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阳台上林林总总地种植了一些花花草草。其中,也包括几盆铜钱草。
倒不是有意为之,而是由于铜钱草不可控得长势旺盛。尤其是在夏季,铜钱草经常暴盆,不想听之任之蔓延无序,便不得不先后移栽分盆,所以才会有如是观。
我常常感叹于铜钱草之朴素无华。铜钱草最喜在半土半水的湿土中扎根,其茎直且纤细,叶片圆滚滚的,外形好像一方铜钱一般,故名铜钱草。也有人称之为金钱草。
花以形名,不论是铜钱草,还是金钱草,如此取名,实际上也寄寓了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景。
一眼望去,铜钱草长相普普通通,几乎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它既没有绮丽明艳的娇美容颜,也不具妩媚窈窕的动人身姿。
铜钱草始终素颜朝天,貌不惊人。可谓朴素无华状,平淡无奇身。这情形便仿佛苏东坡诗句所说的“粗缯大布裹生涯”那样。
铜钱草粗衣素装,从无妆饰,简单朴实,不见衣香鬓影,没有珠围玉绕,浑身上下散发着清爽明快、返璞归真的山野气息。
铜钱草通体均染上了均匀的翠绿色。这种翠绿色可以用纯粹来形容,不掺杂其它任何颜色。
这种纯粹整齐的翠绿色却也十分养眼,色翠如玉,色澄明净,让人从中感觉到了铜钱草精气神十足,颇有一番澄净的韵味。
淡泊宁静是铜钱草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特质。它似乎看淡了尘世间的一切纷繁搅扰,总是沉静淡然,从容不迫地伫立着。
即使开的花也仍然为浅浅的绿色,花蕊呈现微小的颗粒状。从不引人注目,更不喧攘矫情。没有浓墨重彩,也不争宠斗奇。
铜钱草所开的花在味道上也别具特色。它的花不以形取胜,更不以香悦人。即使凑近花蕊用力嗅闻,却也几乎感觉不到花的芳香。
铜钱草所开的花自始至终不刻意而为,不修饰做作,真实自然,淡然超脱。透着一种平凡与普通,沁着一份随意和洒脱。
我常常惊叹于铜钱草之旺盛活力。在家中已栽种的各类花花草草中,生命力最旺盛的非铜钱草莫属。
这倒不由得让我忆起宋代辛弃疾诗曰:“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其实,铜钱草旺盛的生命力与辛诗中所言的溪头荠菜花相比,同样也不遑多让。
家里种植的花草中,我也极少见过类似于铜钱草这样的对生存条件要求如此之低的了。
它甚至连泥土都不需要,水培亦可。它对营养也没有什么要求,甚至几乎不需要施肥。即使在贫瘠的泥土中仍然安之若素,坦然面对,茁壮生长,恣意蔓延。
铜钱草始终给人一种无需照应、活力无限的感觉。即使连续数天,不去料理它,铜钱草仍丝毫不以为意,自由自在,生机盎然。
它不像有的花矫贵柔弱,需要悉心照料,可即便如此,仍然唯恐一个不小心,其花便仿佛无端受了委屈一般萎靡不振,出现闪失。
通常情况下,对于铜钱草只需要适当浇水即可,其他则基本上无需再为它劬劳。
白天,无人过问的铜钱草总是挺直了纤细的身躯,逐渐将茎部和叶片调整到太阳光照射过来的方向,努力朝着太阳光的方向生长。
这时的铜钱草全部向太阳光的方向尽力倾斜着身体,以便从中进行光合作用,汲取能量,显示了极强的趋光性。
如果有了充足的太阳光照射,铜钱草的叶片便会随之生长得更加圆润宽大,更加生机勃勃,愈发精神抖擞。
更加神奇的地方在于,如果对铜钱草生长的形状不满意,对其进行修剪,即使将它的叶片大刀阔斧地全部剪光,一片不留,但是,只要根部尚存,没有受到根本性地破坏,铜钱草就会在水土下暗自积攒力量,养精蓄锐,力图东山再起。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铜钱草便会在水面上重新萌发出星星点点的叶芽,继而不断生长为崭新如初的叶片,又变成了一如既往茂密繁盛的模样。
其生命力顽强惊艳如斯,让人不由得为之叹服。
我常常赞叹于铜钱草之自信洒脱。不论什么条件下,铜钱草始终都充满了乐观自信,它的根须繁密,在水土中纵横交错,有时甚至完全充斥、占据了花盆的整个底部。
我以为,铜钱草也正是因为根部扎实,根系发达,所以才会底气十足。
在花花草草中,铜钱草的形、色、香俱为再平常不过的了,但是胜在有自信的精神。
铜钱草耐得住风雨侵袭,经得住骄阳暴晒,扛得住寒风凛冽。不论在何种艰苦的自然环境下,它都充满了自信。
铜钱草不羡牡丹之华贵,不慕玫瑰之艳丽,不比海棠之娇媚,总是自信地挺立着纤直的身躯,绽放着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光泽。
朴实,顽强,自信,这是铜钱草所具有的内在特质,也是其无尽魅力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