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光英的头像

杨光英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7/06
分享

找寻梦中的湘西凤凰

湘西的凤凰古城,从沈从文笔下翩然走出,飞进了梦里。我仿佛又一次听到了翠翠执着等待傩送回来的泣颤的歌声。

“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水常有涨落,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渡船。”这幅水墨画一直印在脑里。

一直想,这该是怎样的一座城呀!竟让人如此心醉!凤凰古城成了我向往已久的地方。今年六月,凤凰之行,我终于如愿以偿。

下雨的午后,沿着一条青石板铺成的古巷,踏着沈从文曾经迈过的足迹,我开始找寻梦中的湘西凤凰……

凤凰古城古称镇竿,位于湖南湘西州的西南边,是一个以苗族、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县城。

凤凰古城分为新旧两个城区,老城依山傍水,清浅的沱江穿城而过,红色砂岩砌成的城墙伫立在岸边,南华山衬着古老的城楼。北城门下宽宽的河面上横着一条窄窄的木桥,以石为墩,这里曾是当年出城的唯一通道。

古城最有名的还是那一幢幢古色古香、富有浓郁土家族风韵的吊脚楼。但河畔的吊脚楼大多已不在了,只有在回龙潭那里尚留有十多间老屋,细脚伶仃的木柱立在河中,托起一段沉沉的历史。这些吊脚楼,大都分都是上下两层,穿斗式木结构。制作工艺复杂,做工精湛考究。

一条条老街狭窄又悠长,身旁紧紧偎依的一幢幢青瓦木楼和一户挨一户的小商铺,仿佛在述说着三百多年来小小古城的富庶繁华。深街长巷人来人往,不时传来讨价还价声。漫步在雨中的青石小巷,在各色伞和红红灯笼的领引下,朦眬在迷宫似的小街里。

位于古城中营街的沈从文故居,是一座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小巧院落。小院中间有一个天井,共有间房,是沈从文的祖父沈洪富于清代同治初年建造的。沈从文就在这美丽的湘西长大,大自然给了他最好的启蒙,山水孕育了他的灵性和才情。

沈从文的《边城》把我们带入到20世纪30年代湘西风光秀丽的边远小镇茶峒。湘西淳厚朴实的人情世态,健美古朴的风俗习惯,善良敦厚的本性,与那温柔的河流、清凉的山风、满眼的翠竹、悠悠的渡船一起,构成一幅似诗、似画、更似轻音乐的优美别致的风土人情画卷。

我和同样喜欢《边城》的同伴兰不约而同地穿着旗袍逛古城,只想与三十年代的那个古朴的边城扑一场浪漫的约会,但还是有些失望。原来以为,一踩上古城老街的青石板路,“幽静、绵长、哀怨、淡定”之类的词汇就会涌出。可是没有,我并没有听到内心那喜悦婉约的声音。而哗哗的雨,密集的雨帘,让我看不清古城的真面目,只见雨水顺着伞沿打湿了兰的旗袍。我们都有一些失落和茫然:这里就是那个大眼睛、黑面孔,最终留孤独的影子在江边的翠翠的故乡吗?为什么我感受不到在沈先生清新的文笔和悠然的语态之下那种“物我古今兼忘于刹那”的感动呢?

来凤凰之前,我又读了一遍《边城》。我把古城想象成一位平和稳重、慈祥儒雅的老人,又稍带着不露痕迹的忧伤。也许,是我把自己对大师沈从文先生的想象边城直接幻化成古城的形象了!我甚至构思着古城的爱情故事,两个曾经深爱又无法相守的人,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老去,他们一次一次相遇在古城的街头巷尾,擦肩而过时,凝望对方,彼此平静地看待离合生死,平和自然地生活着。也或者,我其实是期待着在潇湘夜雨中独自进入古城,撑一把油纸伞漫步在小巷和江边,用心来感受它的寂寞和安详!

我执拗地认为,久经岁月沧桑的凤凰应该是孤独和寂寞的,于静谧中流动着无声的惊喜,于美丽中缠绕着悠远的感伤。如此,才是沈先生的凤凰。可是,目光所及之处,虽然古城风貌依然完整,但那种历史的沉淀和内蕴的美感不明显。漫江碧透的沱江绕小城边廊而过,那陈年的城墙下、一步一墩的“踏岩”边,没有了穿着民族服装阿妹淘米的身影、捣衣的杵声,就没有了悠远深长的湘西风情。此时,多想看见老街和被岁月打磨得油光发亮的青石板路上,有挑着山货、背着背篓的男女匆匆掠过的身影……

此时,流淌的沱江水,染上了天空一般的淡蓝和绯红。多想,乘一艘乌篷船,缓缓划向前方,在船上轻轻吟唱,两岸吊脚楼的倒影,还有夕阳,一同揉碎在柔美的波光里。可否放下船桨任它在波光里荡漾,听那流水潺潺的声响,和着浣衣女的悠扬。这是不是梦里水乡?

夜宿古城,窗外的雨依然一会哗哗,一会沙沙。远处隐隐传来葫芦丝的声音,我与兰都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睡,谈论起了梦中的凤凰。文学大师沈从文为什么那么热爱他的故乡?还有蜚声四海的“鬼才”画家黄永玉先生,以湘西生活文化背景的底蕴,创作了不少传世大作。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呵护影响着这片土地的灵性和风情……

我不甘心就此游过,我要再次寻找梦中的凤凰。我和兰早早地起床。晨光中,空气里还有些露水的味道,凉爽极了!小城还睡眼惺忪,清透江水,轻轻掀开蒙着的神秘面纱,缓缓露出羞赧的笑容。远山萦绕着薄薄的雾气,青翠欲滴的山林在雾中朦胧着,若隐若现。

清晨的沱江,此时是最清幽、最有灵气的时候,仿佛有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心中的“失落、惆怅”被洗涤了许多。

街边的老屋,一律是青瓦灰砖墙,高高的房顶,雕花的翘檐像鸟儿展翅欲飞。老人抽着卷烟坐在半掩着的木板门里,带着一脸安详的神气,并不打量外来的游人。路边有几个苗家老婆婆,小背篓里装满她们亲手采集的花草编成的花环,卖给游客。穿行在古城的老街,我莫名地就有种亲近和熟稔的感觉,

如果可以不赶时间,从这座“深山里的城池”的不同地方或局部去感受她的细节,感悟她的古老历史和文化的魅力,或许领悟更多。看了冯小刚编导的“魅力湘西”文艺演出,了解了原汁原味的楚巫文化。那别具一格的苗族服饰、原始戏剧活化石傩堂戏、地方风味十足的阳戏、散发着泥土清香的文茶灯,以及玻璃吹画、姜糖、蜡染、纸扎等,构成凤凰独具特点的民族民俗风情。

雨过天晴,所有的一切都透着灵气儿。风雨边城——凤凰古城,仿佛是大师刚刚停笔的一幅山水画,在江南的宣纸上氤氲而生。

我释然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