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通益的头像

杨通益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7/15
分享

百色游记

百色游记

杨通益

今年五一假期,为了幼年的一场心灵约会和感受不朽的百色起义精神,我拒绝了所有朋友结伴游的邀请,特地“自驾游”去了一趟革命红城百色。

在百色,陡峭的后龙山上的314级台阶留下了我攀爬的足迹,古老的解放街上骑楼建筑群的气派定格在我心间,美丽右江清爽的凉风穿透我的肌肤进心入脾……我在贪婪地吮吸着百色那古朴沉香的历史韵味中,让激昂红色文化荡涤心灵的同时,夜游美丽右江让我领略了“边关氧吧”的无穷魅力,享受夜百色不一样的精彩,特别是从中感受到百色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把革命先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让我心潮澎湃,特撰拙文以记之。

幼年播下百色游的种子

“百色游”是我年幼时就在心里播下的一粒种子,默默地在心间储存和生长了几十年。这缘于一段不寻常而又寻常不过的家史——

在清朝末年至民国初期,我的曾祖父凭靠勤俭持家,以“滚雪球”的方式积攒了数百石的田产,成为地方上十里八寨中实至名归的土豪。于是,我的祖父倚仗殷实的家业,到距家相对较近的通江达海的百色经商。当时,百色是滇黔桂三省边贸枢纽,吸引着广东、云南和贵州等众多的客商。祖父做棉纱(当时称为“洋纱”)生意,即从百色趸购棉纱,贩运到地处贵州南部山区的家乡市场零售,赚取价差。

家乡是一个边远小镇,之前因生长着很多木瓜树而得名“木瓜”,隶属定番县(今惠水)。民国25年(公元1936年),因石姓和卢姓两股势力矛盾激化,时任定番县长谢贯一亲自出马斡旋。调解成功后,他将“木瓜”改名为“睦化”,寄寓矛盾化解、两姓和睦团结相处。民国31年2月,睦化划归长顺县。那时候,交通非常不便,没有公路和汽车,全靠人挑马驮。从家乡出发,要经罗斛(今罗甸)、乐业、凌云,才到百色,往返一趟需十天半月。

在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纯农耕年代,与众不同的 祖父在家乡里可以算得上“见过世面”的人物。而像他那样出远门到数百公里外,且是商贾云集的地方去“闯世界”,没有第二人。只可惜他没有把握好人生,染上了鸦片,且不能自拔。为了吸食鸦片,家里的田产先典后卖,最后把家业败光,家道中落。特别是民国二十八年,他被土匪绑架并“撕票”,殁年33岁。那年,我的父亲只有两岁,奶奶不到三十就守寡,在那动荡的岁月母子相依为命……

我出生于上世纪的60年代末,至今清楚记得,从我记事开始,父亲就经常把曾祖父的荣耀与祖父败家的故事,作为家庭教育的重点教材,引导我们做子女的要勤俭和远离不良嗜好。父亲生长于战乱纷飞、土匪横行的年代,一生历经了无数刻骨铭心的痛苦和劫难,他如此用心良苦啊!但当时我似懂非懂,只是在年幼好奇的心灵深深地留下了“百色”的烙印,并暗暗“约定”——长大一定要去百色看一看,寻找老祖宗的印迹。随着年龄的增长,经事逐年增多,但无论怎样也都忘不了、抹不掉。特别是上学后,学了历史和地理,对百色以及百色起义、珠江水系等有了粗略的了解,这样,百色更成为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长大成人后,随着知识增长,以及社会生活阅历的不断丰富,我逐渐从那段家史感悟到很多事理,并成为我确立人生“三观”的重要基石。因此,参加工作后,跳出了“农门”,并从乡村来到了县城长顺居住,我时时刻刻把那段家史铭记在心,并坚持自律为先,克勤克俭,本本分分,恪尽职守,把单位的纷繁事务当自己的事业,朝亁夕惕,忙完公务忙家务,席不暇暖。

当然,在紧张工作中,为自我调节,做到张弛有度,我选择挤时间外出旅游观光让身心放松的办法,由此迷上了旅游。多年来,我充分利用节假、年休假等的机会,先后游览了上海外滩、杭州西湖、四川九寨沟、湖南张家界、西安兵马俑、陕西华山、长江三峡、桂林山水、海南三亚等,天南海北走马观花地逛一圈,观赏祖国鬼斧神工的大好河山,领略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文化,感受辽阔大地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似乎在不知不觉间,断断续续就踏遍了大半个中国,几乎成了“旅游达人”。但遗憾的是,储存于心间多年的“去百色看一看”的心愿一直未能遂愿。

时光真如白驹过隙,一晃自己就成了五十好几的人。而未了的心愿,随着年龄的增长与日俱增。因而,今年的五一假期,我拒绝了所有朋友结伴游的邀请,决定独自来一个“百色自驾游”,了结这桩心事。

红城百色的沉浸体验与“穿越”

