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许京生的头像

许京生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8/04
分享

伏天喝豆汁

窗外的知了,潜伏在高大的柳树上叫个不停,伏天到了。

今年的伏天热得早,没到中伏,就达到了三十四五度。7月底,连降暴雨,高温天气暂缓,29日午后一放晴,又热了起来。下了班,晚饭还没着落,于是直奔牛街,在洪记小吃店买了牛肉馅包子和松肉,似乎还缺点儿喝的东西,又到隔壁的肉饼店买了两瓶清顺斋豆汁。

洪记包子,名不虚传,皮软馅多,酱香四溢,个头也比较大,一个能顶两个庆丰包子。晚饭吃了三个牛肉包,就什么都吃不下了,平日里喜欢喝的豆汁也没能入口,顺手放入冰箱藏了起来。

第二天上班,33度高温,杂事颇多,忙了一上午。吃过午饭,同事拿出可口可乐解渴。眼馋的我从保温袋里,把两瓶冰冰凉的豆汁拿出来。瓶子里面的汁水分成两层,下边沉淀的部分是绿色,上边是浅白色,清爽诱人,摇匀后喝味道才纯正,这是店家的交代。我把瓶子朝着窗外刺眼的阳光摇晃了几下,上下两层的豆汁混合在一起,变成了浅绿的颜色。旋转开瓶盖,当浓稠的豆汁缓缓倒入茶杯那一刻,酸腐的气味不仅使临座位的同事皱起眉头,也使我这个老北京人,赶紧用手盖住了瓶口。以前喝豆汁都是在北平楼,北平食府一类专营京味菜的餐馆,一边喝一边吃着标配的焦圈和辣咸菜丝。也许是咸菜丝的咸鲜和胶圈的脆香压住了豆汁的酸腐,所以味道有些平淡。办公室里喝,就没有那些个标配了。也许是清顺斋的产品用料足,浓度高,制作工艺传统,其酸腐的味道,超过了以往在任何一家餐馆里喝过的豆汁。

我年纪大了,同事不好意思责怪,就说把窗户打开,赶紧喝掉。我从没喝过如此呛人的豆汁,但又不能浪费,更不能丢了我这个老北京人的面子。于是杯一举,一仰头,猛喝一大口。第一口咽下,第二口也就没那么呛人了。你这动作怎么像喝白酒?好心好意的同事,见我的神情没有聚会时,大家一起吃美食那样灵动,就端来一杯茶,又从口袋里摸出一块平日哄孩子的棒棒糖说,你喝点茶,吃块糖压一压吧。

酸腐气味,足以让她捂住口鼻,退避三舍,但她走上前来,离放豆汁的茶杯很近,这使我着实感动了一把。

茶和棒棒糖也许能冲淡豆汁的酸腐味儿,但北京人不能认怂,不用,不用,我婉言谢绝了她的好意,继续喝。一瓶喝完,已经完全适应了清顺斋豆汁的味道。

你真行,我们南方人可享受不了那个味道,同事笑着摇了摇头。

正说着,一同事,带着热浪闯进了办公室的门:热死啦,赶紧把空调的温度再降低两度。外面热,你刚进屋,不能吹空调。我头晕,冒虚汗,应该是中暑了。越是那样,越是不能吹。她还算是听话,坐在离空调远一点的位子上,闭着眼睛扇扇子。

我这儿还有一瓶豆汁,虽然味道重了点,但喝了保你消暑降温,神清气爽。我重复着店家交代的方法,倒了满满一杯,递到了她的面前。

以前听别人讲,豆汁有清暑热的功效,但从没喝过。她先试着喝了一小口,然后又像喝中药那样,徐徐下咽。好喝还是不好喝,喝得惯还是喝不惯,她痛苦的表情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半小时后,我问她怎么样了,还晕吗?没事了,良药苦口,这豆汁还真管用。中暑的同事站起身来,活动了一下腰腿,然后又埋头工作了。没想到,她还真把豆汁当药喝了。

我们大中华药食同源,豆汁是以绿豆为原料,其中的淀粉能制作粉条等吃食,剩下的残渣经过发酵作成了豆汁。绿豆渣虽然没有绿豆消暑解渴的作用强,但也还是有一定的辅助效果,不然,清顺斋豆汁的历史也许就不会传承100多年了,如今,它已经成为北京饮食文化的一个记忆符号。

还是第一次听说豆汁能防暑降温,这回又见识了它的神效。下回,我也买几瓶备着,天热就喝上一瓶。先前那位皱眉头的同事,说话时带着歉意。

没喝过的人,确实很难适应,备上棒棒糖也是一招,谢谢你的一大发明,豆汁配棒棒糖,下回我去店里喝,一定向老板推荐。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豆汁也有短处,其一,酸腐的味道,刚开始喝的人很难入口。但是,对于喜欢喝的朋友来说,喝的就是那个味道,酸腐的味道没了,也就不叫豆汁了。其二,保存期不能太长,就像扎啤机里打出来的啤酒,最好当天喝完,放入冰箱冷藏最多两三天。豆汁是可以冷冻的,但也只能保存一两个月。好在三伏天只有30-40天,现在买回家冷冻,保存期够长。愿意尝鲜的,多跑几趟牛街也就解决问题了。

 世界就是这样奇妙,一瓶豆汁不仅为同事缓解了暑症,也使我多了两个伏天喝豆汁的“豆”友。这一幕,也许能够算作北京经典美食的一种传承方式和趣闻吧。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