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他从高中时期就互有好感,大学在同一所城市就读,并确立了恋爱关系。参加工作也留在了一起,水到渠成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为了小家的幸福生活,他开始了创业,她全力支持。孩子出生后,他的父母又先后病倒。家里老的、小的都需要照顾,为了家庭,她牺牲了自己的工作,辞了职,回家做了一名家庭主妇。
日子一天天过去,他在外面忙,她在家里忙。一天下来,两人说不了几句话,能说的,也就反反复复那么几句:“老人身体怎么样?”“孩子学习怎么样?”“今天吃什么?”他没有时间与她过多交流,她也没有精力听他说,就这样他们之间的话越来越少。
他看她的眼神越来越疏离,她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这种疏离感在她看来,是他太忙了,太累了。终于,孩子大了,去了外地读书,老人也先后过世了。正当她以为可以好好享受生活的时候,一个电话毁了一切。
一个女人给她打了电话,告诉她,自己和她的丈夫早就在了一起,希望她能成全。
她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她没有想到,多年的付出竟然收获了这样一种结果。她质问他,他全都坦白了。他承认她是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好儿媳。可是,随着他接触的人越来越多,见识越来越广,生意越做越大,他的心已经不在她身上了。他知道自己做的不对,可他管控不住自己的感情。他希望她能理解他,只要她答应离婚,他愿意做出补偿,条件随她提。
可是,她压根不想理解他,更不想成全那个女人。她对他又打又骂,跑到他公司又吵又闹,又跑到那个女人的单位大闹一出。这样还不解气,她又拉着亲朋好友哭诉着她的不幸,人人都同情她的遭遇,痛恨插足者的无耻和负心汉的无情。
被她这么一闹,他和那个女人只好夹着尾巴做人。他搬出了家,为了躲她,公司的业务转交给别人去打理,而那个女人也从单位离职,两人不知所踪。找不到他的人,她就找他的同事、亲戚、朋友等,她变成了祥林嫂,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控诉着他和那个女人。
人们开始都同情她,可时间久了,人人又都那么忙,哪有时间和精力天天当她的听众。大家渐渐从同情转变为厌烦,人们纷纷躲着她,连她远在外地读书的孩子也不愿接她的电话。
这让她更加焦躁,更加痛恨那对男女。
一天,一个人忽然找上门来。原来这个人是他请的律师,他对她的行为忍无可忍,决定起诉离婚。她一下子慌了,她根本没想过打官司,她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希望逼迫他回到她的身边。她不想应对,便收拾东西,关掉手机,跑回了父母家。
父母住在一个小镇上,听到她的遭遇,母亲只是一个劲地抹眼泪,父亲则坐在家门口闷头抽烟。
“闺女,你该怎么办啊?”母亲哭着问她。
“我想好了,我不会这么便宜这对狗男女。我把房产证、存折、结婚证这些有用的证件全部带在身上。没有人知道我在这儿,我就躲在这儿。我就这么拖着,看他怎么和我离婚,他又怎么和那个女人结婚。”她恨恨地说道。
母亲看着她坚定的表情,默默地点点头。就这样,她在父母家住了下来。
在父母家住了一段时间,她的恨意并没有减退。一日,她陪父母在外购物,顺便在一家餐馆吃了晚饭。席间,她聊起自己的生活,又流露出对他的恨。寡言的父亲忽然问她:“闺女,把你的手伸出来给我看看。”她不明就理,但还是按父亲说的伸出了一只手。父亲说:“把手攥紧,握成拳头。”她依父亲说的,将手握成拳头。父亲问她什么感觉,她说:“没什么感觉啊!”父亲说:“再用力些!”她用力握紧了拳头。“什么感觉?父亲又问。“有些僵硬。”她说。
“还用力些!”父亲强调。她更用力了,这次,她感觉握在拳心的指甲都要戳进手心的肉里去了。她皱了皱眉说:“好疼!”父亲说:“那就松开吧!”她松开了手,刚才不适的感觉全都消失了。
“现在是不是感觉轻松多了。”父亲问。
她点点头。父亲接着说:“是啊,你攥得越紧,自己就越不舒服,手反而会觉得越来越疼。要想让自己不那么难受,就只能松开手。”
她不禁一愣,没有想到寡言的父亲会跟她说出这么一番话。她知道父亲说这话的意思是想告诉她,她越在意什么,越把什么东西攥在手心不放,对自己造成的影响也越不好。就如自己的这段没有希望的婚姻,她越不愿意放手,越想报复对方,自己从中受到的伤害也就越大。
第二天,她收拾了行李,告别了父母,回到了自己家。她找到他,表示只要给她的补偿合适,她愿意离婚。对此,他感激不尽。
她离婚了,重新找了一份工作。业余时间,她锻炼、看书、美容、旅游,她把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她的朋友多起来,孩子也愿意亲近她,就连再见到他,她也能坦然面对。
自那以后,再遇到不开心的事,她都会把拳头狠狠捏紧,让自己感受到疼痛袭来。然后,再放手,获得释然的感觉,她便会放下不开心的事。因为她知道,世上的事,如果越攥着不放手,痛的是自己。放手,才能获得轻松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