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姚钰的头像

姚钰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9/14
分享

雨雾滨城行

初秋的雨,细而密,斜织在天地间。我与妻子决意前往莲花山,撑一把伞,便淹没在这濛濛的雨气里了。

滨海路蜿蜒如带,车行其间,两旁树木皆低首含湿,青翠欲滴。至莲花山景区,换乘观光车,铁皮箱子喘着气往上爬,窗上雨痕纵横,划破外间朦胧景致。及至观景台,海拔二百五十九米六,数字倒是精确,人却飘飘然如登仙境。凭栏远眺,大连全市匍匐脚下,楼宇参差,隐约于雨雾中,果然如海市蜃楼一般。跨海大桥如一条细线,抛入苍茫大海,远处水天相接,浑然一体,教人分不清哪是海,哪是天。

下山时,弃车步行。石阶湿滑,我与妻子相互搀扶着蹒跚而下。忽见林中闪出几点褐色,原来是山里散养的鹿群,三三两两在山中溜达,也不惧人,睁着湿漉漉的眼睛瞅着我们。妻子喜不自禁,取出包中的美食,小心翼翼地递过去,那小鹿迟疑片刻,终于前来衔了去,咀嚼时耳朵扑闪,雨珠四溅。

沿崎岖山路一直向下,又回到滨海路上。雨中的跨海大桥,望去如一条灰白的巨蟒,横卧碧波之上。桥边人行道上游人稀少,唯我与妻子二人漫步。海风挟着雨丝扑面,凉意沁人,带着咸腥气息。妻子的发梢沾了水珠,亮晶晶的,她也不拂去,只是眯眼望着海天交界处,不知想些什么。

转而前往星海广场,雨渐稀疏。这广场临海而建,果然气度不凡。海风在这里变得柔和,轻轻抚过广场上的城雕,那上面的纹路据说已有百年历史,被岁月和海风侵蚀出深浅不一的痕迹。我伸手触摸,粗糙而温润,仿佛能摸到时间的脉络。

百年城雕静立广场中央,庄重肃穆;而远处的海浪却活泼地涌动,一静一动,在此奇妙相遇。及至夜幕垂下,音乐喷泉忽然苏醒,八十八米高的水柱喷涌而出,伴着乐曲摇曳生姿,灯光交织其中,竟将水柱化作了流光溢彩的星辰,教人目眩神迷。

广场地面铺着九十九块红石,排列成星形。细看每块石上,皆刻有纹路,妻子蹲下身,以指描摹那些刻痕,说是天干地支、生肖节气之类。这些符号默默地讲述着千年故事,而游人多匆匆走过,罕有驻足细品者。

跨海大桥此刻亮起灯来,如一串明珠项链坠入波涛,灯光映在海面上,碎成万千银片,随波流动。海鸥不知疲倦地飞着,时而掠过城雕上的铜铸脚印——那是百年前的人们留下的印记。鸟儿翅膀扇动间,仿佛带起了时空的回响。

夕阳虽已西沉,余晖却犹不肯散去,将巨书雕塑的影子拉得老长。我近前观瞧,那上面字迹斑驳,每个缝隙里都仿佛塞满了涛声与时光。

广场上散布着四十组运动雕塑,凝固着奔跑、跳跃的瞬间。有几个少年踩着旱冰鞋从旁掠过,划出流畅的弧线,与静态的雕塑相映成趣。妻子笑道,这大约就是大连人的青春了。

从广场至海岸,铺着特殊的地砖,上面印着千人的脚印,据说已有六百年历史。海浪仍然不知疲倦地拍打岸边,续写着新的足迹。

夜色渐浓,广场四周的夜市活了起来。炊烟袅袅升起,裹着烤鱿鱼的香气,扑面而来。我与妻寻了一处啤酒摊坐下,要了两杯啤酒、几串烧烤。啤酒泡沫溢出口杯,烧烤吱吱作响,油滴落入炭火,迸出点点星光。

妻子举杯,面颊微红,不知是酒意还是灯照。远处喷泉仍随着音乐起舞,海风送来咸湿的气息,与夜市烟火气交织在一起,竟酝酿出某种既浪漫又接地气的乡愁。

雨不知何时停了,夜空露出几颗星星,与地上的灯光争辉。我们坐在那里,许久不愿离去。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