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沟恰如春草,第一波痕迹悄然出现之后,便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如燎原之势接踵而至,蔓延开来。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诗人孟浩然曾经如此感慨。逐渐步入中年的我原来以为,代沟距离自己很遥远,实际上,不知不觉之中,也许在一言一行之中,便已经透露了代沟地到来。
花开花落,人事代谢,一旦当你在岁序交替中,感到有代沟的时候,说明岁数已经明显偏大了。或者说,可能你已经渐渐与时代脱节了。这是近段时间以来我自己的切身感受。
曾经和一位年轻人谈起写作,无意之中说起我在写文章、构思拙作时,在电脑上码字,有时候码字造成眼睛都有点模糊了。这位年轻人听后,则是略带一点不可思议的神情说道:现在写文章都是打开手机,使用软件,按照自己的意思讲出来之后,再对其中因语音不清晰出现的错误进行修改。
我听后,顿时赧然。这便是代沟了。也知道年轻人讲得很有道理,在手机上读写这样的打字方式当然省事省力,可以说是事半功倍。现在还在电脑上打字,太落伍了。但是,我却继续延续在电脑上码字的习惯。
电脑上码字时,我使用的是拼音输入法。也因此,我对使用五笔输入法的人都有一种由衷敬佩的心理,认为这些人都是电脑高手,至少相当于我来说。甚至觉得与使用五笔输入法的人相比,这还是一种代沟。
直到有一次,遇到一位年龄更长即将退休的同事,仍然是无意中谈及使用拼音输入法在电脑上打字的问题。他却不无感慨地说:自己用拼音输入法的时候,经常遇到不认识的字,无法在电脑上打出其字,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改用五笔输入法。所以,在他的眼中,会使用拼音输入法的人更加了不起。也许对于他来讲,这同样未尝不是一种代沟。
这倒让我觉得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原来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竟然如此大相迥异,甚至完全相反。
已惯键上打字时,自知愚拙有代沟。如今,我写文章、构思拙作继续使用电脑打字。与年轻人相比,这无疑是因我的习惯或者准确地说是劣习造成的代沟。
原因无他,一方面,自己在电脑手机方面懂得不多,基本上相当于菜鸟,不太熟悉相关程序和使用方法。另一方面,多年养成的习惯或者说陋习很难一朝一夕更改过来。自己已经习惯了写文章时听到双手手指逐字逐句敲击键盘的声音,有时还夹杂有手指无意之中划过键盘的声音。对于我来说,这些声响并非噪音,反而是一种糅合到文字里的心灵的声音,已经成为写文章时不可或缺的一分子了。
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在电脑上打字的时候,也是大脑不断思考、甚至调整思路的过程。在电脑上打字的同时,适时对文章作进一步地思索、加工、润色,也是写文章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步骤。
现在,最早从抖音上看到,AI程序方兴未艾。我却连一点儿下载的兴趣都没有,更遑论使用它了。我知道,这还是一种代沟。
之所以如是做的原因在于,我以为,诗以言志,文章是用来抒发自己喜怒哀乐不同情感的。写文章是出于情感使然,自然而然发自内心的感受方才成文。
关于这一点,本单位同仁洪兄也曾经有类似言论。他在近体诗方面造诣非凡,常有思想深邃、令人耳目一新之大作,让我拜读之后,总感到受益匪浅,深为折服。
一次,他便对我言及近体诗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感情驱使成为了诗。我对此深以为然,近体诗如此,文章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以情成文,以情动人,同样也是写文章的内在要求。而非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独上高楼强说愁。
我知道,面对内心的纷繁情感,有时自己都感觉到笔力有限,无法尽述其微,又岂是冷冰冰毫无思想感情的机器程序所能探察其中端倪,并准确加以表达的。
当然,我自己不会,其实更为准确地说,思想深处也不屑于使用机器程序,但是,并不反对其他人使用。相反,我对发明这些程序的人才始终崇敬有加。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比拼的就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个国家只有掌握了最前沿、最核心、最尖端的科学技术,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睥睨群雄,才不会受制于人,处处被掣肘,甚至于被淘汰。
