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豪的头像

张豪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7/16
分享

​追忆焦裕禄

追忆焦裕禄


焦裕禄已经走了61年零2个月了。说到焦裕禄,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他曾在河南开封兰考县治理内涝、风沙、盐碱“三害”,1964年在他42岁时因肝癌去世,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形成了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勤俭节约、艰苦创业、实事求是、调查研究、不怕困难、不惧风险、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焦裕禄精神”。

因为地理的原因,我的家乡、黄帝故里、郑韩故城——新郑市,距离兰考县也仅仅130公里。虽然隶属于相邻的地级市,一个隶属郑州,一个隶属开封,现在看来130公里也不算远,但那个时候交通不发达,老百姓很少出远门,在那个时候130公里还真算很远的距离。虽然距离上很远,但是焦裕禄精神影响了整个中原大地甚至全国。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这句话。记得我上小学时候,应该就是95年前后,虽然那时焦裕禄逝世30年了,但是我们还一直受教育。记得语文课上老师教划分文章结构、总结段落意思,就是几个自然段划分一部分,总结一下讲的什么意思。老师经常用焦裕禄这句名言“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来启发我们,喊我们多思考,不要别的同学说了一个答案了自己就不思考了。焦裕禄是在别人说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是天灾治不好时,自己扑下身子调查研究,向老农请教,向专家请教,到一线摸索,慢慢掌握了“三害”的规律,写出了《造林防沙方案》《排涝治碱方案》《关于盐碱地的普查报告》《一个七季受灾的特重灾队今年生产一片繁荣景象的调查报告》等调研报告。这就启示我们党员干部要扑下身子,多下基层了解情况,少在办公室闭门造车,多深入群众听取意见,少在办公室制造五多。我们的工作要像焦裕禄治理“三害”一样,群众最需要什么就干什么,基层最需要解决什么就抓紧办,多干基层期盼的实事。

还有就是“敢叫日月换新天”这句话。一个战天斗地的高大形象瞬间立在我们面前,说完这句话自己都感觉斗志昂扬、充满力量。对焦裕禄而言,在兰考工作的470多天,是他在兰考工作总时间,也是他生命的最后470多天,是战斗的470多天。他大胆的喊出了“有朝一日,我要让眼前的这一片片沙丘都变成一片片绿林,洼地我要让它变成一块块的鱼塘,盐碱地我要让它变成绿茵茵的麦地”的豪迈口号,带领全县人民战天斗地,最终把绿水青山留给了兰考人民。他虽然把生命留在了兰考,但却把精神留给我们中华儿女薪火相传。启发我们年轻干部,不懂不会不可怕,就怕遇见难题打退堂鼓。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再大的事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累积的,坦克飞机航母还不是一个个零部件拼起来的,泰山和东海也是无数个一掊土、一滴水积累起来的。困难还像一座山,一步步地翻总会翻过去的,不翻永远也过不去。说到这,不是和愚公移山一个道理嘛,不多赘述了。年轻干部在碰到大项任务或者难题时,要多向老同志请教,慢慢来,一步一个脚印来,一口一口吃,再硬的骨头也会啃下。当然,肯定也不会安排年轻干部负责大项工作,只是参与其中,从边边角角打杂中开始慢慢积累沉淀。当然,也不要小看边边角角的打杂,把自己的杂搞明白,在帮别人打杂或者看别人打杂中吸取经验教训,总结积累到自己这,把自己变成全能人,到最后才可以独当一面负责大项工作。

关于焦裕禄,可谈的太多,暂时搁笔,就先这两点。焦裕禄精神永放光芒!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