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长青的头像

杨长青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3/21
分享

掀起童年的盖头来……

回忆起童年,就像打开匣子,里面有很多往事。

那时候,由于父亲工作调动,来到一个名叫盛山村的小学教书。就这样,我也跟着去念书(大概是二、三年级的时候)。关于调动工作,别人都是从村里调到乡里,再调到县城。父亲倒好,反过来了,从乡里调到村里。他就是那样的人,把好事先让给别人,自己靠后站,常常是先人后己,有着甘于奉献的精神。那个时候,村里还没有学校,上课都在村里的祠堂进行。

记得小时候,在老家的祠堂,平时基本上都是大门紧锁,左右两侧画着一对 “门神”,看上去庄严肃穆,免不了让人心生敬畏,从而充满一种神秘感。小孩子的我,好奇心十足,总是用双手使劲掰开门缝看看,那里面到底有什么东西。

在浙江永嘉农村,可以说是村村有祠堂。祠堂又称宗祠、家庙、宗庙、祖祠、祖厝等,是维系一个宗族血脉亲情的纽带。记得,很多重大事件,或者地方民俗文化活动基本上都在祠堂里组织进行。

盛山村的宗祠坐北朝南,据说选址和朝向都有讲究。其实,从实用的角度来说,房屋朝南可以冬季背风朝阳,夏季迎风纳凉。宗祠的大门口,门楣上有 “应氏宗祠” 四个大红油漆雕刻大字。正北大门口左右各有一个房间,父亲和我住右边的房间,左边是父亲同事的房间。站在外面看,宗祠的整体建筑高大宽敞,构架用木材很大气,东西两侧是方方正正的石头墙。虽然是朝南所建,但南面是封闭的,同样是石头墙,只在东边侧面开了个小门,方便进出。

宗祠建筑古朴大方,应该有许多年了,原汁原味地保存着当年的历史风貌。

宗祠的左边有一条鹅卵石铺的路,曲径蜿蜒,处处透着平易、隽永的亲切感。右边有一条窄窄的小溪,溪水不大,但很清澈,祖祖辈辈都在静静地流淌着,它铭记了村里的历史,也冲淡了岁月的沧桑。

宗祠的正南方有一座山和小树林,那是我经常跑去玩的好地方。身处林中,古木参天,鸟语花香。树隙中透过一缕缕阳光,让人流连忘返。村里的好山好水,让古村落有了灵气。宗祠就坐落在四周古色古香的古村落当中。

每天晚上睡觉时,不需要调闹钟,也不用担心第二天早上会睡过头,因为天蒙蒙亮,公鸡就开始 “喔…… 喔…… 喔” 地叫,催促人们该起床干活、工作和上学去,那是一个每天及时的和声!鸡鸣就这样划破了清晨的宁静,也划破了我的梦乡。

每当放学的时候,我和小伙伴们相约在小溪里玩水,时常捉些小鱼小虾回家,可开心了。那条小溪,每天迎来村里的鸡、鸭、鹅来凑热闹、觅食,和我们争着抓鱼、小虾还有溪螺。我顺手抓住一只鸡逗着玩,抱起鸡,把鸡头压在翅膀下面,嘴里 “念念有词”,施展 “魔法”,抱着鸡来一个 360 度的旋转几圈,最后轻轻地把鸡放在岸边上,鸡瞬间 “装死”,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可好玩了。

这个村里,有好多户农家里养了狗。白天,在路边经常看见狗狗们 “拖家带口” 地跑出来,一边逛一边看乡间路上的风景。不知道在它们的眼里,是怎样的风景。它们时不时还奔跑起来,脊背上的黄色皮毛在阳光下闪着油光,弄得路边农户家的公鸡和小猫好生羡慕。狗有时胆子特别大,你还没进入他人的院门,它就在院子里呲牙咧嘴地叫着,直到主人出来,它才停止叫。如果主人不出来,说不定它还会扑到你身上来。狗有时也特别胆小。你要是在野外遇到它,哪怕你是一个小孩,只要你往下一蹲身子,它以为你捡石头砸它,它就夹着尾巴溜得比野兔还快。

