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根据考证,清朝光绪《获鹿县志》记载:“石家庄,县东南三十五里,街道六,庙宇六,井泉四”。到了十九世纪末,迎来了铁路发展的机遇,工商业聚集于此。后来,就有了石家庄是“火车拉来的城市”之称,号称:“天下第一庄”。
说起这个“庄”字,我到了石家庄,才知道。原来,北方的农村,都喜欢带一个“庄”字,而南方的村庄则喜欢带一个“岙”字。单从字面上去分析,石家庄这座城市,像一个北方的男子汉,热情奔跑。南方的城市像一个小家碧玉的青姑娘,含蓄害羞。
二零零七年,我那时候在石家庄工作。给我的感觉,是一座非常温暖,有爱的城市。有一次,我在桥东区去华北灯具城办事,打的士感觉太奢侈,我就改坐31路公交车去。上车时,车上还有几个空位子。过了两三个站台,车上已经坐无虚席,有几个年轻人还站着呢。中途,上了两个老年人,车上有四五个青年人,不约而同、齐刷刷的都站立起来,热情的扶着老人坐下。我惊呆了,第一次见过这种情况,在公交车上,让个座位的,居然还有“抢着”让座的。
想想,我在温州坐公交车,那都是“抢”着位子座的。发生眼前这档事,一时半儿还不能适应新环境呀。这一幕,深深地感动了我,多么有爱,友好的城市呀。公交车上,有人下车又有人上车。后面,又看见有老人上车,车上的青年人又是纷纷让座,我也赶紧站立让座。虽然动作慢了,“抢”不过坐在前排的几个青年人。但是,感觉自已也做了一回“活雷锋”,很快乐。
一路上,公交车开得“不急不躁”,慢悠悠的,像是在逛街,逛女人街。坐车的人,状态也是很放松,感觉很休闲。到站了,车上的人,慢慢的下,上车的人,慢慢的上。在温州,公交车的司机好像开车要去“抢”钱似的。你前脚刚上车,后脚还在地上,司机摧着你快点上车。边说边已经脚踩油门,“飞”一般的开动车子……
在穿着方面,石家庄的人也不太讲究那个“排场”和“花里花哨”。只要你走在大街上,随意抬头一看。身上穿的很一般,很朴素,黑色为主调。你根本看不出来,谁是富人谁是普通人。就像做人,很低调。买东西,选东西,也是不急不躁的。喜欢多逛逛、多看看、多摸摸、货比三家。哪怕是城东和城西两个不同的地方有相同的产品,也不嫌弃车水马龙道路的拥挤,奔波着去看卖的产品,就是享受买东西的那份独有的愉悦心情。
有一次,有个顾客看上了我店里的一款漂亮的灯具,他嫌有点贵。问我价格能不能再便宜一点,我说是品牌专卖店,价格不是我说了算,而是公司有统一价格,不能乱了市场规矩。我能看得出来,顾客虽然嘴巴上说嫌贵,但是心里很喜欢看上的灯具。走出店铺的时候,还不念一步三回头。后来,那个顾客又回我店里,见了面笑呵呵的对我说:“我跑了三四个灯具城,没有办法,看灯和看人一样,也讲究缘份,一眼看上了,就是忘不了,最后还得给买回来,才高兴”。
生活在石家庄,最让我感到有一种家的温暖。因为石家庄人“不欺外”。把你当亲人看待,遇到有什么困难的事,石家庄的人开口就说:“有事你说话”。包容、大气、开放、让越来越多的外地人不远千里奔赴石家庄,扎根在石家庄生活,打拼事业的基本原因。能否容纳足够的外地人,不仅是一个城市开放度和包容度的体现,更是其有无强大社会自我更新能力的体现。
石家庄,一座有温暖、友好的城市。让每一个奋斗在外地的人,梦想都能在这里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