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雨润的头像

雨润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7/24
分享

渐行渐远的故乡

1,泡柿子的味道

走在乡里蜿蜒的小路上,头顶蓝天,路边的菜豌豆结得正密,忍不住扯上一根野草,吮吸里面的嫩芯,味道是甜的,是香的,喜欢在乡村度周末,大概是因为这里每走两步就有童年的回忆,那些记忆中的小故事连接成动态图,仿佛可以让你回到小时候。山坡不远处有一棵柿子树,每年秋天,没等到柿子熟到金黄,我们就吵着要吃甜柿,外婆便想方设法来满足我们。那个时代水果太少,不像现在漫天的水果店兜售着昂贵的甜蜜。外婆不是那种言语很多的人,她总是默默的给我们孙辈手工做一些好吃的。首先要上街买上一个泡菜坛。黑黝的坛子仿佛很敦厚,等待着给它肚子里填充满食物。洗净青皮的柿子,被规规整整地放入坛子里,还加上一些我们叫不出名字的草草,据说可以加速发酵。大概一周以后,泡柿就可以吃了。掏出的柿子表面布满白色泡沫,洗净去皮,吃起来清甜可口,主要是皮脆!和现在的甜柿还是不一样的,它没有那么完美的口感,略带青涩,吃起来牙齿有点不适的感觉,但是和它的脆甜比起来,已经掩盖了所有的缺点,美滋滋脆嫩在记忆里。如今想要吃到当年那种土掉渣的泡柿子,太难了,不是没有这些工具,而是那些柿树已老得沧桑佝偻,许多年来早已结不出柿子了,而做泡柿子的人,也已经安睡在老家的山坡上。泡柿子的味道,珍贵得让人怀念。这珍贵,在于它的纯朴简单,在于它的无从复制。类似这种童年的甜蜜,还有许多许多,比如自己扯麻糖,在老瓦房里打着电筒偷吃糖,又黑又甜又神秘。那是多么难忘的岁月,那是多么纯粹的年代。一如母亲在当年的日记里记下了写给我的话:多么美好的时代,美好的世界,属于你。

02竹林深处

回老家看看。妹妹拽着我的手,说要去找:泡儿(乡野一种水果),她说时下正是吃空心泡儿的最好季节。外公家门前,有一大片竹林,风吹过来就会发出哗哗的声响。走进竹林深处,脚下有很多竹笋,甚是可爱,只是无人采摘。有的已经长到我家小子一般高了,已不能吃,只能观赏。马尾鞭倒是四处可见,这是小时候老师训诫我们的必备道具。远处山坡上,黄牛哞哞的叫着,小山羊一边吃草一边卷尾巴打蚊子,是那样悠然自得。面前的小溪潺潺流淌,散落的竹叶随风慢慢悠悠地飘,划过我们头上肩上。那是时间在唱着一曲悠闲的歌,你感觉大自然啊,总是让时间突然地变慢下来。我和妹妹随着潺潺的小溪溯源而上,发现了大片的空心泡。因为高山气候延迟,现在还没有完全成熟,很多还是青涩的果实。见她比较失落,我安慰说,这里人迹罕至,泡儿熟了也不会有人摘去,下次到来,还是我们的。当我们攀到更高的地方,发现路边连着的几栋瓦房,整齐划一,呈现出一种好看又自然的秩序。这些老房子保存得真好,妹妹提议过去看看。我们沿着石梯而上,瓦房的厢房阳台映入眼帘。我对于瓦房的记忆,就是小时候外公经常会上房去“捡瓦”,把碎瓦换掉或者将下滑的瓦片复位,以免雨天房屋漏雨。连片的瓦房真个漂亮啊!从外公家连绵几公里的“张家铺子”瓦房,如今竟然空无一人。随着时代变迁,大家为了追求更快捷的交通,都搬到临近公路的地方,听来来往往的车声了。再没有人愿意住在这竹林边溪水旁。我们走入一间堂屋,客厅宽敞明亮的,房梁粗壮结实,却给人一种“人去楼空”的苍凉。真是太可惜了,都没有人欣赏这土家族最原始房子了。也正因为如此,方堂周边的空心泡儿也没有人来采摘了。从瓦房出来,我们沿着山坡小道打道回府,走着走着,忽听一声猫叫,回头一看,竟然是一只金黄色的老猫,她站在瓦房的房檐上。我和它对视片刻,互相默不作声。妹妹问我在想什么,我说在猜想这只猫,大概它太留恋这老房子,不想离开吧。村庄已经渐渐消失,瓦房听雨已是消逝的梦。人可能是一座围城,住城市的人想来乡村,住乡村的人想搬到城市。我们的心灵空间则塞满了太多尘事,再也装不下童年的风声鸟语了。

