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东有一幢老旧小区,叫教师职工楼,建于70年代,顾名思义,曾经这里住着的都是学校里的老师。
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老旧的教师职工楼前,像是为这略显沧桑的建筑披上一层金色的薄纱。李老师坐在自家门口的小板凳上,眯着眼享受着这片刻的温暖。她的头发已经全白,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身形也显得格外瘦小。
租住在楼上的小陈,是外地考进来的年轻人,在镇中学教书。小陈下班回来,路过李老师家门口,笑着打了声招呼:“李老师,晒太阳呢!”李老师抬起头,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小陈啊,下班啦!今天工作累不累?”小陈摆了摆手,“不累,李老师,您这天天在门口坐着,也不嫌无聊啊?”李老师轻轻叹了口气,目光望向远方,“习惯啦,一个人待着,出来透透气,也能看看人来人往。”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小陈便准备上楼回家。看着小陈的背影,李老师突然叫住他:“小陈啊,你能不能帮我一个忙吗?”小陈停下脚步,转过身来,“您说,李老师,只要我能做到的。”李老师犹豫了一下,缓缓说道:“以后你每天路过我家门前,能不能敲一下门?要是我回应你,就说明我还好好的;要是没有应答,你就开门进来看看。万一我不行了,就打电话给我儿女,这是他们的联系方式。”说着,李老师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写着电话号码的纸条,递给小陈。
小陈接过纸条,心里一阵发酸,他知道李老师的老伴也是老师,是去年去世的,一双儿女都在国外定居,很少回来。他点了点头,“李老师,您放心,我肯定每天敲门。”李老师感激地看着他,“谢谢你啊,小陈。等我过世了,这房子就给你,也算是我的一点心意。”小陈连忙摆手,“李老师,这可使不得,我帮您是应该的,哪能要您的房子。”李老师却坚持道:“你就收下吧,我也没别的可以报答你的。”
从那以后,每天清晨和傍晚,小陈路过李老师家门前时,都会轻轻敲敲门。“李老师,我上班啦!”“李老师,我回来啦!”而李老师每次都会笑着回应他。有时候,李老师还会拉着小陈进屋,给他煮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听他讲讲工作上的趣事,也会讲当年他们在学校教书的事。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小区里的人们都知道了小陈和李老师之间的约定。大家都被小陈的善良和李老师的孤独所触动,偶尔也会有人主动去看望李老师,陪她聊聊天。李老师的生活虽然依旧孤单,但因为有了大家的关心,多了几分温暖。
一天傍晚,小陈像往常一样下班回家,路过李老师家门前时,他习惯性地敲了敲门。“李老师,我回来啦!”然而,这一次,屋里却没有传来李老师的回应。小陈心里“咯噔”一下,他连忙掏出李老师之前给他的备用钥匙,打开了门。
屋里弥漫着一股寂静的气息,李老师静静地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已经没有了呼吸。床头柜上,放着一本厚厚的相册,按时间顺序,插入照片,最开始是李老师的单人照,接着就有了李老师夫妇的合影、一家人的全家福、李老师与学生的合影,这个阶段照片最多,这些照片中,李老师是那么年轻漂亮。当看到退休后的一张照片后,这些照片上出现了异国风光,还有混血儿的外甥,这些照片中,李老师脸上的笑是那么明媚。再后来,照片的镜头似乎定格在了老屋,很少见到李老师与老伴的合影,照片中要么李老师在院子里侍弄花草,要么老伴的怀里抱着一只小猫咪,这些照片应该是他们互拍的,彼此的脸上满是岁月留下的痕迹。相册的最后一页,是李老师的一张个人黑白照......
小陈的眼眶瞬间湿润了,他轻轻地走到李老师身边,为她整理了一下凌乱的头发,然后拿起手机,先后拨通了李老师儿子和女儿的电话。
电话接通后,小陈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静,“喂,请问是李老师的儿子吗?李老师她……她已经过世了。”电话那头先是一阵沉默,随后传来一个冷漠的声音:“哦,知道了。我这边工作很忙,实在抽不开身,就不回去了。麻烦你帮忙处理一下后事吧,费用我会打给你的。”说完,对方便挂断了电话。
接着,小陈又拨通了李老师女儿的电话,“喂,请问是李老师的女儿吗?李老师她……她已经过世了。”电话那头先是一阵沉默,随后传来一个冷漠的声音:“哦,知道了。我这边工作很忙,实在抽不开身,就不回去了。麻烦你帮忙处理一下后事吧,费用我会打给你的。”说完,对方便挂断了电话。
兄妹俩的回答竟然像早已商量好的,一字不差。
小李拿着手机,呆呆地站在原地,他怎么也没想到,李老师的亲生儿女在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后,竟然如此冷漠,连回来见母亲最后一面都不愿意。他的心中充满了愤怒和悲哀,为李老师的孤独离去,也为这世间亲情的淡薄。
在小区邻居们的帮助下,小陈为李老师料理了后事。葬礼上,只有寥寥几个邻居前来送行,看着李老师的遗像,小陈的眼泪再次夺眶而出。他想起李老师那和蔼的笑容,想起她煮的馄饨,想起她对自己的信任和依赖,心中满是不舍。
葬礼结束后,小陈并没有按照李老师的遗愿住进那间房子。他觉得,这房子里充满了李老师的回忆,他不忍心将这些回忆据为己有。于是,他将房子收拾干净,保持着李老师生前的样子,偶尔还会进去坐坐,仿佛李老师还在身边一样。
而李老师的儿女,在给小陈转了一笔钱后,便再也没有了消息。他们似乎已经将母亲的离去抛在了脑后,继续过着自己在国外的生活。每当小陈想起这件事,心中都会涌起一股深深的无奈和悲哀。他不禁感叹,在这繁华的世界里,亲情有时候竟如此脆弱,如此不堪一击。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区里的人们渐渐淡忘了李老师的离去。但小陈却始终记得那个和李老师之间的约定,记得那个孤独却又善良的老人。他常常会想,如果当初李老师的儿女能够多关心她一些,多回来看看她,她的晚年也许就不会如此孤独。而自己,也只不过是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光里,给予了她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温暖。
在一个寂静的夜晚,小陈再次来到李老师的房子前。月光洒在地面上,仿佛为这房子勾勒出一层银边。他轻轻地敲了敲门,轻声说道:“李老师,我来看您了。”虽然他知道,再也不会有回应,但他还是忍不住这样做。因为,在他心中,李老师从未真正离去,她的笑容,她的温暖,永远留在了这个充满回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