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袁海淼的头像

袁海淼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2/26
分享

回乡

今年清明前夕,因要看望久未谋面的大舅和从未见过面的六姨,我早早就回故乡了。

母亲兄妹七人,母亲最苦,走得也最早,二姨身体残疾身世最为可怜,但生命却异常顽强,一生从南到北,被拐来拐去,最终被拐卖至河南农村,知其信息,也仅仅是前几年的事。在母亲走后十年,大姨跟着去了,紧接着小舅相继离去。母亲在世上的兄妹渐渐少了。

在我的记忆里,由于居地分散的缘故,母亲兄妹之间来往很少,感情也似乎并不理想。说起来,难免有些觉得伤感,就连母亲去世,大舅、六姨和二姨都没能来送母亲最后一程,这事让我们兄妹对大舅、六姨心存芥蒂,产生厌恶之情。而二姨一生颠沛流离,当时的她是生是死我们都不清楚,自然于她也就没有那般感厌恶之情了。

时隔多年,这种厌恶之情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变淡。我想即使是在天上的母亲,也不愿意看到我们对大舅和六姨有那般感情。毕竟血浓于水,无论大舅做得有多么不是,在母亲和我的心里,大舅似乎都是我们需要感怀一生的人。事情还得从六十年前说起,那时大舅从部队转业回乡探亲,而那时母亲因为不满意小舅大姨安排的婚事,整日闷闷不乐、愁眉苦脸,大舅心疼母亲,就拿自己的复原费给母亲退了亲。我想若不是大舅,或许母亲的人生将更加悲催,因为在我的记忆里,父亲虽然脾气不好,但还算精明能干,母亲在世时,我们家的经济条件在村里也是数一数二的存在,我而们兄妹的表现也令人羡慕,学习成绩都不错,尤其是弟伟几乎年年都是班级第一。因而,母亲在世时也过了十几年舒心的日子。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奔驰前行,我的脑海里不断出现三十多年前和大舅一家见面的情形。在我的印象里,大舅身强体壮,个头很高,是个健谈而爽朗的人,三十多年未见面,于与大舅见面,我竟然有点迫不及待,但汽车好像并不理解我的良苦用心,依旧我行我素,保持它原有的速度继续向西而行。汽车一路穿山过岭,越是向西,山势似乎更加陡峭,但景色却越来好,越来越迷人。一进入贵州,眼前一片又一片的杜鹃花铺天盖地迎面袭来,令人应接不暇,它们在山野遍地开放,花色娇艳,活跃阳光,格外引人注目,像是在与蓝天争锋,与白云斗艳,尤其令人精神振奋,热血沸腾。黄昏时刻,汽车进入云南境内,云南虽多山,但以土山居多,地势反显平坦,尤其是进入彝良,眼之尽头几无山之痕迹,仿佛千里之外,亦然是如此。看惯了巍峨的高山,再见无垠的平原,尤其令人惊喜,令人震撼。春风徐徐,夕阳加持,无垠的平原,平缓的山更显朦胧、柔和,就如慈母的爱,倾泻在山间、田野、平原,令人浮想联翩。

夜色袭来,晚风轻吟,晚上九点,我们到达大舅家。昆明海口镇靠山的边坡上,大舅家,一室一厅一卫,简单的公寓,简陋的陈设,我想大舅的晚年过得应是不尽人意。这不由得让我想起母亲说过的,关于大舅的一点往事。据说大舅前一任妻子,贤惠能干,为大舅生有一子,本是幸福和谐的美满之家。但大抵源自农村,大舅深受到封建迷信的影响,大舅属虎,前大舅娘与大舅同年,算命先生说:“一山不容二虎”,好好的婚姻、美满幸福的家庭被这句话搞得支离破碎,我为大舅和前舅娘的婚姻感到悲哀,我想若不如此,也许眼前的大舅当时另一番光景。虽是至亲血脉,我不忍心这样想“没文化真可怕”,但心里却是这样想的。一山不容二虎固然是文化的一部分,但仅仅是一种丛林法则,即使运用于人类社会生活,也仅仅用于具有竞争关系的对手之间,而于相互扶持的夫妻两人又有什么关联?若是真觉得会有影响,硬要牵强附会,不妨说“虎虎生威”岂不更适合于夫妻之间相互扶持的寓于。

