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我炒了一碟排骨,没吃之前拍照发给女儿,问她想不想吃,女儿说想吃。后来又发了一张我早上买的荔枝的图片,女儿还是说想吃。吃完中午饭,妻子要去南宁给女儿送晚饭。临出门前,妻子打开冰箱门看了又看,大意是生怕落下水果,亏欠了不能出校园的孩子似的。我把这些细节告诉女儿,顺便说了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女儿给我回复三个字:整挺好。
周末一家三口分在三个不同地方,我已经习惯于这样的生活。午休刚一会儿,好友阿黎从南宁打来热情洋溢的电话,问我是否到南宁看女儿。我告诉他下午厂里有个重要的会,妻子代表我去慰问就行了。这下可好,我怎么也睡不着,索性到办公室整理以前写的作品。
《写给女儿》有5万多字,是我在2008年整理出的一个集子。我记录了女儿出生到她上小学这个阶段的点点滴滴,这是女儿成长过程中难忘的旅程。再次阅读,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个父亲对女儿无私的爱,不时有凉爽的风扑面而来,自豪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
文章有的几百字,有的上千字,有的还有许多错别字。都过去那么多年,回忆不起当时在什么样的心情下完成这样流水般心情随笔的。但有点我是记得的,那就是可爱的女儿给我和我们这个家庭带来了快乐,带来了希望。
后来我每年坚持在女儿过生日或“六一”儿童节时写一篇文章或一首诗歌,至今约摸估计上十万字了。这种对女儿的呵护和关爱,有时让我感受到“父爱如山所诠释出的责任担当,更多时候让我万女儿交流互动时亲情的温暖。我曾经在女儿面前大言不惭地说,待她结婚时,我要将我为她写的文字出一本书,书名我都想好了,就叫《豆豆》,送给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
昨天我将一段在她两岁时我从南宁出差回来,没有见到女儿心里空荡荡写下的文字发给女儿看,女儿回复我:小时候真可爱。我告诉女儿:你现在也可爱。随后我将2006年11月写的《感谢女儿》发给女儿,没有得到好的评价。女儿直言不讳地说我是中国典型的父母,天天拿她跟别人比,到她上大学了还都这样。女儿对我的批评是对的,我虚心接受。我记得女儿平果民族中学中考成绩不理想,我语重心长地对她说:你学习不努力,爸爸同事的孩子曾经与你一起上幼儿园和小学的,中考大多都有5个以上的“A+”。我话音未落,被我激怒的女儿以不屑一顾的眼神看着我,没有好气地回答我:你烦不烦,天天就拿我跟别人的孩子比,我都没拿你跟别人的爸爸比。
一场对话不欢而散,值得深思。幸运的是,没有死读书的女儿过得快乐,也懂得感恩亲人,这是我最值得欣慰的。女儿长大了,懂得如何处理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能够以乐观向上的心态迎接挑战,完成人生中一个个梦想,这就足以让我们少操心,快快乐乐地安度晚年了。
2020年5月31日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