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在国庆和中秋双节期间去山川大海看人山人海,就与在张家界工作的妹妹商量,决定回老家乡下玩几天。我的家乡是一个隐藏在群山里的小山村,平平无奇,最大的特色就是没有什么特色,但“他乡纵有千般好,不抵家乡一缕风”。虽然父母都不在了,但房子还在,哥哥和嫂子也长期住在老家,我有三个多月没吃到自家菜园里的菜了,俗话说‘八月的梨枣,九月的山楂,十月板栗笑哈哈’,现在正是板栗成熟的季节,糖炒栗子的香气弥漫在街头巷尾,刚出锅的栗子外壳油亮如琥珀,轻轻一剥就裂开了,露出金黄的果仁,咬一口唇齿生香。菜市场和超市处处都有新鲜板栗卖,我在街上看见有三轮货车拖着半车大颗粒的良种板栗,十块钱就能买三斤,可我还是想自己去捡板栗。
十月一日下午,我们驾车从县城回到老家,大约一个小时的车程。车子拐进村里的小公路,绕过几道弯,经过几户人家,我很快望到了二叔家院内那棵丹桂树,这棵桂花树是这里的地标,今年的桂花似乎比往年开得早些,翠绿的叶子间缀满了橙红色的丹桂花。
我刚进家,就看到客厅后边的屋里,有一个纱窗上摊晾着一层板栗。哥哥和嫂子告诉我,他们已经在后园里捡了好多天的板栗,隔一会就去捡,一天要捡好多次,每次去都会有收获。有风的夜晚,板栗会掉得多些,第二天早上就会捡到很多。
回到老家的第一天晚上,也许是认床的原因,我没睡好,时不时就听见只有一墙之隔的菜园里传来‘咚’的撞击声,那是板栗果从十几米高的树上掉落在隔壁小婶娘家后院水泥坪上发出的声响。这棵板栗树长在山边小茶园里靠近后院的上方,茶园距菜园的垂直距离约五米,树干偏向隔壁小婶娘家,成熟了的板栗大多会掉落在小婶娘家后院的水泥地上,有些掉落在我家菜园的左上角。
直到后半夜,我才勉强眯了一会,但生物钟才不管我睡得好不好,永远会准时把我叫醒,我睁开眼,顺手拉开床边的窗帘向外张望,天已经开始有些亮了,又没有完全亮。
我知道现在是没办法睡着了,只能晚上再补觉,就从枕头边拿过手机,在微信公众号里找出作家丁立梅的散文,最近喜欢上了丁立梅的文章,她的文字干净明亮,充满温情与美感。我打开文章下面的耳机标志,一个好听的声音传进我耳里,我听她的《虞美人》、听她的《心中有光 无问东西》,最后听《糊涂的美丽》,丁立梅在《糊涂的美丽》里写自己在森林骑行,其中有一段这样写:没有人。多好。没有人。早晨那些欢叫的鸟们,此刻,也不知去了哪里,偶尔一两声虫鸣,像呓语,响在林子更深处,天地间,只剩下静。除了风偶尔路过……
听到这里,我忽然就觉得有些奇怪,后山怎么这么安静,只偶尔听见从山林深处传来几声若有若无的鸟叫声。那些爱叫的虫子和鸟儿去哪里了?想起往年夏天我回老家,每天一大早,就听到后山各种鸟鸣虫叫,那真是热闹得很啊,像在唱大戏,你方唱罢我登台,或者干脆就是大合唱。再一想,入秋这么久了,应该有很多虫子活不到这个时候吧?能活到现在的,应该也会躲在某个小洞里做春秋大梦吧?进入十月份,早早晚晚还是有些凉快的,小鸟们也应该还在睡大觉。
我用双肘撑着枕头,手掌托着下巴,望着后山,天已经完全亮了,后山的竹子、树木、小茶园和草丛,满眼青绿,格外养眼。此刻,我又想到了那棵板栗树,不知道昨夜掉落了多少板栗。这是一棵本地老品种板栗树,自然生长,粒不大,但口感香、糯、粉、甜,那味道是大颗粒良种板栗所不能相比的,除了这棵板栗树,再往山上走二十米左右,有一条废弃渠道,在渠道旁边,也有几棵老品种板栗树,是我没出五服的堂叔堂婶家的,好多年前,堂叔一家到村里公路对面山下建了房,就搬离了这里。前两年,堂嫂跟我说,她已经把这几棵板栗树交给我哥哥管理了。我哥哥嫂嫂说,他们基本只在后园里捡,山上的渠道边都是村里其他人在捡。从板栗开始成熟以来,每天从天蒙蒙亮开始,整天都有人在山上的渠道边来来去去,有时候还能听见她们在讲话。