推开宗祠两边又厚又重的大门,看到中央是宽大的戏台,左右两边就是上课的教室,简单地用许多木条钉上算是隔开,看上去,形成一个大大的 “田” 字形窗户。窗户上未安装玻璃,也许那时候学校 “财务困难” 吧。感觉好奇妙,目的是好区分不同的班级。

戏台上面的天顶留有空隙,晴天时,阳光普照进来,暖暖的,很舒服;下雨时,听风声、闻雨响,惊叹大自然的 “呼风唤雨”。宗祠的左上方角落是做饭的厨房。吃饭时,经常听见楼上传来 “沙沙沙” 的声响(宗祠里面有二层),我于是爬到楼上去看,原来是一台柴油机被拆得七零八落,零件散落一地,整个房间黑乎乎的,像被火烧了似的,不忍直视。

有一次,下课休息间,闲得没事,我和同学们开始玩捉迷藏。我突发奇想,想让自己藏得深一点,让同学们都找不到我,想着躲到楼上另一间教室里面去。我就快速爬到二楼上去,一推开门我惊呆了。看到里面是一排棺材,有红色和黑色两种颜色,偏大一头的棺材板外面写着一个大大的 “福” 字,还有几口是未上油漆的,想来是新做的。

由不得多想,我 “连滚带爬”、慌慌张张地赶紧爬下楼来。从那以后,即使是大白天,我一个人也不敢独自呆在宗祠里面,怪吓人的,怕与 “鬼” 撞个满怀。

有一天晚上,夜已经很深了,在半睡半醒间,我听见宗祠里面戏台上有人在唱戏。我怀疑自己听错了,侧耳再次仔细听,的确像是有人在戏台上唱戏。越想越害怕,听得我全身汗毛竖起。我吓得被子一拉,把头缩进被窝里缩成一团,像只缩头乌龟。那天,我生病了。小时候也经常会生病,其实就是些小毛病,父亲去老家给我抓药了。当时,这个村太落后了,根本谈不上有什么药店。

不知道过了多久,听见门外有人叫我的名字:“长青,快开门。” 还带着敲门声。我被惊醒了,天已经亮了,原来是父亲从老家帮我抓药,一大早就回来了。后来分班,我上学要去离本村不远的教室上课,上课的地方不像学校也不像宗祠,只是场地大而已。过分的是,棺材竟然明目张胆地摆放在我们课桌的左右两边,视我们不见。教室外面有一片小树林,边上是墓地,还能听见鸟的叫声。那时候,早上去学校早读,同学们都想争第一名到校。我好学,自然不会放过争名次的机会。

有一天清晨,我起得比鸡早,因为鸡还未打鸣,我心中暗喜,快速地洗脸刷牙后,背着书包信心满满地向学校出发。走在路上,似看见似看不见,天也是蒙蒙亮。到了学校门口,看见木门依然关着,心想这第一名是拿定了。我高兴地顺手推开左右两扇大木门,放眼向里面望去。

忽然间,看见前面黑板左手边上有一只白色的兔子从红色的棺材里面跳出来,接着又迅速地跳进右边的黑色棺材里面去。我发愣了一下,来不及细想,一个转身一溜烟地撒腿就跑,像火箭似的逃离现场……

路上有来上早课的同学叫我,我当时什么都忘记了,也听不见,也不理睬他们,这是事后才知道的。

那时候,我才三年级,回到家里,人还在喘着粗气,吓得面如土色。

父亲看到我这个样子,问我怎么了。我把刚才在学校看见的一幕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亲。父亲听了哈哈大笑,说:“那不是兔子,是一只白色的猫,你看错了。”

我不相信,说:“我看的很清楚,就是兔子,那猫有那么大的个头吗?”

父亲又笑了,说:“那是一只白色的大猫,不是兔子。再说了,哪有红色和黑色的棺材,里面装着兔子,而且还能从棺材里面跳出来的?”

我想想父亲说的话,有道理,可我还是半信半疑,我的确是看见了,千真万确。

在那个盛山村的小学里,留下了我童年的足迹。有欢笑,有惊吓,有好奇,也有迷茫……

如今,童年的时光已远去,那份纯真,那份童趣,却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

现在,每当回忆起童年的往事,心中就会涌起一股暖流,温暖了我的心田。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