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陕西于国良的头像

陕西于国良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7/21
分享

彬州一夜

还没入伏,关中温度就高达四十多度,酷暑难耐。突然就接到连夜去彬州宣传献血活动的任务,我想,工作避暑两不误,那就好好凉快凉快去。

车到永寿梁,天空出现了星星,感觉触手可及,槐花林绿树成荫,这里自古就是避暑胜地,竟然有点凉意,要穿起长衫。永寿这么凉爽,彬州在北,应该更加舒爽吧,不管明天多么忙碌,今晚可以睡个好觉了。

但是,我想错了。车到彬州,差不多晚上十点了。街上霓虹闪烁,亮如白昼。彬州人咋都不睡觉呢?开元广场人流如织,热闹非凡。下了车一看,才慌然大悟,彬州白天三十八度,夜生活才刚刚开始,两街的店铺灯火通明,人们都在纳凉避暑购物哩。我们沟通,选址,停车,四处奔走,终于忙完,赶到宾馆,马上就十二点了。

我和采血车司机住在一个房间。宾馆有空调,温度降到二十多度,洗漱过后,竟然神清气爽,睡意全无。不一会,司机师傅鼾声大作,呼噜声一下子打破夜的宁静。好多次努力让自己睡下来,翻来覆去都失败了。我不忍心叫醒司机师傅,他太累了,应该是早上六点多就从家里出发,外县采血忙了一天,下午七点赶回单位,领了物料,又急冲冲赶到彬州。我能理解大家的辛苦。

索性就不睡了,彬州是个好地方,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以煤兴城,飞速发展,令人刮目相看。一进彬州城,高大的公刘塑像,庄严伟岸,令人肃然起敬。后稷和公刘是什么关系呢?我开始上网查资料。后稷和公刘应该是四千多年前尧舜乃至夏商时代的先贤了。

民以食为天,古时候农耕何其重要啊。公刘的先祖名弃,是帝喾的儿子,善农耕,被尧帝重用,主管农业。舜帝时封地武功,尊称后稷。后稷生不窋,不窋生鞠,鞠生公刘。后稷教民稼穑,公刘继承先祖开拓精神,迁居长武彬州一带,又教民兴桑养蚕,纺纱织布,百姓衣食无忧,拥戴公刘创立豳国。公刘生子庆节,就是周文王的祖先。感谢耕读传家,源远流长,人类生生不息啊。

九百八十年前,也就是北宋庆历五年,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出任彬州知州,兼任陕西四路安抚使。我心里想,一代人杰都是先祖荫庇数代文化积淀而成就出来的。范仲淹的先祖范履就是唐朝宰相,世居彬州。高祖范随南下任丽水县丞。曾祖和曾祖父均在吴越做官。宋朝建立后,在吴越做官的父亲范墉归降大宋。范仲淹虽然幼年丧父,却智谋过人,文武兼备。虽在彬州任职短短数年,但他的思想和文章倍受推崇,被彬州人尊为圣杰。如何做官做民,如何面对成功失败?范仲淹的名句也许是最好的诠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这种圣洁的思想,今天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

胡思乱想中,天就亮了,赶紧洗漱,献血活动就要开始了。彬州的早晨却特别宁静,显得非常悠闲,这和繁华的夜景有着天地之别。开元广场瞬间升温,我强打起精神,认真拍照采访。除了开元广场,彬州市人民医院还设有献血点。来回奔波,分身乏术。好在我有李老师帮忙抓拍,没有错过一个献血救人的精彩瞬间。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劳其筋骨,累其心志。就连名垂千古的后稷、公刘、范公不也如此么?我等为谋稻粱的凡人,就不要喊热喊累了。

彬州一夜,辗转难眠,浮想联翩。彬州无愧“好人之城”的美誉,次日数百人热血救人,感天动地。汗流浃背中,向热血彬州人致敬。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