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界坑村,藏着一条波光粼粼的溪水,也藏着我整个童年的夏天。
那时候父亲的工作已调至界坑乡中心小学任教,而母亲在界坑乡供销社上班,一家人住在供销社宿舍楼。由于家里人口多,住宿舍楼有点挤,刚好大嫂家的老宅空着。就这样搬过去一些东西,两边住着,宽敞多了。再说房子挨着很近,就在隔壁。那时候的我已经念小学五年级了。
界坑乡的政府所在地就驻扎在界坑村,地点在后街。一条长长的前街两边路上,从头到尾,开了大概有上百间的店铺,还有供客人栖息的旅店。当时,我常常很惊讶,一个村里店铺所开的数量,差不多和当年一个镇(巽宅镇)店铺的数量相媲美了。也许是乡所在地的原因,自古以来都有商贩云集,又是旧时盐客往来的重要商道。地理位置是永嘉县西北部山区,毗邻仙居、缙云。前街村,村头的那间打铁铺,打铁的 “铛铛” 声,仿佛在我耳畔回响。一个师傅和一个徒弟,徒弟拉动风箱,白烟上冲,火星四窜…… 那个师傅一开口说话,一听口音就知道是仙居、缙云一带的人。空闲时,我常常去看他们打铁、聊天。界坑村还与上董村、外盆尖村相邻。有同班同学就来自这两个村。平时,在大街上,都能听到各色方言的吆喝,看到各县地方风味的土特产。如今,昔日的繁华依旧在延续。虽然山高路远,但是生态环境优美,水秀山清,空气香甜,民风淳朴,远近闻名。同时,旅游资源丰富,与巽宅镇交界处有许多景点,其中以石斑岩和雨伞岩最有特色。
住的家门口,有一条宽而长的清清溪水,溪的两边都是一些自然生长的野草和野花 —— 星星点点地开放着,很是耀眼。至今还记得溪水边长着一种带刺的、椭圆形红色的野果,酸酸的,好吃。溪里面有很多种鱼,我常忘了名字;有螃蟹、虾、溪螺。虾和螺炒出来香香脆脆的,吃了还想吃。长长宽宽的溪水,有深有浅,特别是夏天的正中午,刚吃完饭,全身已是 “汗如雨下”,带上毛巾和香皂,飞一般地冲向家门口那条冰凉的溪水中。溪中有的地方有光滑的大石头,我们游泳的时候就喜欢躲在大石头后面,有的时候还会把身体靠在石头上,双脚微微翘起,双手微微支撑,一个个微微地悬浮在水中,那样的感觉很舒服,也很刺激。原本不会游泳的我们这样下过几次水都自己摸索出来了,有的时候会寻找更深的地方去游,可以一个个钻到水底下,过好一会儿才出来,那个时候谁潜的时间最长,谁就是最厉害的。也不需要带内裤,游完了、玩尽兴了、从水里钻出来,穿着湿湿的内裤一屁股坐在 “滚烫” 的石头上让其自然烤干,然后穿上衣裤,慢悠悠地,甩甩头发潇潇洒洒地走回家。到了晚上,像过年似的,男女老少 “齐上阵” 奔向溪水游泳、洗澡。女孩子就穿着衣服裤子下水,有些开放、胆子大的,先在家里穿好女式泳衣,穿上外套,到了溪水中才脱了外套,钻入水底。小屁孩的男孩女孩就光着屁股下水,大家一起打水战,比速度,好不快活!
在溪水退潮时,我们会去翻石头,因为有些离水比较近的石头底下会有螃蟹,小的石头下面会有小螃蟹,大的石头下面会有大螃蟹。村里有些男孩子胆子特别大,即使大一点的螃蟹也敢用手去捉,不过有的时候不小心还是会被它的大钳子夹到,很疼的。
溪水边上有些地方还会长出很多类似向日葵的黄花,一片一片盛开的时候,很好看,加上岸边再开满各式各样的小花,五颜六色的,吸引了很多的蝴蝶。停歇的蝴蝶都是成群结队的,大部分是黄色的蝴蝶,静静地停在岸边的时候,两只翅膀轻轻地扇动着,就好像是满天的小星星一眨一眨的。而当它们受到惊吓全部都飞起来的时候,那个画面很美很美,那种美有些时候不是用言语可以形容出来的。那个画面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早已悄悄地映入心里。
有的时候去搞野炊,正好是玉米要丰收的季节,就偷偷地到别人地里掰玉米,还有拔已经成熟的毛豆。在溪边就地取材,找来大大小小的石头,搭个灶台开始烤玉米、毛豆。要是火不够大,再丢几根干树枝,树枝随便找找,地上都是,烈火迅速燃烧。伙伴们围在一起,说说笑笑,一片笑声,久久地回荡在四周,经久不散。等玉米、毛豆烤熟了,啃完以后大家的脸上都是黑漆漆的,用清清的溪水清洗干净,再把火浇灭,叮叮当当地回家。晚上,玩得太开心的时候睡觉都是笑着的。
那些美好,只能在我记忆里看到。界坑,那条溪水,谢谢你,谢谢你曾经给我们的一切,那些在溪水边流失的岁月,我会一直好好珍藏 —— 那一道美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