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尹文胜的头像

尹文胜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007/29
分享

苦并快乐着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说的是读书人的辛苦及追求。我虽没以“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精神,来激励自己有更高的追求,但抱着改变自己命运的想法一直延续现在。

由于当时经济条件限制,我们在学校最开心的是看电影、录像,或者搬个小凳子到老师家看黑白电视,1985年秋天在他家看《血溅津门》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看电视。在此之前,只在村里的大哥哥带领下 “摸黑”到清水桥镇上看过县广播局来放映的诸如《霍元甲》、《师妹出马》这类的录像,可想当时的业余生活是如此单调。那时,在宁远一中大樟树下坐在从家里带来的小凳子开个什么大会,在实验楼阶梯教室电教老师破例放录像让我们大饱眼福,或者在学校附近的庄稼地里撬个老乡的红薯,然后在草地上搓掉泥巴,咬上几口补充营养这样的事情,多年以后还是回味无穷。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不想考第一名的学生,或者说不想考上大学的学生也不是好学生,这是我那个年代的想法。记得2008年元月9岁的女儿在卧室的白色墙上,挥豪写下她的壮语:刻苦自励、发奋图强、勤奋好学、考上大学、回报社会,我和妻子一点责怪她的意思都没有,反而有种成就感。

当时为了勉励自己勤奋学习,心里经常背诵“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谚语。甚至买个笔记本,首先在扉页上写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类的治学名联,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让我振作精神,才能催人奋进。

正因为严格的 “三点式”(教室、寝室、食堂)的生活,加上儿童时经历使我的性格多少变得有些孤僻,甚至到了愚顽不堪的地步。有时在同学面前说话很不注意,说些无心无肺的话,做些很幼稚的事情,这点我是知道的。经过三年初中生活的洗礼,我的心不再狂妄,对未来充满自信起来。卢同学是这样给我毕业留言的:你在我印象里有点像鲁迅笔下的阿Q,也有点像爱打不平的济公,还有笑林的幽默;我佩服你在学习上一丝不苟,对任何只都真诚相待……蒋同学写给我的留言更有意思:三年的初中生活像流水般过去了,一切都在变,我觉得你也变了,不再像以前那样脏话不离嘴,变成一个热血沸腾的八十年代的中国青年,祝为四化多做贡献,为祖国争光!.

在写这篇文章时,我是那样小心翼翼地翻看那本快要发黄的毕业留言册;在我回忆那段美好光阴时,我的心是那样激情澎湃;在我精心组织文字时,我又要经历怎样的情感折磨。同学们有的在国外发展,有的在广东打工,有的在地方当官,有的在乡下务农,为了生活各自忙碌着,我只能通过文字来表达对他们的祝福,了却我多年来的一桩心愿。

初二以前,其他同学的成绩对我这样一个死读书的人来说是不能构成 “威胁”的。只是到了初三,学校把其他两个班的学习尖子调到我们班,这才让我紧张起来。有同学用电筒在被窝里偷偷看书,我也积极效仿;一些同学中午不午睡跑到学校附近泠江边树荫下看书,我也装模做样地拿着复习资料冥思苦想;别人周末在教室里苦读,我也跟着坚持到底。为了捍卫自己在年级的排名,可谓是呕心沥血、不惜血本。这样的生活与我现在女儿在父母亲的威逼下才写完作业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她可以边吃水果边看数字电视;她可以在QQ空间农场里偷人家的蔬菜;她可以用零花钱买摩尔庄园的米米卡,事情败露后还理直气壮地说是自己攒的钱与我们大人无关……

那时的我,只有通过读书取得好的名次换来快乐,正是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鼓励我在工作多年后,买回数千元的文学书藉有计划地阅读,俨然是位博学之人;也正是 “小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话,让我为多年还是助工职称懊悔,为一纸函授本科文凭绞尽脑汁,为迟来的醒悟感到人间正道是沧桑。虽然那时初中毕业能够考个好一好一点的中专,不仅可以实现梦寐以求的 “农转非”,甚至有人说那时的中专生比现在的大学生吃香。但我毕竟没有机会进入高度学府学习更多的知识,这也是我多年来的一块心病。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想,读书是苦,但苦中有快乐;生活是累,但累中有滋味。

2009年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