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最让人琢磨不透,却又始终与你相伴、对你不离不弃的,大概就是你自己的影子。它比狗更忠诚,比猫更空灵。你不需要攥紧牵绳,也无须深夜投喂。几十年了,你很少低头端详,几乎从未在意过它——你看得见,却摸不着;它沉默不语,却一直都在。
夜静人寂,月光如水,光影被拉得很长,也许令你感到些许不适甚至惶然。但我劝你别跟自己的影子过不去。它揉不碎,也剪不断。
行色匆匆的路人,踩过你的影子,而你却依然可以从容走过拥挤的街衢。
发小曾像影子一样跟着你,但随着人生轨迹渐远,终于各奔东西。亲朋好友,甚至亲密伴侣,纵是朝夕相处,也难真正与你“身影合一”。
有人说影子轻薄无重,其实未必。一幢楼的影子,重量就是整栋钢筋水泥——你尽可试试身手,哪怕效仿愚公移山,它也岿然不动。一头牛的影子,就是一头牛的重量。牛脾气上来,九头牛也拉不回转。
有人说影子没有具体的形状。譬如一棵树,影随风动。佛家说,不是树动,不是风动,而是心动。说白了,也不过是树影晃了又晃,心,动了又动。
一缕淡淡的月光,就足以将你的影子扭曲得不成人形。“无影脚”踢在铁板上,或者把你踹倒挂在墙——那时,你的心里难免蒙上一层阴影。
小时候,借着从窗台漏进来的月光,我们变幻各种手势,在白墙上投出耷拉舌头的黑犬、吐信的眼镜蛇、昂脖的大公鸡,还有在荷叶间蹦跳的青蛙王子……那些蒙太奇般的影子,为年少无知的童年添了多少乐趣。
旧年代,艺人手提长短不一的线,皮模在白幕上投出影子,仿佛魂魄附体,一场精妙绝伦的木偶皮影戏就这样鲜活了起来。
后来网络、电影、电视纷纷登场,光电与摄影完美结合,将形形色色的影子搬上银幕,走进大众视野,演绎出多少跌宕起伏、离奇曲折的人生。
把过去的影子留住,你就能看见自己青葱年少的模样,也能望见那个渐行渐远、佝偻老去的背影。把历史的影子凝固,方能以史为鉴,照见未来。
当影子从你身体溢出,身不动则影不动,它薄如纸。而身动影随,恍若轻烟,似有还无,无足轻重。或许有一天,灵光乍现,影子也能洞见未来,照见未知。
月黑风高,令人发怵。但尾随你的不是狐仙,必是你自己的影子——只不过偶尔让你产生一丝错觉,恍惚间,魂仿佛已出窍。
人生最无奈的,莫过于挤进一方寂寥的净土,将你的影子拓印在半平方不到、冰冷坚硬的石头上。唯愿刻上半句:“此地无银三百两,唯此形骸一俱。”或许,还能防一防盗墓之人。
影子无处不在:形迹可疑的谍影,飘忽诡魅的鬼影,光怪陆离的水中倒影……但仍愿这世间,少一些不和谐的、黯淡的阴影。
影子既空灵,又虚妄。虽有形,而无迹。比鸿毛更轻,比蝉翼更薄。但它又真实存在——与你一生相伴,身影不离,直至肉体消亡,魂消影散。
只有当你站在北回归线的刻度上,一束光垂直照下,光与影在此刻融合,身影高度吻合。就在那一刹那,你终于吼出那句如鲠在喉多年、吐不出也咽不下的俗语——“身正不怕影子斜”。
祖辈的影子,藏在基因的链条里。你惟妙惟肖地像老舅,一点也不奇怪——只要别像隔壁老王。
刻骨铭心的影子,必定也烙在你灵犀的最深之处。乘你假寐、放下防备时,摁捺不住,偶尔窜出。
月缺时,不妨遛遛影子;月盈时,且去遛遛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