的薪火相传。

和平宣言:中国的世界担当

这场“九•三”阅兵,不仅是国力的展示,更是中国对世界和平的庄严承诺。中国作为二战胜利国,始终是战后国际秩序的坚定维护者。当前世界和平面临新挑战,武装冲突频发,部分国家试图削弱联合国权威,而中国牢记历史使命,向世界郑重宣誓:中国将始终坚持和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坚决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

有着几年军旅生涯的我,深沉地对妻子说:“真正的强者不是靠武力威慑,而是以德服人。中国展示武力不是为了侵略,而是为了守护和平。”

屏幕上映现出外国嘉宾的面孔,包括俄罗斯总统普京等二十六国领导人。这让我想起播音员刚才提到的——中国通过阅兵向世界传递其维护国际秩序与和平愿景,同时向世界宣传和引导正确的二战史观,应对西方中心论的二战叙事。

心灵震撼:一名参战退役军人的感悟

观看“九•三”阅兵的过程中,我的心潮起伏。作为一名参战退役军人,我深知强大国防的重要性,也更懂得和平的珍贵。这场阅兵让我看到了国家从“钢少气多”到“钢多气多”的历史性转变。

我的思绪飘回了自己的军旅生涯。那时的条件远不如现在,但我们同样有着保家卫国的决心和勇气。今天的年轻军人面貌焕然一新,装备精良,但那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初心未变。

我注意到“九•三”阅兵筹备过程中总的原则是不扰民、少扰民,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北京市居民的影响。部队训练选择在远离市区、居民密度较小的地方;在天安门合练时间的安排上,避开工作日,安排在周末的夜间进行;在部队机动上,精细组织研究筹划和推演论证,尽量减少对道路的占用。这些细节体现着人民军队为人民服务的本质。

妻子问我:“老公,你看了这场大阅兵有什么感受啊?”

我回答道:“我感到无比自豪,也感到重任在肩。国家强大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即使退休了,我也要继续发挥余热,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阅礼结束,我的心情仍久久不能平静。那些整齐的步伐、先进的装备、坚定的目光,已经深深烙印在我的记忆里。

我走到书桌前,取出信纸,决定给自己曾经服役的英雄部队写一封信,表达一名参战退役老兵观看阅兵后的激动心情和继续贡献绵薄之力的决心。虽然我已退休,但军魂永不退休,爱国之心永不退役。

窗外,阳光明媚,天空湛蓝。电视里还在重播阅兵的精彩画面,那句“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话语在空气中回荡。我想起军事专家的话:“九三阅兵展现的实力越充分,就越能巩固战后国际秩序。”

是的,这个世界依然弱肉强食,但中国已经不再是过去的中国。我们热爱和平,但我们也有能力捍卫和平。这场大阅兵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力量与担当,也向我们自己展示了民族的团结与自信。

“九•三”阅兵,是一次国家实力的展示,是一场民族精神的洗礼,更是一个文明古国走向现代强国的宣言。我为自己曾是这支军队中的一员而骄傲,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夕阳西下,天边泛起绚丽的霞光,如同日间战机划过的彩烟,守护着这片古老而新生的土地……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