心里纵然如此想,但于舅娘面前,我自是不敢翻那陈年往月的旧账,否则,与来时初衷必然违背,而是小心翼翼的跟大舅握手,问候他的身体状况。眼前的大舅和想象中的大舅千差万别,是啊!都三十年了,焉能一样吗?大舅真的老了,和三十年前判若两人,不仅不想象中那样强壮,而且还有些老年痴呆,刚跟他说过我是谁,转眼间便忘记,若不是舅娘在旁,我想我们的对话真的无法继续。断断续续,我从大舅口中得知母亲的过往,知道母亲在大舅心中的地位。我曾因为大舅未来参加母亲葬礼,一度怀疑大舅于母亲的亲情,但见面才懂得,大舅一直牵挂着我的母亲,就像我的母亲也时刻牵挂着大舅一样。母亲临终前,最牵挂的是大舅了,我想那是母亲难以忘记大舅的恩情,那情景令我心生感动,心怀感恩。和大舅的见面似乎很简单,气氛略显淡薄,并不是我想要中的那种样子,但于与大舅对话中,在大舅的言谈举止上,于大舅身上某些特征,我隐隐约约看到了母亲的样子,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感受了母亲生前的味道。

夜色浓郁,驱车回昆明已是晚上十点,于车上,脑海里波涛汹涌,往事一幕幕上演。若往昔,这些陈年往事则令我心烦意乱,但于当时却令我倍感亲切。按照来时预约,我们住在海埂公园附近民俗区的民俗酒店,那片区域所有的建筑古香古色,青砖红瓦,小桥流水,尤其令我记忆深刻。昆明之行本非我的意愿,但拖家带口,势必也要考虑孩子们的感受和想法,因而也就在计划之列了。

海埂公园,昆明市区一个著名景点,依滇池的一侧而建,是观赏红嘴鸥的最好去处。春阳下,湖岸翠柳依依,湖面波涛万顷,银光粼粼连接天际,煞是壮观,甚是好看。于海埂公园最有看头的当属红嘴鸥。据说,红嘴鸥是冬春季昆明海埂公园的一大奇观,每年的冬春季节,由于季节变化,北方降温,海埂公园总会聚成千上万只红嘴鸥,它们就像一个个洁白而神秘的天使,伴着呼啸的北风翩翩降临海埂公园,将海埂公园美画得如同人间天堂,吸引各方游客,让海埂公园在冬春季节沸腾起来,欢呼起来。我们一家抵达时,湖岸上游客络绎不绝,欢声笑语此起彼伏,美丽洁白美丽的红嘴鸥在湖面上空款款飞舞,有的在空中抢食,有的在水面嬉戏打闹,自怡自乐。岸上游人倚满栏杆,或是观赏,或向空中抛食,又或是摄影,整个画面和谐而美丽。禁不住令我心情怡悦,浮想联翩。我想,昆明四季如春,气候宜人,是红嘴鸥冬春季节最理想的栖息地,但若仅仅如此,也难以看到这一幕幕人与鸥共舞的场景。善待红嘴鸥,与它们和谐相处,才是这美丽风景得以呈现的关键。

游兴未尽,已是中午,带着对眼前风景依依不舍的心情我们驱车回曲靖。下一个行程是去看六姨。

六姨,说来甚是遗憾,别说印象,我压根没见过。大哥在电话里说,六姨听说我要去看她,甚是激动,她在电话里声音都哽咽了。下午六时,我们抵达曲靖,表姐夫介绍,我和六姨见上面,眼前的六姨和母亲长得很像,在她身上,我隐约看到了母亲在世时样子。六姨很健康,根本看不出她是个上了年龄的妇女。大抵是在城市生活久了缘故,六姨也健谈,和我说了一些母亲的过去。然而,令我最感动的是她说昨晚在梦里见到我的母亲。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六姨能梦见母亲,自然是对母亲还有思恋。对于六姨,我与她的芥蒂较之我与大舅之间的芥蒂还要深许多。说起来,六姨有今天的生活,大抵还是要对母亲心怀感谢的。据说,母亲出阁之前,有机会去曲靖,但母亲念及家人,怕六姨和小姨在娘家受苦,将这个大好机会留给了六姨。六姨在母亲去世时,未能来送母亲,让觉得她不仅无姊妹之义,更有忘恩负义之嫌。和六姨见面才知道,或许许我对她之前的行为有误解。从我们的对话中,我明显感到他对我的父亲心怀不满,她对我父亲是有成见的,最大的误解就是认为我父亲没有尽心尽力医治疗我的母亲。而在她的印象里,父亲很有钱。其实,她哪里又知道,我家兄妹六人,读书、维持生计哪哪都是钱,当初做黄莲存的钱早已花光花尽;她哪里又知道,母亲当时已经病入膏肓,无可救药;她哪里又知道,母亲一生望子成龙心切,渴望我和弟伟读书成名,宁愿忍受病痛折磨,也要留钱给我和弟伟读书。

