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青田魂
余显斌
1
陌上君子,长衫飞飞,带着一身的清净和潇洒,走向了何处?六百多年前,他挥一挥衣袖,书写完传奇,书写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故事,留下一篇篇墨香浮荡的文字,究竟走向了哪里?江湖广阔,万水千山,有人说他一叶轻舟归去来,隐居青田山中,伴着那里的美石笑看风云,弹琴水边;有人说他与美石为友,已经化为青田青松翠竹,山花风声。
这美石,就是青田石。
青田石,石中君子。
刘基,则是人中君子。
多少年了,那个叫刘伯温的人,一路屐痕平仄,沿着民间传说,沿着历史记载,走向了历史深处,走向了时光的那畔。唯有一轮明月,依旧如那时的一样圆满,清亮,照着秦淮笛音,照着陌上花开;唯有青田山水,依旧青碧如玉,洁净如洗。而刘基的那种指点江山,驰骋文字的风神,那种“其气刚正,其才宏博”的君子风度,早已半入江风半入云,渺茫难寻了。
再要寻找这种风神,唯有在一块块青田石中。
有人说,青田石如读书君子,陌上书生,是青田走出的又一个刘伯温。
看过青田石,觉得此话不虚。
2
灯光冻,是青田石的极品。那种石头,带着微微的黄色,半透明着,在灯光下泛着一种润泽,一种晶莹,让时间安静,让远处的笛音变得清亮,流畅,在高楼女子的微笑中缭绕着,婉转着。
灯光冻凸显着青田石的优雅,纯净,了无一痕。那样一块石头,天地是如何钟灵毓秀的,如何眷顾的,将日月精华,将天地大美都集中在这种石头上。这种石头,雕刻成章,就那样温润着,润滑着。印纽或雕刻成卧着的狮子,瞪眼远看;或雕成蟠龙,鳞甲飞扬,云雾缭绕;或雕刻成卧虎,甩尾咆哮……印纽和印章一起,呈现出一种艺术,一种美好。它就那样静静地放在那里,在灯光下泛着一种清润,一种安静。我慢慢走近,指尖清凉,轻轻接触到它,我感到,那种清凉顺着我的指尖,进入我的血脉,我的灵魂,让我那一刻也安静着,一尘不染,也仿佛变成了一块青田石,一块灯光冻。
当年,那位青田君子,也一定有着这样的一方印章吧。
我想,他在写条幅的时候,一定曾钤印。
他的书法朴拙,带着筋骨,带着内力,有颜体风格。
那时,当他隐居青田,一日日面对流水,面对白云,内心一定轻盈如菊,洁净如荷。他将这些一定都会化为了诗歌吧,然后磨墨,提笔,濡墨,落在纸上,翰墨淋漓。他当然会题款,会拿起这样一方印章,蘸了印泥,认真地盖在条幅的一角吧。
窗外阳光如练,鸟鸣圆润。粒粒如滚珠。
书房内,那个书生早已远离了战火硝烟,远离了名利俗世,沉浸在翰墨中,内心一定也如这灯光冻一样晶莹着。
灯光冻依旧,在青田石中优雅着,在人们的惊叹中纯粹着。
刘伯温也已经成为文人心中一颗印章,人生的印章。
3
鱼脑冻,在青田石中沁润出另一种色泽,一种美。鱼脑冻白色,莹润如玉,摸在手里,带着温润,细腻,如玉,又是石;是石,偏偏似玉。青田,永远是一片书写传奇的山水,人如此,石头也是如此。青田石雕艺人,用这种石头雕琢佛像,雕琢花瓶,雕琢碗盏,都带着半透明的色韵,凝脂一样。如果雕琢一个酒杯,盛着红色的葡萄酒,干红,在灯光下轻轻地摇曳着,能让岁月醉倒在酒杯边,停滞不前;让静夜就这样静下去,彻底静下去,不起一丝波纹,泛着轻盈的光;让那个发髻高耸的女子,举着杯子,独坐高楼,品尝着诗词一样的意韵,一样的宁静,脸儿酡红,眉眼弯弯。
在青田后街,我曾看到一尊鱼脑冻石雕,诗仙坐在那里,双脚光着,伸在一个水盆中,右手举着一只酒杯,笑着面对晴天,仿佛在邀请明月,下来共饮。太白左手捋须,长袖随风,带着仙气,带着飘逸之气。
我想,这尊雕塑,也可以是刘伯温。
刘伯温是那个时代智者,如孔明一样,受到朱元璋的邀请,走出草庐,挥别故园,走向江湖,微微一笑,让整个元末乱世走向一统,走向和平,走向烽烟一清,万姓安康。如果没有他出现,历史将走向何处,乱局还要延展多少年,战场上还会出现多少尸体,流淌多少鲜血,实在很难说。当熄灭烽烟后,天下再次成为青瓷世界。他隐退,成为一个真正的隐士,那时,也一定如李白那样,举酒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吧。
我拿着那尊石雕,手心浮荡着白色。
这一刻,时光静好,岁月无尘。
