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晨光初透窗帘,我与妻子在大连十洲云水大酒店匆忙用过早餐,便乘网约车去往大连站。站口人流如潮,皆是行色匆匆的旅人。我们却不然,从容买了票,登上地铁三号线,前往金石滩方向。
车行约五十分钟,窗外景致由城市的喧嚣渐变作郊野的宁静。及至下车,海风扑面而来,带着咸腥的气息,告知我们已到辽东半岛黄海之滨了。这金石滩隶属于大连市金州区金石滩街道,东临黄海,西接董家沟街道,占地百十余平方公里,倒是个不小的去处。
初入金石滩,便觉气象非凡。但见巨石嶙峋,或卧或立,各具情态,竟似有生命一般。趋近细观,石上纹路清晰可辨,有的如虫鱼游走,有的似禽兽腾跃,皆是天工造化,非人力所能为。据说这些石头已有亿万年岁,默默伫立于此,看尽沧海桑田之变。
海滩上游人颇多,各得其乐。有的撑起阳伞,躲在荫凉里观海;有的换了泳装,跃入浪中嬉戏。细沙绵绵,拈在指间宛若粉末,踏上去却又不留痕迹,甚是奇妙。海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涌至岸边又退去,循环往复,无有尽时。见此情景,不免想起庄子之言:“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登高望远,但见海天相接处,一片苍茫。鸥鸟盘旋其上,声声唳叫,似在诉说什么千古秘辛。海滩上的石块经年累月受海水冲刷,皆光滑如玉,色彩斑斓。中有巨石,状如神龟,昂首向天,栩栩如生。不知历经几多沧桑,方得如此形态。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此石虽无仙迹,然其岁月悠长,已足令人肃然起敬。
海风拂面,咸味愈浓。沙滩上,孩童追逐嬉戏,欢声不绝于耳;老者则多静坐观海,若有所思。海浪时而温柔轻抚岸边,时而汹涌拍击礁石,恰似人生,有平静安闲,亦有波澜起伏。站在这里,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顿觉自身渺小如粟,而天地广阔无垠。
忽然又想起东坡之言:“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人生在世,不过白驹过隙,而自然之壮美,却永恒不变。金石滩之奇,不仅在于石之怪异,更在于其见证了地球之变迁,记录了时间之流逝。
与妻沿黄金海岸漫步,脚下细沙温润如绸缎,鹅卵石被海水打磨得光滑圆润。妻蹲下身,精心挑选数粒,说要带回家中,置于案头,以为纪念。潮水来来去去,仿佛在演奏永恒的海之韵。远处礁石上,几只海鸥伫立,时而展翅高飞,时而俯冲入海,给静谧海岸平添几分生机。
走得倦了,便择一处礁石小憩。海风裹着咸味涌入肺腑,令人神清气爽。极目远眺,海天相接处,几艘渔船若隐若现,宛若画中点缀的墨痕。此时此刻,我仿佛与这海、这石融为一体,感受着大自然的辽阔与宁静。
登上观景台俯瞰,眼前画卷美得令人窒息。六亿年的地质史诗在此定格,浪花在嶙峋礁石上刻下时间的年轮。每一块岩石,都似大海写给陆地的情书,字字珠玑,行行深情。远处“恐龙探海”的巨石昂首向天,仿佛远古生物正欲跃入碧波。当潮水漫过“龟背石”,那些天然形成的六边形纹路便泛起粼粼波光,宛如巨龟背甲上缀满碎钻,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为在有限时间内尽览金石滩之美,了解其历史与文化,我与妻子登上一艘快艇,欲从海上观其全貌。快艇小哥甚是热情,每至一处景点,便停船讲解,容我们拍照留念。情人桥、恐龙探海、阿拉伯城堡、大鹏展翅、将军石……这些主要景点一一呈现眼前。坐在快艇上,真有乘风破浪之感。船行海上,成群海鸥尾随盘旋,海天一色,蔚为壮观。
至鳖滩景区,形态各异的礁石群令人应接不暇。“刺猬觅食”蜷缩在浪花边缘,“大鹏展翅”翱翔于海天之间,就连最普通的鹅卵石都因海水浸润而泛着玉石般的光泽,美不胜收。
这片被地质学家誉为“天然博物馆”的金色海岸,用六亿年光阴酿就了一壶陈年佳酿。海风阵阵,带着远古的回响;浪花朵朵,藏着未解之谜。每个离开的人,衣襟上总会沾着几粒不肯坠落的金色沙粒,像星光一样闪闪发光,成为永恒的纪念。
夕阳西下时,我与妻子踏上归途。回望金石滩,在余晖中更显神秘壮美。海浪依旧拍打着礁石,发出永恒的韵律。这片天地,这些奇石,见证了亿万年的变迁,却依然静默如初,等待着下一个日出,下一个潮汐,下一个如我们一般的过客。
人生如寄,而山海永恒。金石滩之行,不过浮生一日,却已在记忆里烙下深深的印记。那些奇石,那些浪花,那些海鸥的鸣叫,将长存心间,成为我们对自然之奇、时间之长的永恒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