因此,我敬佩一切发明创造出先进科技产品的国人。可以说,没有这些人才的辛苦创造,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岁月静好。这些出类拔萃的人才是国之栋梁,堪称当之无愧。
有时候,我还在思索,我不使用机器程序,并不是说我的做法正确。也许只能说明自己固执己见,墨守成规,跟不上浩浩汤汤时代前进的步伐。
或者说,与年轻人相比,我的这种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仍然是代沟的一种直接体现。
前不久,我写了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拙作,发表在一个新闻媒体平台上。一位朋友看到后,饶有兴致地和我进行探讨的时候,带着不无惋惜的口吻说到,如果再配上几幅当年的照片,表达效果会更佳,并且随口提到了120。
我听后,心领神会,立马知道,朋友指的是上个世纪当年曾经风靡一时的常见的老式海鸥照相机,分别使用了120、135等不同类型的胶卷。照相前,得事先按照步骤,自己安装好胶卷。
事非经过不知难。至于自己不会安装胶卷,不得不请他人代劳的事情,估计当时只要初次使用老式照相机的人都可能遇到过。至于我这样生性愚鲁且手脚笨拙之人更是深受其苦。
还有的时候,手忙脚乱之际,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很有可能导致刚刚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安装上的胶卷曝光作废。此时,也只得悻悻然取出作废的胶卷,更加审慎地重新安装新的胶卷。
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貌,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只不过,由此我却由衷感慨的是,仅仅从120这三个字,便马上联想到老式海鸥照相机这样的老古董,本身便说明自己年龄偏大了。实际上,也只有曾经生活在当时那个年代的人,才能反应迅速、条件反射地由此及彼,从简单的数字便顺理成章地想到了与之相关的老式海鸥照相机。
时至今日,手机普及率非常高,一部手机便相当于一部照相机。使用手机拍照的年轻人岂会了解曾经有过这样奇特操作流程的老式照相机。如果与年轻人谈论这些内容,这不也妥妥地显示出代沟了吗?
在那篇回忆性拙作中,我还提到了当时,盛夏时分我们的避暑方式。现在想来,酷暑时分,赤日炎炎似火烧,众人手把蒲扇摇,是当时的常见情景。
彼时没有空调,连电风扇都是难得一见的奢侈品,我们避暑降温的方式主要是常见的三部曲,也就是摇蒲扇,睡凉席,打井水。
一井牵动孩童心,几回清凉自沉醉。回忆起来,其时,老宅院子里的那方古井,及其古井上的辘轳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多少快乐与温馨。
在吱吱呀呀熟悉的摇动声音中,辘轳摇起来的不仅是清凉可口的井水,辘轳摇起来的更是童年的往事,是流逝的时光,是记忆的碎痕。所谓岁月无情,辘轳有痕,旧忆留梦。我以为,这些童年的回忆实际上仍然体现了与当今年轻人的一种代沟。
还有一次,那是数年前的一天,我像往常一样,来到城投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分别缴纳了上月的水电气费用。平心而论,我属于接触新事物比较迟钝的人,之前一直没有使用微信缴费,仍然按照旧有思维模式,按部就班地现场缴费。
回来路上,碰巧遇到了同事。一番互相寒暄之后,同事得知我到服务窗口缴纳水电气费用,感到比较吃惊,脱口而出说道:现在只有老年人不会使用微信,才到服务窗口现场交费。
我听后,又一次感到赧然。看来这还是代沟使然。回家后,我便开始学习使用微信缴费,发现极为简单便捷,从此也就省却了每月到服务窗口缴费奔波之麻烦。这是及时转变旧有思维,改变自己生活模式的结果。
由此,对于代沟,我倒是以为,随着年龄与日俱增,面对不可避免的代沟,从自己身上寻找解决办法,当是较为妥当的应对之策。有的代沟可以通过理解学习加以避免。有的则受限于年龄等多种原因,超出了自己的解决能力,那也就只有坦然面对包容接受了。
实际上,我始终觉得代沟不足惧,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对于代沟,增进理解,勤于学习,容纳放下,顺乎本心,这也是一种洒脱,一种睿智,一种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