百色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来百色之前,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百色”源自壮语“博涩寨”的音译演变,其中“百”在壮语中指“河口”或“塞口”,“色”意为“洗衣服”或“复杂地形”,因此整体可解释为“洗衣服的河口”或“山川塞口地形复杂之地”。由于右江、鹅江和澄碧河在这里交汇,因而水路上通云南、贵州,下接南宁,广州。因水运便利,很多货物从百色大码头上岸,因而明末清初曾是滇、黔、桂三省边区的物资集散地。‌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清政府在澄碧河与鹅江交汇处的“博涩寨”设厅治,正式定名“百色厅”,此为官方命名之始。

由于百色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部,与贵州的黔西南州毗邻接壤,因而从黔南长顺到百色也不是很远,特别是如今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到百色市区最近的高速里程仅为310公里,自驾也只需3个多小时。

为避开出行高峰,我选择在5月2日出行。上午9:00,我从长顺西收费站进都兴高速,然后进入都香、银百、汕昆等高速,12:40顺利到达之前预订的位于右江区中山一路的中山广场民宿酒店。预订这家酒店,是居于从这里去百色起义纪念园和解放街等都比较近的原因。

说实在的,从气候温润的贵州黔南,来到地处亚热带与热带过渡区域的百色,第一感觉就是闷热。正值正午,天空万里无云,阳光火辣辣地烤着大地,那升腾着的热浪给人的视角像似无数火苗在一浪赶着一浪。我打开手机一看,显示此时地面温度为34℃。这对于黔南只有在三伏天时才有的天气。不过,踏上这片有着革命光荣传统的土地,我就深切感受到还有比这天气更炽热的东西,那就是传承的革命精神。

虽然,百色是以壮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文化共生地,是骆越文化和云贵高原文化的结合部,是壮族的文化轴心地带,但作为中国的革命圣地之一,激昂的红色文化最为鲜明,不朽的百色起义精神永放光芒。

到酒店休息片刻后,我首先来到百色起义纪念园游览参观。在烈日下,我沿着寓意百色起义精神世代流传的314级台阶,汗涔涔地登上碑园广场,瞻仰百色起义纪念碑,然后进入纪念馆参观。在纪念馆,那珍贵的文物史料、生动的历史照片映入眼帘,瞬间把人拉到往昔,感受那烽火连天的岁月。特别是“场景复原”,生动展现了红七军将士和右江革命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艰苦奋斗、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不朽的百色主义精神。在这里,每一步都踏着历史的回响,每一眼都能感受到革命精神的炽热。

接着,我又直奔粤东会馆参观。这栋在清朝时期由广东商人梁煜带头捐资兴建,用于广东商人往来百色经商歇脚住宿、汇聚议事的地标建筑,曾被用作百色起义的指挥部,因而前来参观的人特别多,馆内几乎暴满。真是来早不如来得巧,我正好赶上一名解放军战士进行当天的最后一场现场解说。仔细聆听完整的解说后,我又去参观领导百色起义的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办公和休息的地方。其中,用几块木板搭在两条长凳上,再铺上简单的席子,就是他们睡的床,最是令人难忘。睹物思人,追忆他们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的巨大贡献,心灵再次受到深深的洗礼。

走出粤东会馆,我接着又逛解放街。来百色之前,我就了解到解放街是百色市的商业中心,原名“大街”,成街于清乾隆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民国时期,因蒋介石的缘故改名为“中正街”;1949年12月5日,解放军进入百色城,才正式命名为“解放街”‌。我想,当年祖父应该来过条街,因为街尾就是百色大码头,很多货物经自广州、南宁到这里上岸,寻找老祖宗的印迹,也只有在这条街。想到这,一种“船到码头车到站”的了却心愿的轻松感涌上心头,储存心间多年的“心灵约定”今天算是如愿了。

此时,太阳虽早就偏西,但斜射的阳光依然裹挟着多分的灼热。我一边享受着骑楼建筑群连廊的阴凉,慢慢从中穿过,又一边观察着两旁的商铺。每当走到“祥记洋行”“梁金泰”等老字号商铺前,都要驻足仔细端详,感受那浓浓的历史韵味与文化烙印。我把整条街所有古的东西,铺成一条时光遂道,穿越到以前,似乎看到当年的祖父,他身着家织土布长衫,背着行囊,或在与店老板讨价还价,或匆忙地搬运物件……当然,这只能是我的一种“合理想象”,因为祖父长的什么模样,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我全然不知;他也没留下任何遗物,包括照片,更无文字记录,只有那口口相传的值得永远汲取的人生惨痛教训。我又用逻辑思维捋了一下,祖父到百色经商应该是在百色起义之前的几年间。当时他20冒头,年轻气盛,但胸无理想和目标,属投机型的小本经营,做得一单算一单,因此跑了几年也干不出什么名堂。百色闹革命后,应该是“怕被革了命”而再也没踏上这片红色土地。他纵然有跳出农耕并从商的思想意识,有爬山涉水战胜困难跨越千里地域空间的毅力,有敢于从穷乡僻壤到商贾云集地寻求生机的拼闯劲,但可惜生不逢时。他吸食鸦片成瘾,把家业败光成了家庭罪人,个人自律固然是主要因素,但也有特定社会环境的影响,因为那个年代吸食鸦片的大有人在,是当时社会的一种“时尚”……

