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射雕英雄传》中描写“玉笛谁家听落梅”这道菜,王康贤正在上《医古文》,被黄蓉给洪七公烧的这道菜给引出了口水:“每咀嚼一下,便有一次不同滋味,或膏腴嫩滑,或甘脆爽口,诸味纷呈,变幻多端......”王康贤不由得咽口水,“咕咚”一声,惊动了正在引经据典的老教授,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
王康贤平生两大爱好,钻研医术、钻研厨艺。做中医科医生,是这个城市顶级水平,在省里都排得上号。对于钻研厨艺,他有难以克制的兴趣,新疆烤全羊、广东白切鸡、衡东土菜、生腌膏蟹......吃遍大江南北。吃多了,自然就要尝试做菜,跟家人一起享用。他做菜,不是依葫芦画瓢,而是精研食材特点,结合中医食药同源理论,把美味和养生结合,鲜得恰到好处,嫩得纵享丝滑。
美食家的人生,远比吃货精彩。吃货只会吃,吃完了,碗筷一放,嘴巴一擦,感慨一番:“哇,真好吃。”而美食家会从色觉、味觉和嗅觉上认真研究之后,才会品尝,让味蕾感知细节。如果这道菜勾起了兴趣,王康贤还会去后厨讨教。厨师往往不吃他这一套,精心研制出来的菜品,被白学了去,自己拿什么镇场子?每每这个时候,王康贤中医专家的绝活就亮出来了,指出厨师身体有毛病,告诉厨师养生之道。大多数厨师出于感激,把这道菜的秘诀传授于他。
夏天,王康贤去内蒙古参加全国性的学术会议,身兼中医专家和美食家双重身份,在享受学术饕餮盛宴的同时,也不会放过品尝美食的良机。会后,他约了几个要好的医学名家共享美食。点菜时,他看到“玉笛谁家听落梅”这道菜,马上联想到《射雕英雄传》,想象洪七公享受美食的样子,去后厨找厨师交流。厨师名叫巴特尔,膀阔腰圆,身材高大,灯笼眼瞪着王康贤。王康贤上下打量厨师,笑着说:“巴特尔师傅,你心脏不好。”巴特尔以为他暗讽自己“心不好”,脸色倏地沉下来,要赶他走。王康贤说:“巴特尔师傅,我是中医科专家,你把舌头伸出来我看看。”巴特尔将信将疑,伸出舌头,王康贤瞧了一会儿,又找了一间安静的包厢,闭着眼替巴特尔把脉,非常确定地说:“巴特尔师傅,你有心梗,务必马上到最近的医院治疗。”说完,就拨通了当地120急救电话。
从酒楼老板到服务员,都不相信高大壮实的巴特尔有心梗。王康贤说:“请你们不要怀疑我的专业素养。如果他今天不去医院,心梗发作将非常危险。”他这番话,得到了同去的医学专家证实,怔住了酒楼的人。等救护车一到,巴特尔果然出现了明显的心梗症状,痛得脸色惨白大汗淋漓。
巴特尔是酒楼唯一会做“玉笛谁家听落梅”的师傅,他一离开,从大学时代就开始惦记的这道名菜,今天是吃不到了,即使是新鲜的牛肉、羊肉,也无法弥补遗憾。结账时,酒楼老板看出他的心思,让他留下联系方式,说等巴特尔痊愈,带着他和食材一起飞过去,专门给你做正宗的“玉笛谁家听落梅”,保证比黄蓉做的还要地道。王康贤只当是搪塞之词,留下联系方式,并未往心里去。
第二天,登机之前,王康贤放心不下,又专程去医院看望了巴特尔。因为送得及时,医生为他安装了心脏支架,很快就能痊愈出院。王康贤很高兴,告诉巴特尔心脏调理的技巧——运动不能太激烈,情绪不能太激动,食物不能太油腻、不能太咸,诸如此类交代一番,在巴特尔的感谢声中,踏上了回程的航班。
此后,王康贤偶尔惦记“玉笛谁家听落梅”,想起巴特尔,但两地相隔千余公里,还真指望巴特尔专程飞过来?想想罢了。
一晃,到了深秋。寒凉季节,适合进补。王康贤翻开《射雕英雄传》,“玉笛谁家听落梅”的鲜香滑爽仿佛从小说里溢出,不断刺激他的味蕾。不早不晚,手机铃声响起,他不敢相信,酒楼老板和巴特尔真从内蒙古飞了过来。随机飞来的,还有一个真空保温桶,一层层打开,新鲜的食材呈现出来,巴特尔逐一介绍:羊羔臀肉、猪耳尖、牛腰肉、兔肉、鹿肉,一处理好就直奔机场,还新鲜着呢!
来不及寒暄,王康贤赶紧找到朋友开的酒楼,巴特尔迅速行动,剁肉、调味、包馅儿、清蒸、装盘,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看得王康贤眼花缭乱,迅速打开手机全程录像,留下珍贵的资料供日后研究。
餐桌上,巴特尔以水代酒,不停地敬王康贤。王康贤摆摆手,说:“医生心中都有一个天使梦。就像厨师,都有一个厨神梦。”
话虽这么说,从来不喝醉的王康贤,还是喝醉了。这一次,他把养生理论抛到了脑后,痛痛快快地享受着饕餮盛宴,也享受着这一份难得的医患真情。
原发2025年2期《北方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