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尔同销万古愁——题记
天宝十一载,颖阳山。
十月,长安的花热烈而坚定的开着,璀璨的不夜城内外如织,通化门外,一骑绝尘,自北向南疾驰而过。
此时宵禁的梆声刚刚开始,闭城的号角呜呜吹响,行人纷纷加快脚步,此时一路飞骑而过,骑士一身白衣,腰配青色长剑,在城门关闭的瞬间,他一夹马镫,提气一喝,坐下花马仰天长鸣,大展四蹄,飞驰而去。行人在马蹄扬起的尘土中纷纷躲避,无人注意何人离去。
天色渐晚,坐下马力不减,骑士如腾云驾雾,自长安关道一路南下,晓行夜宿。在第二日的下午,花马突然放慢速度,白衣骑士猛然惊起,望着面前的山哈哈大笑起来。
这里,是大唐的颖阳山,此山在长安以东五百里,属河南尹,自长安而出的失意之人多会于此。
骑士牵着马拾级而上,到一处庄园,此为九进大院,庄外有一匾,所书有颍阳山居四个铜字,骑士一见,立即精神大振,推门而入。
庄中灯火通明,主人遥遥迎来,未见其人,爽朗笑声已至,“太白兄想杀我也。”
骑士摘下面巾,正是翰林学士李白,他笑着上前扶住了主人的肩膀,两人四目相对,却是感慨万分。数年未见,李白几经宦海沉浮,大见衰老,只有爽朗的笑声和明亮的双眸依然如故,末了许久,主人揉着眼睛笑了,“太白兄且随我入庄,今日痛饮话当年!”
这庄主人并非别人,乃是大唐道士元丹丘,他引着李白进入厅堂,一片烛光皇皇,一张大案上摆满诱人的菜品。天下珍馐尽皆摆在案上,案旁摆着多桶大唐最为珍贵的文成酒,一架编钟立在案旁,显得古朴高雅……
厅中尚有一人,正是好友岑勋三人围坐一起,元丹丘挥挥手叫出侍童,利落的为三人打上一樽文成酒,李白站起身,煞有介事的一击编钟宣布开鼎,此时钟鼓齐鸣,祥和肃穆的雅乐伴随耳旁,三人开始一爵又一爵的痛饮。
酒过三巡,李白逢酒便精神大振,饮了满满一大桶,此时已脚步飘忽,元丹丘问“太白兄,此番入京,诸事可顺?”
李白猛然大饮一爵,掷下酒爵。已是满脸通红,似是低落,不再言语。
岑勋说:“当今圣人不纳良谋,太白兄又惹恼了贵妃,高力士等权贵,被放还回乡了。”
李白突然大吼:“一帮蠹虫!”霍然起身,铿然拔出长剑,三尺长剑闪烁着隐隐青光,手柄上一朵青莲那么纯粹,不经世尘的沾染,高洁傲岸,此时万籁俱寂,元丹丘和岑勋屏声静气看着眼前的李白,一阵风吹过,熄灭了所有的蜡烛,一片月光洒在厅堂之内,李白的眼中什么也没有看到,神异的大光辉在他的双眸中闪烁。
铿然一声,李白拔剑起舞,口中激烈吟哦
李白手扶长剑,目光如炬,他的眼中滔滔大河奔腾咏啸,一泻千里,浩浩汤汤,自西而东,百川到海奔流不回,他收剑,剑头倒转,双目低垂,面对厅堂明镜,已徒然白发,他的失意,他的落寞,他的无从排解的苦闷,尽在一声长叹之中。
忽然,他爆发,手中的青剑反射着月光,在厅中虎虎生风,月光被长剑斩断,青光洒了一地。他的目中有火一般的热情,适才的低迷已完全不见,“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他口中吟诵着,将樽中的酒一饮而尽,哈哈大笑。
岑勋和丹丘生已经惊呆了,这才是太白!那个独步天下,傲然独立的李太白!这一刻,一切的委屈,一切的愤怒已经消失不见,整个人像一块碳一样熊熊燃烧起来。
剑光还在闪烁,当李白吟出“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时,他的坚定,他的自信,随着口中的诗句毫无保留的喷涌而出。
不知何时,他依剑而坐,坐在元丹丘和岑勋的中间,他手把酒樽频频举爵,随后他扔下长剑,斜躺下来,手中拿着酒樽,把酒对月,但愿长醉不复醒,是啊,他是诗仙,他是酒仙啊!他已经随着这轮明月,飞过了大唐的州部,飞过了长安不灭的灯火,飞上九霄。不知何时,他发觉自己置身于成王在平乐宫大宴宾客的场景之中,他开怀大笑,尊中酒不空,坐中客恒满,他在酒中生,在酒中乐,无法自拔……
带到他重新回到座中时,元丹丘和岑勋正担忧的望着他,他哈哈大笑,大手一挥,指着门外的五花马,又指指自己身上御赐的千金裘,拉住侍童便要换取美酒,元丹丘将酒樽递给他,他将今夜的最后一杯酒一饮而尽,拾起地上的长剑,指着窗外的明月,用尽全身力气喊出:
“与尔同销万古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