往事不堪回首,我并不想为父亲正名,母亲是我心中最大的痛,二十余年来那种“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哀一直停留在脑海、滞留在胸间,早已令我悔恨不已,悔当初不听母亲的话,努力读书,考个中专,早点工作以减轻家庭负担;恨当初冥顽不灵,总将母亲的敦敦教诲当耳边风,以致母亲劳心劳力,过早去世……至今,母亲去世已二十多年,于大舅和六姨心中还有母亲,我已是心怀感恩;毕竟大家的境况都不是很好;未来送母亲,或许各有不同的无奈,于此时也无需纠结,若是再纠结,徒生烦恼,徒生伤感。至于二姨,听说,两年前回来过,还在母亲生前住的房子里哭了小半天,那份情也令我颇为感动。

天公作美,又是一个晴天。踏着和缓的春风,行走在故乡的土地上,感受故乡的气息,麦香、豆香伴着春风迎面袭来,还如母亲在世时一样沁人心脾,令我回味无穷;清水河两岸,垂柳依依,水流平缓如镜,默默流向远方;白马山上,百花开放,争奇斗艳,美似人间天堂;后上至大坡,山色青翠,杜鹃花遍地开放,在和风中翩翩起舞,美不言喻,可以说在故乡的每一份每一秒,我的心情似乎都十分怡悦。路遇行人,或陌生,或熟悉,但有家乡人的痕迹,十分亲切。还记得大哥家隔壁阿婆,刀子嘴,豆腐心,骂人尖酸刻薄,但待人亦十分真诚,母亲去世后,给我和弟伟不少帮助,经常偷偷给我送油送米,雪中送炭,炭虽少却暖人心,锦上添花,花虽艳却为人诟病。颇感幸运,上苍垂青,这次回乡我与阿婆又在学校旁相遇了,阿婆还是原来的样子,不过我与她打招呼,她却不认识我,说父亲的名字,她才焕然大悟,说着就要把刚刚地理采摘来的蚕豆送给我,我赶紧推辞,并让她保重身体,有空再去看她。

母亲坟前,我伫立良久,回忆与母亲的过往,跟她说与大舅和六姨见面的情形,心中是满满的感动。或许在别人的眼里,母亲和其他农村妇女没有什么区别,平平无奇,然而在我的心里,母亲是伟大的,她用她的一生诠释了对我们的爱,爱得那么深沉,爱得那么无私无畏。尤记得,在我高考前那个春节,母亲用最后的力气挤出五个字“要为我挣气”,正是这五个字激励着在后面六个月的时间里我不分昼夜,努力读书,最终考上大学;尤记得,年少时,因调皮捣蛋被老师体罚,在堂兄弟间留下饭后谈资,母亲勉励我说过的话“孩子,别怕笑话,别人笑话是在帮你,你内心是不是有了要努力学习,做个懂事的孩子的想法?”尤记得在村小学上学时,母亲总是起得很早,一边让我坚持晨读,一边为我准备学习用具和早餐,对我的关心无微不至;尤记得……春风又起,树木欢哥狂舞,仿佛是母亲对我的回应。

踏青归来,已是黄昏,夕阳下的大地朦胧而有光泽,故乡如梦幻世界,美不可言喻。而在西边天空,我仿佛看到母亲,她微笑着向我挥手,还似从前那样,阳光自信。她似乎在说:“孩子要懂得宽容,懂得放下,生活才没有烦恼……”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