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荣光的头像

杨荣光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1/14
分享

帕连:一个被艺术激活的傣家古村落(散文)

帕连,一个隐藏在高黎贡山下、龙川江西岸的傣家古村落。帕连,傣语里的“红岩”,一个充满诗意的称呼,因寨子静卧于红岩之下而得名。帕连,她宛如傣家一位俊俏的小卜哨,温婉地依偎在碧水如玉的龙川江畔。

俯瞰帕连,如一幅天然古朴的乡村水墨画卷。寨后,红岩下的云盘坡上古树挺立,郁郁葱葱,像一群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个静谧的古村落。古树枝桠交错间深藏着村落走过的岁月密码,见证着傣家人的历史变迁。寨前,横亘着连绵起伏的巍巍高黎贡山,云雾缭绕时,仿若与天堂相连。寨子四周,凤尾竹摇曳,沙沙作响,似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寨子地势平坦,村舍依靠营盘坡向东有序铺展,宛如大地的琴键。古时,为抵御外敌,房屋与巷道设计精巧,如八卦迷宫,每一条小巷、每一处转角,都蕴藏着傣家先民的智慧与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走进帕连,你可以看看村头的古井,清冽的井水,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帕连人。你可以看看古朴的传统民居,由“一正两厢”构成的小四合院,装饰简洁朴素,土墙斑驳,青砖黛瓦,红大门透着庄重,青石路蜿蜒曲折,它们静默地伫立着,承载着岁月的沧桑,也守护着帕连人的记忆。你可以看看被奉为“啬树”的古香樟树,它是傣家人心中的神灵,承载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你可以看看村前的“饭团坡”,又称“爱情坡”,它饱含着五谷丰登的美好寓意,见证着傣家人的辛勤耕耘与丰收喜悦,传递着傣家青年男女美好生动的爱情故事。

踏入帕连,你仿佛踏入了一个傣家民族乡土文化的璀璨宝库。竹编老艺人手中翻飞的竹条,化作一件件精巧的器物,编织着傣家爱竹的故事。傣族武术刚劲有力的招式,尽显傣族青年的豪迈与坚韧。古老的傣锦,那细腻、繁复、精美的图案,是傣家织女们用智慧与耐心在经纬间穿梭出的艺术华章,凝聚着傣族儿女的智慧与匠心。悠扬的民歌,似山间清泉,流淌着民族的情感与记忆。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如祭穑树、敬山神、献草场……这些古老的传统仪式承载着傣家人对自然的敬畏。还有那许多令人垂涎的特色小吃,如撒撇独特的苦辣、酸大笋煮田鱼的鲜嫩、火烧猪的香酥可口、豌豆粉和米凉粉的爽滑细腻……每一口都是对味蕾的极致诱惑。隆重的泼水节,彰显着傣家人爱水的情丝,男女老少身着盛装,载歌载舞,水花飞溅,欢声笑语,传递着祥瑞、安康与祝福。象脚鼓的咚咚咚……铓锣的锵锵锵……嘎光嘎秧舞的欢快节奏,如灵动的音符,在空气中跳跃,演绎着傣家人生活的快乐与喜悦。

曾经的帕连,就像一粒未打磨的珍珠,在腾冲众多的古村落中并不亮眼。时光来到2013年,帕连古寨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这是国家对她历史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可,她的命运齿轮也开始快速转动起来。又到2019年底,艺术家信王军和他的团队来到这里,迈出“艺术改变乡村”的脚步。他们立足帕连古村落的资源禀赋,融合古老民俗和现代艺术,以独特的创意,将村里的闲置之地、斑驳土墙、破碎瓦片等等,化作诗意小巷、艺术小巷、美术馆、奇石馆等艺术景点。“艺术改变乡村”计划为帕连注入新的活力,带动了文旅融合,激活了当地经济发展,促使这个曾经被人遗忘的傣家村落,摇身一变成为国家2A级景区和网红打卡点,蝶变成“诗意帕连”。

诗意小巷,宛如一条时光隧道,从村落东南蜿蜒而入,贯穿艺术村后从西北而出。绚丽的灯光为诗歌披上梦幻的外衣,现代诗的清新灵动与古代诗的典雅深邃在此交融,漫步其间,仿佛能与不同时代的诗人对话,感受着穿越时空的奇妙。艺术小巷与诗意小巷相连,构成游览环线。“爱拍照的小女孩”、“骑单车的二猛”、“爱读书的小女孩”、“为你开屏”、“万家灯火”等大型主题壁画和装置,仿佛一个个生动的故事,等待着游客去聆听。其中,“骑单车的二猛”更是人气爆棚,成为游客们打卡拍照的热门之地,那鲜活的画面仿佛诉说着帕连的青春活力。

位于诗意小巷中的“你们的美术馆”,是一座典型的腾冲民居样式老宅子。百年的烟火气息,赋予了它浓厚的文化底蕴。踏入其中,不仅能欣赏到美轮美奂的艺术作品,那古朴的红色大门,像是岁月的守护者,见证着时光的变迁;青石板铺就的院子,每一块石板都镌刻着历史的痕迹;火塘里跳跃的火苗,仿佛在诉说着往昔主人家的故事;还有那株老梅树,静静地伫立,散发着古朴而典雅的气息,每一处都是独特的风景。在这里,绘画、书法、摄影等艺术作品与老宅的古朴景致相得益彰。

来到帕连,一定要去看看文举奇石馆。它是已故乡贤杨文举先生为帕连献上的一份厚礼。馆内收藏着龙川江奇石1000余方、奇根100余件,它们形态各异,如鬼斧神工之作。每一块奇石、每一件奇根,都仿佛在诉说着大自然的神奇与奥秘,让人不禁感叹自然的伟大创造力。

走进织锦传习馆内,你能感受到古老的传统手工纺织技艺在这里延续着生命的热度。傣锦的图案设计,是织女们用熟练的技巧在经纬之间创造的奇迹。制作工艺极为严格,几百乃至上千根细线在“纹版”上排列组合,每一根细线都承载着图案的完美呈现。倘若结错一根,整幅傣锦图案便会错乱,一切都得从头开始。这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对传统的坚守与执着。

村外的四季果园,是帕连给予游客亲近自然、体验农耕文化的馈赠。芭蕉、柑橘、百香果、老棉桃等特色水果挂满枝头,游客们穿梭其间,亲手采摘,感受着丰收的喜悦,品味着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艺术走进帕连,并没有抹杀她的岁月痕迹,而是唤醒了她的沉睡静谧。

艺术改变帕连,并没有屏蔽她的传统民俗,而是点亮了她的勃勃生机。

艺术重塑帕连,并没有破坏她的泥土芬芳,而是激活了她的无限希翼。

艺术创新帕连,并没有背离她的桃源灵魂,而是引领她走向诗和远方。

现在和未来的帕连,是历史与现代交织的梦幻之地,是自然与艺术融合的乡土明珠。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诉说着傣家动人的故事,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傣家迷人的魅力。走进今天的帕连,仿如走进了一段如诗如画的岁月,让人沉醉,流连忘返。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