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小隐的头像

小隐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9/11
分享

思乡的感悟

那是一个难忘的早晨,一束阳光斜斜地穿过第五个房间的窗户,到镶镜的衣柜门前,静静地落在地上。窗外传来的虫鸣鸟叫越来越热闹,尤其是那知了,一声比一声高,仿佛要冲入云霄,却一点也没有影响到我睡觉。我觉得放暑假,就是补上学时缺觉的好时候。

连廊上的脚步声,从轻微的咚咚咚,越来越响,突然停了下来,接着,房间的木门吱呀一声开了,进了外间屋子——我们家存放稻谷的地方,隔间门也吱呀一声开了,“起床了”,是妈妈的声音。我不情不愿地睁开眼睛,看见床前那束阳光中翻滚的灰尘,有些好奇为什么只有在阳光中才能看得见这么细微的灰尘。

早饭后,跟着大人们下了山,坐上汽车,穿过树林和竹林,穿过镇子,进了城。原以为是来吃喜酒的,到了下午,村里的人们陆续返回,只有我们一家人留下来了。

哦,我们搬家了,我们家竟然搬进了城市里,曾经村里最穷的一户人家啊!这是爸妈创造的奇迹。

多好的一件事情呀,然而城里的太阳是那么刺眼,且那么炎热,高楼大厦泛着冷光,让人总想回到故乡。总的来说,距离教会了人思念,思念像小虫子一样挠人心,便有了一次次的返乡。

满眼都是山的绿意盎然,风也变得柔和,高兴地蹲在村边小溪边,听着流水的声音,感觉很亲切。有只小虾躲在溪边水草里,想问它是不是跟溪水一样,从传说中的高山中流下来,翻过这座山,爬过那个岭,流过这个村子,又去那个村子,路过一块块梯田,才来到我们村中,让我们洗菜洗衣洗各种东西,给菜浇水,給田灌溉。它还是小孩子玩水和泥沙的好地方,也是小鸭子游泳洗澡的乐园。我想叮嘱那只小虾,不要随着溪水奔流到山谷,汇入那条河。因为河水会流入修在半山腰的水圳里,当它的蓄水到了一定高度后,就会从水圳尽头的缺口处,陡然倾斜而下,发出轰轰的水声,听着就挺吓人的。仿佛从天而降的激流冲进山脚的水电站,冲进轰隆轰隆响的发电设备中,就生成了供山上各村各户使用的电。完成任务的水流出来,经过一段距离的缓冲后,沉淀了一层层鱼虾的残骸。

日升日落,山中光景与人事也渐渐地偏离了记忆中的模样。村里建起了蓄水池,拉起了水管,将山泉水通到各家门口,再也不用去挑水了。让我感到惆怅的是,小伙伴们早已不再玩过去那些游戏了,他们新的喜好,我却一无所知。为此,相见变得有些尴尬,随便聊两句就匆匆赶回爷爷家去。回来不能再住以前的房子了,那已经是灰尘和蜘蛛的地盘,透过破洞的窗玻璃看我们家以前的厨房,生活了十二年的烟火气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心中有种说不出来的感受。

不过,大家的日子都越过越好了,这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山中也修起了公路,通到每个村口。别村有个小伙就买了辆四轮小货车,在赶集日做起搭载山里人往返的生意。我也坐过一回,后车厢挤满了人,站着两手抓住头顶的铁栏,一路晃啊晃的,比走路省时省力多了。当我从车上跳下来,给车费时,司机却微笑着说:你是个读书人,就不收了。我愣住了,也忘记说一声谢谢了。当时我只是一个初中生,竟然得到如此大的待遇,因而印象特别深刻。

山村里的日子是艰苦的,童年记忆把这一本色过滤了,每每回想起来,总是那么美好。初中毕业的那个夏天,帮我把这一现实找了回来。

早上,从田埂上担两粪箕的鲜草到牛栏,我的肩膀碰到扁担,才站起来就发现,草虽不多,却是沉甸甸的。我咬着牙,一步一晃,走几步歇一下,顺便换个肩膀。花了好长时间才走了一半的路程,踉踉跄跄地来到祠堂门口,汗珠子像水滴一样从头上滚下来,把坐在门口的人们逗得哈哈大笑起来。我尴尬地笑着擦汗,歇了一会起肩,又是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汗流了一路,终于到了牛栏。下午,过了太阳最猛烈的时候,我和堂妹跟爷爷去给山地里的红薯除草。头戴草帽,扛起一把锄头就出发了,不一会功夫就来到了地里,看着一行行红薯苗,准备大显身手。握紧木柄,挥起锄头,锄头越过了头顶,直直往后倒下,顺势拉着我一屁股坐在地上。见此情形,除草三人组没干多久就打道回府了。

以前总被人夸的干活小能手,已经变成手无缚鸡之力的青少年了,感觉自己就像搁置在屋檐下不用的农具,不是锈渍斑斑,就是腐烂破洞,派不上用场了。这个发现让人心情失落。

每次返乡都有不同的感受,带来不同的感悟,自从初中毕业后,就很少再回去了。而时过境迁,日子越过越好了,越来越多的村民跑去镇上或市里买房子,村中只剩了几个老人家,他们还记得年幼时飞机轰炸的恐怖,还记得随大人们进山逃难的脚步,还记得解放时的欢欣鼓舞。先辈们在这里修房建村,开辟梯田,生起了人间烟火,带来了牛猪狗鸡鸭的叫声,还有小孩们的嬉闹声,老人家们从孩童变成了祖辈,热闹渐渐消散了,却是喜事一件。

这片粤北的山林,又安享起自己的清净了,留着几代人的故事,留着让我们怀念的过往。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