不用翻山越岭,就能在家附近捡到板栗,真是一件特别快乐的事情,我父母在世的时候,也很享受这种快乐。特别是父亲,他对捡板栗有很深的执念,他不但在菜园里捡,还要到后山去捡。我老家的房子建在山脚下,从菜园右边的小路上山,很近,但很陡,是在接近90度的坎上挖出的一条不到一尺宽的‘之’字拐小路,上山时要用手扯着两边的茶树枝或其他杂草才能上到小茶园,再穿过小茶园往上走一小段路就到了渠道边。父母年纪大了,我们怕他们上山时摔跤,都反对他们从这里上后山。但反对从来无效,他们就是爱从这里上去,有时去捡板栗,有时采茶叶,有时去捡干竹枝干树枝等等。别看他们一个背弯成了拱桥,一个患阿尔兹海默症,但从这条小路爬上去,动作比我溜洒多了。在我的抖音里,有一个2022年10月份的短视频,我和父母戴着手套在后院菜园边的走廊上用小锤子、剪刀等工具将板栗从壳里剥出来,地上有一小堆带壳的板栗,在这之前,我亲眼看见父亲把半纤维袋板栗从山边丢到菜园一角,纤维袋子里大部分是这种带壳的板栗,现在再看这个视频,我就觉得好奇怪啊,腰都直不起来的父亲,是怎么从高高的树上把这么多带壳的板栗弄下来的?
拉回思绪,我翻身下床,洗漱后前往厨房,拿着一个小塑料篮前往菜园子捡拾板栗。
山间的清晨,湿气浓重,菜地湿润,菜叶上布满水珠。我弯腰寻觅,目光缓缓移动,逐个寻找散落的板栗。多数脱落的板栗都已炸开外壳,这是我最喜欢捡拾的类型。有的板栗落在平坦的菜地上,一目了然,而有些则藏匿于菜叶下、铁丝网围栏的底部、草丛中或泥土的裂隙里,仿佛顽皮的孩子在玩捉迷藏,等待着我发现它们。捡拾过程中,偶尔会听到‘咚’的一声,又一颗板栗落下。有些板栗掉落后,还附带着刺球般的外壳,裂缝细微。我先用鞋尖踩踏,直至外壳完全裂开,然后用手指小心翼翼地沿着裂缝将棕色的板栗果实取出,一个板栗球通常含有1到3颗板栗果实。尽管小心翼翼,我的手指偶尔仍会被刺痛。
我的两个妹妹回来后,我们一同前往后山渠道旁的山坡捡拾板栗,恰好遇到一位白发苍苍的大妈也在那里。她在那几棵树下捡了大约四斤板栗果实,收获颇丰。她戴着手套,右手握着一把柴刀,熟练地拨开草丛,全面搜寻隐藏的板栗。果然,专业的事情应由专业人士来做。我抬头望向那些高耸的板栗树,一颗颗板栗球悬挂在枝头,诱人无比。但我们只能耐心等待板栗自然成熟落地,守在树下等待,而无法将板栗从树上摘下。
白发大妈说,这时候的板栗是捡不完的,因为总会有新的板栗落下。果不其然,一阵风吹过,又有几颗板栗掉落在我们的周围,我们便兴奋地跑过去仔细寻找。在别人已经搜寻过多次的地方,我们来回寻找,偶尔还能发现漏网的板栗。这种感觉就像是在寻宝,你不知道哪片草丛中会藏着圆润的栗子,一旦找到,就会像一个天真的孩子一样快乐。
在小妹刚才经过的地方,我捡到了一颗板栗,惊喜地说:看看,你刚才经过这里,竟然没注意到这里有板栗,被我发现了。
过了一会儿,小妹说:你刚才经过的地方,我也捡到了一颗板栗,你经过时也没有看到。
捡拾板栗的乐趣,有谁能懂啊?
捡回的板栗需要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摊开,自然晾晒几天,晾晒掉表面的水份。尽管由于经验不足且不愿辛苦地去其他山里寻找,我们捡拾的板栗不多,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感受到了季节的温柔与丰饶,享受到了秋天带来的香甜与温暖。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味觉上的满足,还有久违的宁静与快乐,我们感激大自然的慷慨与无私的馈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