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袁中的头像

袁中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0/09
分享

桂香随思

每日穿行在家乡古城寿县城里城外的路程中,不知是哪一天,突然在城外闻到了一阵阵浓浓的桂香。我才恍然知道,原来不知不觉之中,今年的桂花已经绽放出了芳香。

停下匆匆的脚步,我仔细观察,路边的桂树并不算多,间或生长在其他树木之间,却能够一路上让我都能够感觉到桂香始终萦绕在身旁,足以看出桂香之浓郁,别具一格,不同凡响。

桂树的叶片呈现出长椭圆形,青翠欲滴。叶脉清晰可见,一根纵向的主叶脉上,两边对称横向印着细细的次叶脉,其形状仿佛一柄小巧玲珑的翠绿芭蕉扇的扇骨一般。

我所看到的桂树已经有数米之高,枝繁叶茂,蓬松张扬。桂树的枝叶恣意生长,槎槎丫丫,错综杂乱,给我的感觉是桂树卓尔不凡,自成一方碧绿世界。

在一丛丛叶片中,冒出了一簇簇盛开的桂花。这些桂花的显著特点,我以为可以概括为:形密、色黄、味绝。

桂花的形状极其细密,每一片花蕊上,花瓣为繁密的颗粒状,挤挤挨挨,数不胜数。这些密密的花瓣我感觉如同米粒一般大小,却始终不遗余力,毫无保留,无所羁绊地开放着。

其色为黄色,这是一种让人看起来赏心悦目的黄色。它就如同一串串小巧玲珑的黄色玉珠,通体温润,晶莹剔透,随意散布或者隐身于繁茂叶片下,在绿叶整体背景地衬托下,更显优雅明丽。

桂花的香味最具特色,以奇绝浓酽著称。秋天来临的时候,一旦桂花开放,其香味之浓绝,可谓独占鳌头,无花可及。这倒让我联想到,清代初期文学家李渔在其经典论著《闲情偶寄》中也曾这样写道:“秋花之香者,莫能如桂。树乃月中之树,香亦天上之香也”。

由此,我想到,在我国流传已久的传说中,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常年居住在月亮之上的广寒宫里,仅有杵药的玉兔相伴,而因修仙犯错的吴刚则是整日徒劳地砍伐着数百丈高的桂树,只因为桂树随砍随合。我以为,桂树往往被人们视为“月中树”,桂花之香被说成“天上香”,与这一传说不无联系。

桂花以其浓郁的芳香,雅洁的气质,也常常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绝美意象。南宋词人李清照词作《鹧鸪天•桂花》便称赞桂花“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留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同为南宋词人刘过在其词作《唐多令•芦叶满汀洲》中也有著名词句:“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这一词句便是道出了词人希冀烟波泛舟,并且已经购买齐备散发着芳香的桂花,一同载着美酒,可谓诸般美好事物俱备,只不过此时唯独缺乏了当年那种怀有少年心气凌云之志的落寞心情。

回首过去,在我的记忆里,实际上,桂香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两个特写镜头。第一个特写镜头,那是小时候,我居住在家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寿县高大门建筑群里,建筑群有一个小院里居住着两三户人家。我也曾多次进入其院里,这一小院栽种了桂树及其他诸如月季等花草树木,显得清幽雅致,与众不同。只要适逢花季,我路过这个小院,便能闻到院子里传出来的浓浓桂花香。我也据此推测,居住在这个小院里的人具有着清雅旷逸的不俗情致。

至今难忘的第二个特写镜头,则是我上大学时,大学校园里丹桂飘香的场景。那时候,校园小路两侧,栽种了许多桂树以及其他树木花卉。金秋时节,一树树桂花如期绽放,浮香缕缕,随风飘荡,馥郁芬芳,沁人心脾,让人不觉如醉如痴,迷恋其中。

而今,又闻桂香四溢,让我不由得为之遐思神往。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