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袁中的头像

袁中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9/21
分享

水墨城外

时常行色匆匆,路经古城东门也就是宾阳门来到城外,也就往往无暇仔细观看城外的风景。有一天,不经意间,脚步稍缓,环视城外周遭风光,忽然心旌神摇,蓦然感到,眼前城外的景色,便宛如技艺炉火纯青的画家笔下一幅精美绝伦的水墨画卷。

我以为,艺术创作需要激情。有了这种激情,艺术作品便可在创作者看似挥洒自如的创作中,意在笔先,洋洋洒洒,一气呵成。画家的创作当然也同样遵循了这一规律。

在我的想象中,这位画家在创作激情地驱动下,任由思绪激荡,在逸兴飞扬之中,采用了由近及远的创作方法,首先描绘出了近处古城墙的形廓。

古城寿县这座古城墙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的宋代古城墙,始建于北宋熙宁年间,南宋时期重建。古城墙气势磅礴,雄浑壮观,雉堞依然,蜿蜒逶迤,不断向远方延伸,以至于越远越小,直至消失在人的视野之外。

墙缝中,藤蔓枝生,凌霄花放。红绿相间,挤挤挨挨,既展示了藤蔓与凌霄花的盎然生机,让人不由感叹,即使在艰苦贫瘠的土壤里,藤蔓与凌霄花仍然能够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也给古朴磅礴的古城墙平添了一份灵动感。

实际上,自古以来,古城墙便兼具军事防御和防范洪水两大重要职能。现如今,古城墙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自然而然多了一项旅游观光的作用,每年吸引了国内外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打卡。

接着,这幅画卷中又出现了宽阔的护城河。护城河环绕着古城墙,古城墙与护城河两者浑然一体,共同构成了一幅精美绝伦的画面。护城河边栽种的数株芭蕉均已经有一米多高,叶片宽大,一两片已经枯萎的叶片下,新的芭蕉叶早已冲破束缚,冒出了嫩嫩的卷在一起的绿芽,寓示了新的生命正在蓄势待发。

其他一些应季的不知名花儿也开放出了艳丽的花朵,争奇斗艳。至于野花,则是在一望无垠的草地上,遍地随性开放,黄色、白色、红色、紫色、蓝色等等各种颜色的野花缤纷夺目,让人目不暇给。

河边的芦苇则是一丛丛,一束束,枝横叶斜,影影绰绰,惬意地相拥在一起,随意地相依在一处。在这幅画卷中, 芦苇以“瘦、秀、柔”见长。其中,“瘦”,指的是芦苇身材高挑,窈窕颀长。“秀”,则是指芦苇茎叶狭长,外形秀丽。“柔”,表明芦苇气质柔和,含情脉脉。

芦苇丛旁经常横斜着一叶扁舟。细心观察,便可发现,这幅画卷中,还有一根细细的缆绳一端固定在了岸边,另一端栓在了扁舟上。让人不由得猜想,不知是谁家扁舟长期泊放在芦苇丛旁。一任白云卷舒,但凭风雨摩挲。让人观之,颇有一种河畔无人舟自横,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感触。

看着这幅画卷,我的思绪中,甚至不由自主地设想出这样一幅画面:也许某一日的傍晚时分,扁舟主人会悠然牵起缆绳,牵引扁舟靠岸,自己登上扁舟,用短棹划着扁舟,唱着闲适的渔歌,在河中不紧不慢地划行,偶尔还会在水中摘下一朵莲蓬,丢进扁舟里。水面上的野鸭应该受到了扁舟地惊扰,有的沉不住气的野鸭便急急忙忙,一路飞快地奋力向前疾行,最终消失在岸边的水草丛中,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也有的野鸭无动于衷,不为所动,继续我行我素地在水面上自由自在地游动着。

画卷中,野鸭是相当上镜的存在。野鸭是野凫的通俗称谓。野凫浴波也是护城河中比较常见的景象。只见有的野鸭试图静静地漂浮在上下起伏的水波上,给人一种欲静而不得的感受。有的野鸭则是半潜入水波里,只露出尾部在水波上来回晃动。如果是春天,野鸭潜水的镜头则会让人联想到,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惠崇春江晚景》中“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句来。

早在战国时期,中国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屈原便在《楚辞》中写到:“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泛泛若水中之凫,与波上下”。这一诗句也是写出了野鸭在水中随波逐流的情形。其实,全句表达了屈原志向高洁,不愿同流合污的可贵情操。

白鹭和其他水鸟不甘寂寞,在这幅画卷中,也会及时现身。实际上,古城城墙内东北角,有一处远近闻名的鹭岛。鹭岛上栖息着数千羽白鹭、灰鹭等鹭鸟。我总以为,鹭岛是大自然给予古城寿县最慷慨的馈赠。也总是会有那么三五只白鹭不知什么原因,我无端猜测,也许是这三五只白鹭性喜安静,也或许是好奇心重,总之,这三五只白鹭离开了群鹭聚集喧嚣的鹭岛,飞到了城墙外的护城河边。

有的白鹭落脚在河边,无精打采,仿佛打着盹。有的白鹭兴奋不已,不停地在河面上翱翔,间或还将长喙倏忽直刺水面,似乎捉到了水中的小鱼。还有的白鹭轻巧地停在芦苇上,似乎感到疲乏正在稍事休憩。至于其他叫不上名字的水鸟也是或飞,或停,水鸟翔集,白云聚散,共同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剪影图。

小径的两旁遍栽树木。其中,靠近护城河的一旁栽种了许多柳树。柳丝纤细柔婉,缱绻缠绵,似乎饱含着希望用自己柔柔的缕缕枝条留住远方游客的拳拳心意。

小径的另一端则是遍栽了桃树、梨树、杏树等果树。每当到了花季时分,这些桃树、梨树、杏树你方开罢我登场,先后争相绽放出娇美的桃花、梨花和杏花。此时,这些花红彤彤似彩霞,白泠泠如冰雪,黄灿灿像锦缎。色泽明艳,光彩照人。这又是一幅柳陌花丛、柳绿花红、花影缤纷、花攒锦簇的大美画作。

向北极目远眺,画卷里则是远山含黛,山势巍峨。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北山郁郁葱葱,一片翠绿。实际上,古城寿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曾经先后作为若干诸侯国的国都,历史文化悠久璀璨。北山指的就是历史文化气息浓郁的八公山。

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和他的门客曾经在八公山上,炼丹寻药,以求长生不老。结果,无意之中,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块豆腐。寿县也因之成为了豆腐的发祥地。

东晋时期,前秦、东晋在寿县附近的淝水发生了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寿县也成为了“淝水之战”的古战场。前秦王苻坚正是站在当时的寿阳即今寿县的城门楼上,遥望北面近在咫尺之间的八公山,由于心情紧张胆怯,以致于将山上的树木都误以为是晋军,脱口而出:“此劲敌也”。从而留下了“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的成语典故。

妙手画作城外景,情生河畔意未尽。我总是以为,画家情不自禁,尽抒襟怀,这才创作出了这样一幅情趣横生、风光旖旎的城外水墨画卷佳作。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