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岁末,我再次踏上了自广州返回湖北的旅途。还是选择独自驾车的交通方式,还是熟悉的路线许广高速,还是穿越了由春到冬的南北温差,只是每年的心绪有所不同,只是沿途的城市乡村会有一些令人欣喜的巨变。
今年由于个人工作调整的原因,比往年提前了20天回家。避开了春节假期返程高峰,一路畅通无阻,心情也较为舒展,没有了之前堵车时的烦躁和焦虑。听着那些或伤感或抒情或励志的经典怀旧歌曲,不经意间被音乐推向了过去的某个时段,那些琐碎的往事若隐若现,内心的情感也跟随者音乐此起彼伏。
这些年,遗憾终究是多于收获,尽管一直笃信未来,执着追梦,披星戴月的奔赴,从未懈怠,但现实仍然是残酷的,既定的目标一次次落空……我不得不一次次重拾旧梦,回归初心,再次出发。因为我坚信通往成功的路一定属于敢于坚持、忠于信仰的逐梦人,时光也一定不会辜负勤于耕耘、惜时如金的奋斗者。
每年从清明节开始到年底,回家均有五次左右。每次回家的感触都不尽相同,回家次数愈多,愈是牵挂尚未成年的孩子、年迈的父母、血脉相连的亲人。孩子的学习、父母的身体、兄长的生意都会成为牵挂的事情,这些当然也是问候和聊天的首要话题。也许是我太感性的缘故,因而有些事情想的太多,想的太细。以至于让他们觉得我的担忧有些多余,其实他们都安好无恙。
驱车千里,一路疾驰,盼望着和亲人们早些团聚,盼望看到父母满脸皱纹里溢满幸福的笑容,盼望看到孩子们满眼期待又无比快乐的面容,盼望着一家三代人围满圆桌,共品丰盛的年夜饭。想着想着,离家的距离就越来越近了,我的心似乎早已回去了,并与他们相拥相叙。
记忆中的年夜饭永远是充满温暖和愉悦的,自己动手做上牛、羊、鱼、鸡等几个拿手大菜。父母及哥嫂协助,炖炒焖煮皆用,上等的食材加上优选的佐料和一定的时间,只需要简单的烹饪,即可制作出醇正的美味。当美味佳肴上桌时,满屋飘香,让人垂涎欲滴。这时杯中斟满酒或饮料,所有人都举杯辞旧迎新,同贺吉祥如意,幸福安康!当美味与舌尖碰撞时,一年中所有的辛劳和不快随之烟消云散,只有满足和欣慰,一切又充满了和美与祈盼。此间其乐融融,让人倍感珍惜。
年夜饭结束后,父亲便开始给孩子们发压岁钱。从前几年每人500元涨到近两年每人1000元,外甥、侄子、侄女、儿子和女儿6个孩子一共要给6000元现金,差不多要花掉他两个月的养老金。父亲一生勤劳善良,省吃俭用,唯独对子孙和家人却非常慷慨。我们还小的时候,父亲要依靠自己每月微薄的工资收入以及和母亲一起种地抚养家中姐姐、哥哥和我4人。生活较为拮据,开支经常是青黄不接,但是他从无怨言。看到孩子们都心满意足的拿着崭新的一叠百元纸币,脸上笑开了花,父亲也跟着开怀大笑,笑容里流露出满满的欣慰和幸福。
接下来是每年的重头戏——燃放烟花,我们都会把当天买回老家的烟花依次燃放。龙凤呈祥、吉祥树、天女散花、孔雀开屏、彩珠筒等在夜空中勾勒出五彩斑斓的立体造型,照亮了整个夜空,让人目不暇接,孩子们欢呼雀跃着。咚咚咚,砰砰砰……烟花燃爆声连绵不绝,响彻夜空,仿佛诉说着每个人心中辞旧迎新的喜悦,也祈祷着未来生活的安康吉祥、如意幸福。
我的心头涌现出一股股暖流,渐渐地我的眼睛有些湿润了。多么希望时间能够暂停,多么希望父母不要衰老,多么希望团聚能够自动延时,可是这样的奢求不可能实现。每次短暂的相聚总是与漫长的分别交替着,我们都必须为生计而四处奔波。
我回想着自己只身一人漂泊在外的每一个十年,第一个十年把青春和拼搏的痕迹默默篆刻在人杰地灵、日新月异的浙江;第二个十年把不惑和奋斗的故事悄悄播撒在景秀物丰、生机勃勃的广东。每一段历程都夹杂着艰辛和苦涩,也写满了坚韧和温情。
我十分仰慕李叔同、丰子恺先生杰出的才华,也非常敬佩他们超凡脱俗的人格和胸怀。不恋尘世,无惧苦难,断然释怀,遁入空门,这需要莫大的勇气、毅力和超人的智慧。我一个凡夫俗子,无法放下肩负的重任和心中的誓言,所以我将在尘世间继续漂泊。
前路漫漫,我将继续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