解放街整条街道总长也就不过300多米,就在我沉浸在“穿越”的片刻,就走到了街的尽头,几个大理石圆球“一”字排开挡住去路。我停下脚步抬头张望,看见左旁有一座牌坊,上刻着“大码头”三个大字,心里马上明白,这就是以前水路进出百色的主要港口百色大码了。

这座牌坊却是百色的重要历史地标,但大码头往昔的喧嚣与繁华今已不再。改革开放后,百色地区的陆路运输得了十足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水上航运,从而使大码头渐渐地退出历史的舞台。现在,这里已被新建成美丽的江滨公园,成为了市民放慢脚步感受生活的诗意栖居地。只是老牌坊依然静静的挺立着,而牌坊上那精美的雕刻,似乎在向人们娓娓讲述这里曾发生的历史故事,引发人们的思考。

夜游美丽右江

我穿过牌坊,沿着斜坡道往下走,来到右江边。右江是一条美丽的河流,给人第一感觉是江水特别清澈。在2021年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综合评分中,百色在全国337个地级市中排名第六。而之前由于受上游洪水、网箱养殖以及沿岸船只和排档污水直排的影响,河水曾一度变得浑浊发黄。在这片有着革命光荣传统的土地上,无疑经受了严格而科学的生态修复历程。

伫立江边,放眼望去,波光粼粼的江面,十分惹人喜爱。有趣的是,在江面上穿梭的渔船,不时惊起那静立凝思的白鹭,只见白鹭振翅群飞,轻盈地掠过水面,乐此不彼地更换着新的栖息地。再看远处的江岸,郁郁葱葱的护河绿化带,随江蜿蜒,极为壮观,且与碧绿的江水融为一体,构成一道道美丽的自然景观。夕阳西下,右江迎来最美的时刻,西沉的夕阳把余辉洒落在碧绿的江面上,那“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景象,着实令人叫绝……

右江的美不仅在于它的自然风光,更在于它承载的文化与温情,特别是在夜晚又展现出另一番风味。

夜幕低垂,华灯初上,沿江而建、依水而生的江滨公园被柔和的灯光笼罩着。公园游人不断增多,或结伴散步,或静坐于长椅之上,享受着江边的宁静与美好;童真的孩子们则在江边广场上追逐嬉戏,笑声回荡在空中;一对对情侣在沿河步道上并肩而行,在低声细语地憧景未来,享受着爱情的甜蜜与浪漫;还有很多老年人也来“凑热闹”,缓缓地踱着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晚上七点五十分,随着悠扬的旋律《我和我的祖国》拂过耳畔,江心大型音乐喷泉的灯光秀开始上演。只见倏地喷出七彩光芒的水柱,随音乐高低起伏而形态多变,时如巨龙腾空,时如精灵轻盈跳跃,时如交错的拱桥,时如银亮的水栅栏……此时,在公园广场上的‌群众随节拍摇摆,之前相互追逐的孩童们也跟在大人后面模仿起来,构成了一幅温馨浪漫的梦幻画卷。

乘夜游船漫游右江则是一场不容错过的精彩体验。晚八点,停靠在大码头的两艘游船载满游客,轻轻破开平静的江面,缓缓前行。百色真不愧是“边关氧吧”!这里的空气是甜的,每次呼吸都是享受。我坐在“红船一号”游船尾部的舺板上,一边贪婪地呼吸着甜甜的空气,一边又专著地欣赏两岸的美景。船尾部舺板是敞开的,任凭江风吹拂,这又是一种美妙的享受,因为这江风是一种沁人心脾的感觉,凉爽极了,我酣畅淋漓地收获着无与伦比的惬意。

游船沿江而行,两岸高楼的外立面化作巨幅LED画布,时而展现壮锦纹样,时而幻化成片片芒果林。有人说,城市的夜晚不再仅仅是白天的延续,而是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与魅力的独特时空;城市的夜景就是城市文化和经济发展的新名片。我突然想起,百色被誉为“中国芒果之乡”,出产的芒果不仅果皮色泽亮丽,果肉厚实,且纤维少,兼具浓香与清甜风味,已成为全国最大芒果生产基地之一,并入选国家农业品牌目录及中欧地理保护清单。我又想起百色的又一美誉——“南国铝都”,百色拥有丰富铝土矿资源,经多年的发展,铝产业已成为支柱产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生态铝循环经济示范基地……

游船途经那毕大桥、东合大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园、百色饭店、百林大桥、沙滩公园,最后返回大码头。这一程山水,着实让人流连忘返,更让我从中感受到——铭记着光辉历史、赓续红色基因的百色人民,正在努力把革命先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美丽右江游,无疑是百色的一张亮丽名片,向世界展示着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相信在未来,美丽右江游会越来越精彩,吸引更多的人来感受百色的美!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