古街房子一角,芭蕉映绿,翠色上墙,也染绿人的眉眼,染绿人的灵魂。
当年,刘伯温也如我这般坐在书桌前,看着远处的夕阳了吗?一定的,故园落日荡漾湖上,远处箫音带着女孩的歌声,在暮色升起前回荡。这是最好的乡愁,最浓烈的乡思,能让人心柔软,饱满,牵系苍生,挂念天下。
那种很细腻的心,一定细腻如鱼脑冻。
4
封门绿青田石为鲜绿色,或者翠绿色,质地坚硬,是青田石另一种绝响,一道风景,干净清明,如一首山水田园绝句。
我的青田朋友是一个石雕艺人,和我一样,是刘伯温粉丝,弄到一块上好封门青,色泽淡青,微微透明,冻油一样,润泽,细腻。石料有了,他凝神画稿,雕刻,刘伯温慢慢出现,就如隐居在这块封门青中,现在被他请了出来。刘伯温穿着一袭淡青色衣衫,戴着青箬笠,披着绿蓑衣,手执钓竿,在平静地垂钓,一脸淡定情态。雕塑内容取材于古人笔记,说在鄱阳湖大战中,湖上朱元璋和陈友谅两军舰船来往,鼙鼓震天,呐喊声声。刘伯温坐在湖边柳树下慢条斯理地垂钓,一动不动,朱元璋部下的士兵一见,心定了,军师如此淡定,这仗一定能胜。
刘伯温凭着这招,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使得朱元璋军取得鄱阳湖大战胜利,一举消灭陈友谅势力,为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朋友说,他要表现刘伯温面对鼙鼓微笑静坐的神韵。石雕已经雕刻成形,就在打磨钓竿时,石头一崩,钓竿上出现一块红色脏点。朋友有点傻眼,钓竿上出现血块,那就为刘伯温的镇静增加了一种血腥味,一种恐怖气息,和那种悠闲、镇静不搭。他静坐了一会儿,再次拿起电摩,在钓竿上精雕细刻起来,半天后,钓竿上出现一只红蜻蜓,翅膀透明,透着花纹,简直能一张翅膀就飞走
这尊雕塑,尤其蜻蜓细节,最能表现刘伯温的镇静,气定神闲。
这尊石雕,他送给了我。
我将石雕放在书桌前,每次心中烦念起来,就看看石雕,和老先生相视,对语,养心,也涵养灵魂。
封门绿雕白菜,或者吊坠、佛像、仕女,都别有韵味。
在青田,我见到一尊封门绿雕仕女,发髻高挽,眉眼细长,手拿着纨扇,一副人比黄花瘦的样子。我想,大概是李清照吧,秀气中带着一种自然、流畅。
5
朱砂青田石红色艳丽,细腻纯洁,杂有黄色斑,少有色纯者。我在青田横石条街一个石雕铺看到一尊石雕,为朱砂青田石雕琢,为一石榴,饱满,圆润,带着水意,带着水灵,外壳裂开,里面露出石榴籽。石榴籽红中透着黄,黄中透着润色,让人见了,舌尖沁润,口水流出。
这石榴有点如我老家路旁的石榴树上的石榴。老家那棵石榴树,瓦钵粗,枝干虬曲如龙,年年花开一片红。花落结石榴,籽粒黄白透红,吃一颗,水水的,酸酸的,甜甜的。
兰花青田石又名兰花、兰花冻,石色如芳兰,通灵微透,无大块,也因此,这样的石头宜于雕小件,小品,譬如一只翠绿的蛐蛐,弹着须子,带着一种早晨露珠的湿润之气,放在一个小小笼子里,和整的蛐蛐一起,都能骗过这些蛐蛐。
乌紫岩,黑色微紫。这样的青田石,通过构图、雕刻、打磨,雕琢成一串串葡萄,放在竹篮中,或者放在一个盘子中,竹篮应雕琢成苦竹篮,有野趣。至于雕琢的盘子,应该高脚盘子。葡萄颗颗圆润,光溜,水灵灵的,好像摘下一颗,一捏,就是一包酸酸甜甜的汁水。青田石也有脏点,就是别的颜色,譬如乌紫岩的黑紫色中会出现红色,这个好办,雕琢成红色葡萄,这是可以有的;如果是绿色,可以雕琢成绿色葡萄,还没有成熟。如果是白色的咋办?很好办,雕刻成一朵花儿,插在篮子边,做为装饰。青田石雕艺人,有时能化腐朽为神奇,画龙点睛。
龙眼冻青田石,俗名圆眼冻,深紫色,有桂圆状青色、淡黄色冻石,质细色雅,可以雕琢花朵,还有别的艺术品。
当然,青田石色泽很多,煨红、黑皮、煨冰纹、老鼠坪白、周青冻……
有时想,苍天为啥如此眷顾这片山水,生人出现刘伯温,生石出现青田石。刘伯温带着洁净,带着温润,走向江湖,智计百出,挥洒自如,成为历史传奇。这些石头亦温润,清凉,细腻,千变万化,千奇百怪,出人想象,也是石中智者。
更算智者的,是这片山水中走出的石雕艺人。他们将如花盛世美景和幸福生活,都用一块块青田石雕刻下来,呈现给世界,呈现给人们。
他们在石雕方面智计百出,变化无方,亦如刘伯温先生。
他们算石雕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