03山中百合

傍晚,在山谷间听松涛,河水拍击着石崖,激起白浪滔滔。穿梭于天空的飞鸟,偶尔在树边停靠,水雾氤氲的森林让人半梦半醒。站在崖壁边,偶然发现峭壁上的百合花,一颗心,扑通跌入了浩瀚的河水。峭壁庞大又光滑,四周多是倔强丛生的野草,一片茸茸的绿色做底,却叫人更加留意那石壁间开出的百合花,它的根部紧紧抓握住崖壁,叶子片片如鱼鳞,青翠欲滴。花朵片片纤尘不染,正是“接叶有多种,开花无异色。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仰”的状态。今日细看山中百合,又不同于市面上售卖的人工百合花。其实花瓣皆相似,细看也没有太大差异,只是山中百合的精神和传达的力量,是人工百合无法模仿的。这就如同时下流行的整容、包装、模仿、山寨,丁克宁愿养宠物狗等等社会问题。在我个人看来,更喜欢土狗,也就是山里农村的家狗,它们的机智和勇敢是城市宠物狗无法比拟的。这就是我喜欢的自然,不要盆栽不要宠物,宁愿在山坡上与一只土狗为朋,看落霞,看夕阳。同样的,世间一切的社会问题,我以为也都应该回归于自然。当人们真正去理解自然之道,感受自然,融汇自然,那么世界上的事情就会顺应自然。再看这崖壁上的百合,无论是迎风摇曳还是静若处子,都让人心生宁静之美。最为奇妙的是,这百合只生长在悬崖峭壁最为陡峭之处,其他山崖便没有她的踪迹了,人们只能痴痴地站在崖壁下欣赏,仰望百合,岂是人人能摘、人人敢摘的?唯有仰望它。这也是它留给人们的思考。世间的花有千般样貌,真正拥有着自我风骨的花又有几样呢。提起某种花朵,你想到的是否还是花店里摆放的模样,带给人心灵震颤的事物,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还有多少。想做一株百合,敢做开在悬崖峭壁的百合吗?甘心做开在无人山野里的一株百合花吗?拷问内心,反省着荡涤着我们污浊的心灵,让一切回归自然吧。大美大气大智慧,山中百合。

04老家的梨树

说起这颗梨树,还得追溯到1941年。爷爷外地办事时谋得了一棵梨苗,回家便栽到了院子里。后来爸妈结婚盖新房时,这棵梨苗早已长成了大树,大家舍不得砍伐它,便想出了一个办法,改不了树就改房,一溜烟给房檐做了个缺口,留下了这棵幸运的梨树。从此这房子也有了它独特的设计,真是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入秋,风扫落叶,就在一瞬间,季节的更替总是令人猝不及防。人们在感受秋天清凉的同时,对于今年的酷夏还是心有余悸。吃罢晚饭散步之际,我突然决定回老家看看,我想看看季节的变化。是的,只有在乡野在山坡在农家,才真正看得出自然的变化和季节的迁换。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特性,就像这秋,山野的绿一层层慢慢地将会被果实黄叶覆盖成五颜六色,田野也不像夏天那般整齐划一,而是星罗棋布的变成丰收的景象,树上挂满了金黄的柿子柚子等等。秋的景色总是诱人的。没过多久,便走到了我的老家。儿时常走的小路,现在也少人走了,野草自然长得老高。新修的公路虽然宽敞,但我依然爱这曲曲折折却又柔软的泥巴小道。翻过小土坎,熟悉画面如电影画卷般展现在眼前,那是深刻在记忆里的老家的样子。在这里,我谁都不怕,连野狗都可以亲近。沿路都有乡亲们和我东拉西扯话家常,我如小时候一般自在随意,心中挂念着我的梨树。终于走近了,我定睛一看,今年果然不负所望,结出的果实大又匀称。我迅速搬来一架木梯,爬到树边,梨如秤砣,屁股沉稳的坐在枝桠上。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摘一个尝尝鲜,这需要用力旋转梨屁股拧巴几圈,才会脆断。再看这梨果儿,皮青色黑粗糙不漂亮,到底是70多岁的梨啊。一口咬下去,却必定给你惊喜!哎哟,汁水甘甜如蜜,沁人心田,这就是滋养我童年的味道!我一边贪婪地摘着果儿,一边又无比怀念无比感激,爷爷种下的这棵树,陪伴了我们几代人的岁月,带给我们太多甘甜的回忆。老爸小心翼翼用布包了这些个梨,他故意不摘完最后几个,说要让它们挂在树上。妈妈不解,说再不摘就会烂掉了。可是我想,大概老爸的意思是要留个念想吧,留个年年有余的寓意,让路人看了去,知道咱这棵老梨树依然显出健康,年年都有成绩哩。怀念老人,怀念爷爷,是他们含辛茹苦撑起了大家庭,留给我们儿孙的是一代又一代精神上的甜蜜。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