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袁中的头像

袁中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0/05
分享

城门夜景

晚上,满天星斗闪烁,木制吊桥已经被高高拉起,城门也已经按时关闭,城墙上不时地有士卒巡视。这是我想象中古代时期古城寿县夜间东城门应该是比较常见的特写场景。

古城寿县古称寿春、寿州、寿阳,是战国时楚国最后的都城所在地,是楚文化的沉淀地和落幕地,具有悠久深远的历史文化。古城寿县拥有全国保存最完好的宋代时期修建的古城墙。其东城门也就是“宾阳”门,包括内外两个城门,中有瓮城。古代时期,木制吊桥、城门、城墙与护城河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只不过,现在东城门的木制吊桥早已经拆除,改建为石拱桥。城门与城墙仍然发挥着防御洪水的重要作用。古城墙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起到了吸引游客前来旅游观光的作用。

国庆期间,晚上,我来到东城门,看到了正在播放的光影秀。光影秀以浑厚高大古朴的古城墙为银幕,采用现代科技,将光影直接投射到古城墙上,写意地书写着古城寿县的厚重历史文化底蕴。

我看到,光影画面中,迁都古城寿春的楚考烈王头戴冕旒,一身龙袍,正在与令尹春申君黄歇商议国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全国最早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安丰塘即芍陂气势雄伟,惊涛拍岸,烟波浩淼。西汉淮南王刘安和他的门客在其王都古城寿春北边不远的八公山上,开炉炼丹,却无意之中练出了世界上第一块豆腐,寿县也因此成为了豆腐的发祥地。画面里出现的金戈铁马,两军鏖战,则是讲述了前秦与东晋在古城寿县发生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

我知道,古城墙上的一帧帧光影画面,便是一段段尘封已久的历史故事,是一个个脍炙人口的人文典故,是一曲曲回味无穷的文化流响。看着眼前一幕幕动人心魄的光影场景,我分明感受到了古城厚重的传统历史文化与现代创新科技地融合。

夜幕下,由于安装了灯光装置,所以可以清晰地看到蜿蜒雄伟的古城墙及城墙上整齐划一的雉堞。古城墙及雉堞相较于白昼,显得更加神秘壮观。城门楼建筑流光溢彩,更显古韵。拱形城门里灯光四射,每一块饱经沧桑的青砖都蒙上了一层红黄色的灯光,朦胧中透着幽远的年代感。

城门里的灯火通明与城门框定的后面的拱形较暗空间部分交融,形成了色彩上的鲜明对比,给人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反差,也更加增添了灯光中城门的美感。

城门外,一座气度不凡的石拱桥桥身也在灯光地照射下,显出了美丽的轮廓。桥面上游人如织,还有的游人站在石拱桥上,或打卡纪念,或凭栏观望。

从石拱桥上向北望去,只见护城河河面上漂浮着一轮人工制作的明月,这轮水上明月散发着银灰色的光芒,显得晶莹剔透,光彩照人。古城墙上的霓虹灯、彩灯以及道路两边的宫灯等灯光投映在河面上,微波荡漾的河面便不时地有碎金片片浮动。

此时,一艘古色古香的画舫悬挂着若干盏明亮的灯笼,缓缓地驶入了水上明月附近。一轮秋影转金波,水上明月的清辉洒在画舫上,给画舫增加了诗情画意。画舫上,一位身著汉服的少女束着高高的发髻,体态轻盈,动作优雅,正轻舒广袖,婀娜妩媚,楚楚动人地舞动着窈窕的身姿。

月轮倩影,桂花浮玉,秋光如许,河水一碧如洗。此情此景,让我不由得想到了南宋词人张孝祥《念奴娇》中的词句:“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古城东城门夜景美不胜收,韵味无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