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雨
南宋诗人陆游《秋雨》诗中写道:“雨声疏复密,窗影暗还明”。我想,这是写出了秋天的雨既疏且密的特点,同时,也道出了窗影时暗时明的情形,借景抒情,为诗中下一部分抒情做好了铺垫。
由此,我倒以为,概括来讲,秋天的雨不仅疏密,而且还具有随和、缠绵的特征。
秋天的雨疏疏密密。
秋天的雨与夏雨有着迥异之处。夏雨如一位画家畅饮醇醪之后,如同唐代诗人李白《江上吟》诗中所说“兴酣落笔摇五岳”,乘兴涂鸦,笔走龙蛇,尽情释放自己的创作激情,无遮无拦。所以,夏雨往往如翻江倒海一般,大雨急落,气势非凡。有时甚至给人感觉毫无章法,狂乱不羁。
而秋天的雨则是另一番细腻景象。仿佛这位画家在细细品啜洞庭碧螺春,亦或是西湖龙井茶之后,怡情修身养性,从而产生了寻幽探微的情致。于是,这位画家拿出了珍藏的鼠须细笔,一笔一划,一丝不苟,专心致志地描摹起工笔画来。其笔触细腻入微,工于精巧,构思时谨慎细心,下笔处毫发俱现。所以,秋天的雨才会疏密如花针牛毛,飘飘洒洒于苍穹之间,悠悠荡荡在江湖之上。
秋天的雨温润和气。
从性格上讲,夏天的雨宛如一位身形彪悍的山东大汉,性格急躁,直爽旷达,行为风风火火。秋天的雨则如同一位窈窕温婉的江南少女,端庄淑静,随和知性,举止优雅得体。
因此,秋天的雨才会不急不忙,和和气气,从没有狂暴失态。秋天的雨始终按照自己的温和脾性,有条不紊地下着。秋天的雨也总是开启了自己的缓慢节奏,温文尔雅地飘落着。
秋天的雨悱恻缠绵。
如果说夏天的雨一览无余,不遗余力。那么,秋天的雨则给人的感觉是含蓄缠绵有余,耿直率性不足。秋天的雨总是像一位倚门而立的佳人,欲语还休,却把梅来嗅。秋天的雨往往一下就是十余天,有时甚至会连月细雨,空气中湿漉漉的,始终弥漫着雨丝带来的氤氲气息。
这时候,秋天的雨丝缠缠绵绵,轻轻袅袅,飘洒在出行者的身上。正因为秋雨细微缠绵,所以,路上有些行人尤其是年轻人索性也不撑伞,不管不顾,任由细细的雨丝飘入衣裳,融入胸怀。这情形化用徐志摩诗中的句子,那便是秋天的雨有着自己的方向,盈盈的,钻进了人们的衣襟。
惟其如此,在我的眼中,秋天的雨时常带来了清婉可人、韵味十足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