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袁中的头像

袁中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8/12
分享

玫瑰园

不知不觉之中,古城玫瑰园对市民开放已经有数个年头了。它毗邻老一中,从北内环路以东城墙出发,越过一座颇具古色古香的拱桥和栈桥,穿过风景幽雅的拐角塘,步行百米左右便可到达玫瑰园。

由于时间不凑巧,素来不喜凑热闹,因而也就常常后知后觉的我几次慕名来到玫瑰园,奈何都吃了闭门羹。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正如杜甫《客至》诗中所言: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终于有一次,我如愿以偿,得以顺利进入了玫瑰园,一睹其芳颜,欣赏其精神。

其实,古城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老城区里居民与住宅密集拥挤,相对来说,也可以理解为寸土寸金了。在喧嚣拥沓的老城区里,能够看到这样一座规模与面积也算比较大的玫瑰园,已经着实难能可贵了。

城垣深处玉容藏,篱隔花圃自成芳。玫瑰园的正门由两扇竹门构成,均系一根根竹子巧妙围建而成。在我看来,这一构建正门的方式看似简易,实则别具匠心,显得简朴大方,快捷明畅,颇具古风。玫瑰园周遭边界处也同样遵循了这一理念,没有使用砖墙砌成,而是均使用了竹篱与外界隔绝。

我以为,这种设计理念有意识地模糊了玫瑰园的界限,可谓别出心裁,独具一格,让人一览无余,视野更加开阔。同时,玫瑰园与周边的菜地、古城墙几乎融为一处,浑然一体,给人以更加贴近自然、融入自然的感觉。尽显乡野风情,更具田园色彩。

竹篱上,一丛丛枝繁叶茂、疏密有间的蔷薇缠缠绕绕,曲曲折折,蓬蓬松松,极其倔强地将一个个触角伸到了竹篱的顶端。还有一些蔷薇虽然暂时显得无所依托,但是,仍然跃跃欲试,始终保持着或前进、或迂回、或上升的乐观态势,兀自精力旺盛地在空中尽情伸展着自己的触角,耐心地等待着合适的时机,以便在以后的日子里,继续攀沿竹篱。

步入玫瑰园,小径通幽,众芳摇曳。只见各式各样、各种类型的玫瑰分畦栽种,既整齐俨然,又做到了错落有致,实现了整体与局部、统一与分布的有机融合。千朵万朵玫瑰花开,一朵又一朵硕大的玫瑰花正逢花季,竞相盛开,喧闹非常。枝头被花朵压得似乎也不堪其重,不由得低垂下来。

玫瑰园里,姹紫嫣红一片,绝色欲滴无限。玫瑰园色彩斑驳,分外绮丽,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让人的双眼一时半会穷于应付,忙不过来,眼花缭乱,不觉感到几入琼林苑中。

看着眼前的此情此景,不由得让人想到了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中的诗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所表达的意境了。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现实生活中,许多景色本身便具有艺术性,只不过更多时候,我们可能所缺乏的是一双能够及时发现并高度概括这种艺术性的眼睛而已。

乍看之下,玫瑰花给我的最直观的感受可以用“柔、娇、艳”来概括。

玫瑰花之柔,柔若无骨。

仔细观看,每一枚玫瑰花瓣显得轻、柔、透。玫瑰花瓣柔柔的,软软的,轻柔得仿佛一层又一层薄如蝉翼的羽纱,层叠包容,精致有序地披裹在花枝上。如果迎着阳光来看,玫瑰花瓣给人的感觉几乎处于半透明状态,花蕊颤颤悠悠,花痕隐隐约约,似隐似现,柔态尽出。

玫瑰花之娇,娇若惊鸿。

玫瑰花瓣千娇百媚,冰肌玉肤,吹弹得破,似乎让人感到盈盈不堪一握,让人看了不觉心生怜惜,仿佛徐志摩诗中所言不胜凉风的娇羞一般。如果来的凑巧的话,还可以看到玫瑰花瓣上轻巧地沾着一颗颗晶莹剔透的露珠。大珠小珠俱在花瓣上,珠圆玉润,仿佛一颗颗绽放绝世容颜的珍珠一般,更加平添了玫瑰花的娇媚神态。

玫瑰花之艳,艳若蒸霞。

玫瑰花色彩斑斓,缤纷夺目。白色的玫瑰花仿佛一块块羊脂玉雕刻而成,洁白无瑕,温润可人。红色的玫瑰花如同红彤彤的彩霞一样,绚丽多姿,光彩夺目。黄色的玫瑰花则好像霓裳羽衣一般,大方典雅,尽显浪漫。其它还有诸如紫色、蓝色等各种颜色的玫瑰花斗艳争奇,群芳炫彩,共同演绎了玫瑰花艳丽多彩、艳绝脱俗的迷人丰姿。

细细端详,玫瑰花又给人以“奇、美、馥”的不同感受。

玫瑰花的形态各异,以奇取胜。

有的玫瑰花正打着花骨朵,身形尚未完全长成,稚气未脱,仿佛处于懵懵懂懂、涉世不深的青葱年代;有的玫瑰花含苞初放,欲开还羞,如同千言万语,却只是自顾自地埋藏在心底,欲语还休,不知道从何处开口;还有的玫瑰花层层叠叠,逐层递进,次第开放,从容不迫,似乎秉性率直,洒脱倜傥,无所羁絷。

玫瑰花的情致迥异,美不胜收。

有的玫瑰花神情慵懒,对镜懒理妆,懒懒散散,似乎长着渴睡的眼,提不起精神似的。还有的玫瑰花神情局促,举措不安,好像不知怎么回事,没来由地总是受到外界因素地干扰,心神不定。还有的玫瑰花神情飘逸,举手投足,自带英气,飒爽英姿,游刃有余,雅致旷达。

玫瑰花的香味馥郁,经久不衰。

行走在玫瑰园里,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缕缕玫瑰花香如影随形,不离不弃。空气里四处氤氲着玫瑰花的芬芳,直欲沁人心脾。这种芳香直截了当,浓酽如酒,醇厚醺郁,让人沉醉其中,不能自已。有时候,即使尚没有走到玫瑰园,在距离玫瑰园不远的地方,便可以隐约闻到这种浓冽的玫瑰花香。

时常还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蜜蜂、蝴蝶扑闪着翅膀,兴趣盎然,在玫瑰花丛中扑朔迷离,前后左右身影忽隐忽现,似乎不厌其烦,不断追寻着自己心仪的花朵。还有的蜜蜂、蝴蝶也许厌倦了东寻西找,不再四处漂泊,索性停留在眼前的玫瑰花蕊上,忙忙碌碌采撷着芳香的花粉。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是不少人耳熟能详的外国谚语。也许是受到这一外国谚语或相关外国习俗地影响,不少人误以为玫瑰是西方舶来品。其实,玫瑰的原产地在中国。在古代汉语中,玫瑰的本意指的就是红色的美玉,这一点仅从玫瑰两个字的偏旁便可以看出端倪。玫瑰和月季、蔷薇均属于蔷薇科植物。其中,玫瑰花形大,花香浓,花型美,观赏性和艺术性强,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地种植。

实际上,繁华三千,离不了双肩辛劳。哪一朵成功的花儿背后没有浸透着辛勤的汗水?

我分明看到,不远处,一名上了岁数的花农正蹲着身子,不紧不慢,心无旁骛,神情专注,细心修剪着眼前的一捧捧玫瑰。一任余晖,轻洒一地。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