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袁中的头像

袁中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1/01
分享

城砖印记

家乡古城寿县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全国保存最完好的宋代古城墙。古城墙也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之相应的是,古城墙上的城砖也深深地烙上了时代和文化的多重印记。

城砖印记,述说的是千年历史。

气度恢弘、巍峨蜿蜒的古城墙是古城寿县的地标性建筑之一。古城墙始建于北宋熙宁年间。城墙上的城砖历经沧桑岁月的洗礼,饱受风刀霜剑的侵蚀,早已经由原来的平整丰满,珠圆玉润变得瘦骨嶙峋,凹凸不平。有的城砖甚至还仿佛被时光这把刻刀,精雕细刻出了一层层深深的凹陷痕迹。

还有的城砖印记则显得比较另类,可谓独树一帜,让我过目不忘。这些城砖已经被风化成蜂窝状,城砖表面上呈现出一个个小而且密的圆孔。城砖上的这些细密的圆孔给我的感觉似乎非常脆弱,不堪再承受住狂风暴雨的蹂躏。

可怜城砖印苍苔,尘封历史谁人晓。暗绿色的青苔也成为了城砖上的特殊印记。这些青苔一簇簇,一片片,挤挤挨挨,密密地覆盖在城砖上,似乎也在无言地讲述着城砖经历过的悠久历史。

城砖的缝隙处总是有一些藤蔓伸展着枝条,有的整整齐齐地悬挂在城砖上,显得颇有精神。也有的藤蔓却是斜出旁逸,横竖不一,看似毫无章法,随心所欲地生长着。这倒让我不禁感叹,藤蔓不计较生存环境和条件,具备极其顽强的生命力。

如果赶上了花期,一蓬蓬凌霄花也会在城砖之间傲然绽放。一朵朵喇叭状的红色凌霄花朵仿佛一盏盏小灯笼,在一丛丛绿叶中散放出一串串红色的诱人光彩。城砖也因此多了一种艳丽芬芳、活力十足的印记。

古城墙有的地方并没有使用城砖,而是代之以青石组成。这块块原本坚硬且棱角分明的青石,同样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风吹日晒、雨打雪浸中,变得崚嶒全无,青石的质地似乎也松软了许多,并且层次分明,一层层向内部凹陷。这也同样体现了光阴流逝的痕迹。

站在城砖下,看着城砖上那一道道深深风化的旧痕,我不由得慨叹城砖述说的古城寿县久远的历史。实际上,古城寿县曾经是战国时期楚国最后的都城所在地,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的古战场。

史书记载,古城寿县“扼江控淮”,由于军事战略地位重要,历来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因而连年遭遇战火。古城寿县的城墙也因此多次毁于兵燹,陷入建了毁、毁又建的历史循环之中。

历史上,后周周世宗柴荣立志统一全国,采取“三个十年”的策略,曾经两次御驾亲征,攻打南唐重镇寿州(即今寿县)。在经过旷日持久的围城,最终攻克寿州城之后,周世宗柴荣认为寿州坚固高大的城墙不利于自己的长治久安,便下令毁了寿州城,拆除了古城墙。

在我的想象中,彼时,在锤击斧凿之下,古城寿州城墙上,一块块城砖或轰然倒塌,或碎裂散落于历史的尘埃中。随后,周世宗柴荣将寿州州治迁移到了今凤台县。直到北宋时期,才重新迁回寿州州治,并重建了寿州城。

我以为,古代封建帝王毁城,即便是五代时期被后世称之为“千古明君”的后周周世宗柴荣也不例外,实际上,反映了这些封建帝王“家天下”的私心。这也是南宋思想家、文学家陈亮在其词作《念奴娇•登多景楼》中的词句“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所表达的意蕴所在。

城砖印记,记载的是责任担当。

在城砖上,还可以明显地看到,一些略微带有灰白色的痕迹附着其上。这是由于古代工匠们用一块块城砖修筑城墙的时候,为了让城砖之间衔接得更加牢固,他们匠心独运,创造性地使用了桐油、糯米汁等物,浇铸在城砖之间的缝隙处。

天长日久,城砖上便现出了这些堪称古代粘合剂的些许印记。我以为,这些灰白色的城砖印记,实际上,体现了当时工匠们在所处的那个年代,殚精竭虑,修筑城墙时的一种责任担当。

如果用心仔细观察,还会在有的城砖上,发现上面刻有“建康许都统制”的字样。虽然字迹已经显得有点模糊,但是仍然依稀可以辨认出来。据《寿州志》记载,南宋时期,当时的建康(即今南京)都统许俊组织民力重新修建了寿春府(即今寿县)。我胡乱猜测,当时,在城砖上刻上制作者的姓名,应该是类似于今天的生产责任的一种标志吧。

在我的想象中,千百年以前,也许是当时的制度使然,建康都统许俊应该负有对建造城墙使用的城砖质量进行把关的责任。所以,他才会让工匠们在城砖上雕刻上自己的官职与姓氏。时至今日,城砖上也才会留下了这种代表着使命与责任的印记。

城砖印记,刻画的是厚重文化。

古城寿县还是中国书法之乡和中国文学之乡,这里文风昌盛,文化氛围浓厚。城砖上也体现了古城寿县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的印记。

在南城门也就是通淝门的瓮城里,城砖上刻画着“门里人”的图案。这一图案讲述的是战国时期,“战国四君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作为楚考烈王的令尹(楚国官职,相当于宰相)可谓位高权重,立下了诸多赫赫功勋,只不过用人不察,轻信其门客李园的花言巧语。春申君黄歇先将李园之妹纳为宠姬,后又将其献给了楚考烈王。

在楚考烈王薨了之后,春申君没有听从另一名门客须提防李园作祟的谏言,未作任何准备,便贸然入宫,结果被担心阴谋败露的李园派遣刺客潜伏于棘门,乘春申君黄歇不加防备,突然发难,将春申君黄歇刺死。今天,城砖上“门里人”的图案便刻画了这一历史典故。

其他诸如东城门也就是宾阳门、西城门也就得定湖门、北城门也就是靖淮门的瓮城城砖及城墙上,分别刻画了“人心不足蛇吞象”“当面锣对面鼓”“无梁庙”的图案。这些图案蕴含了自古以来当地流传的典故,分别告诫人们要知足常乐、廉洁自律、自信进取。这些形象生动、栩栩如生的图案都反映了城砖的文化印记。

楚都典故千年事,印记城砖犹可看。我以为,城砖印记,就是古城寿县的一部千年历史和文化传承的烙印。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