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邹博的头像

邹博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2/09
分享

《泥塑王》

腊八,一股股寒风吹进这座古老的小镇,本是枯黄的树叶又零散掉落几只,几束微弱的晨光照射在镇的中央,狗儿蜷缩的身体舒展起来,“汪”叫了几身,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随着晨光的降临,一场巨大的视觉盛宴——泥塑秀,将在临海镇拉开了帷幕。

贾娃子一大早就穿好衣服,搓着小手,站在家门口,等待着父亲带他去看泥塑秀。

“爹爹,快走哩,泥塑秀应该就快开始嘞”。贾娃着急的呼喊着父亲。

贾父缓缓的将家里那俩老式自行车推了出来,娃子,上车,爹爹带你去嘞。

来到镇上后,镇上已经挤满了络绎不绝的行人,他们都是为目睹这位所谓临海泥塑王手艺而来的。

小贩们看着熙熙攘攘的路人,大声呦呵着,“瞧一瞧,看一看”喽,刚出锅的临海烧饼,新鲜的冰糖葫芦呦,香甜的烤地瓜嘞……,叫卖声伴随着行人们的交杂声,使得镇里更加热闹非凡。

贾娃“骑”在贾父的头上,边吃着手里的冰糖葫芦,边欣赏着泥塑秀。

只见台上,老师傅拿着木质工具,细致的对泥人进行制造和加工,独具匠心的他小心翼翼的进行每一个步骤,“糙泥,中泥,细泥,补缝封漆,后又进行仔细检查,看哪里裂了,哪里需要修补,用工具雕刻着眼睛,鼻子……,使一个个泥人“活”了起来。

看着台上老师傅捏的泥人惟妙惟俏,有孙悟空,猪八戒;八仙;兵马俑……,不由得使贾娃大吃一惊,口水流在了父亲的头上。

这位老师傅可真厉害啊。

哈哈哈,那是当然,这可是咱临海镇的泥塑王——杨老先生呢,泥塑可是老祖宗留给咱临海的“宝藏”,是这里的根,杨老先生接过自己父辈的手艺后,就一直将泥塑传承了下来,可谓是为咱镇的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嘞,咱们也得多学习学习他哇。

贾娃点了点头。

回到家后,贾父熬制了热腾腾的腊八粥,父子俩坐在一条板凳上,大快朵颐的喝着粥。

“ 爹爹,我也想学泥塑,想有这么多观众为我喝彩,都能称呼我为泥塑王”。

贾父吃惊的往了往他,笑呵呵的说:娃你以为学泥塑简单啊?你能坚持下来嘛”?

我能!

贾父听后,无比欣慰的抚摸着贾娃的脸蛋,他也希望自己的娃子能够继续将本镇的泥塑传承下去。

第二天,他带着贾娃来拜访了杨老先生。

你就是想学泥塑的贾娃子?杨老先生坐在一把老藤椅上,上下打量着贾娃。“是,我想学泥塑,想成为泥塑王”。贾娃坚定的回答道。哈哈哈,好小子,有志气,我相信将来你也一定会成为泥塑王。杨老先生摸着花白的胡子,高亢洪亮的笑了出来。

贾娃子眼眸幽深的看着泥塑王,唇角渐渐地大幅度弯了起来,诚恳的拜了三拜。

想学泥塑,你就不能怕脏,而且你也要有耐心,不急于求成,能耐着性子捏泥人,明白吗?

贾娃点了点头。

娃娃,来捏的慢一些,两边是要讲究对称的呦,慢点捏。

“”哎呀,不行,不行,娃你这捏的不行,太过刻板喽”,再来,再来!

还是不行,这个泥人鼻子看被你捏成什么样了?你到底有没有用心啊?贾娃紧张的晃了晃手,双腿一直发抖着,捏的泥人越来越差。

娃子,你没有耐心,怎么成为泥塑王啊?捏的时候可不能着急啊,捏泥人可是讲究很多细节的呦。

“师傅,我……我……再试试”。

贾娃是杨老先生八个徒弟中年龄最小的,也是他们之中天赋最差的,看着其他师兄们捏出亮丽的泥人,使他不由得产生羡慕。

泥塑王一点点教他怎么做到捏的精致,一步步教他所注意的事项,不断鼓励他大胆尝试。可是,还没一段时间,贾娃子就又想着打退堂鼓。

这可把杨老先生气坏了,他把贾娃拉进了房里,训斥道“你忘记自己刚来时的目标了吗?”

没有,“我想成为泥塑王”。

可你这才来几天,你就想着放弃喽,娃娃,目标就是这么好实现嘞?

贾娃委屈的流着滚烫的泪水,无奈的说自己可能真不是捏泥人的那块料。

“傻孩子啊,做事可是讲究坚持的呦”,没有什么事是这么快成功的啊,不怕你捏不好,就怕你都坚持不下哇,杨老先生语重心长的安慰道。

贾娃点了点头。

“对,贾娃,就是这样,先搅拌好坯料,捏的时候要用点力”,哎,不要太用力啊,没事,再来,力量一定要适中,嗯,好,不错;雕刻眼睛的时候也要缜密一些,对,来,再来!

“嗯,就是这样,再用力一些,小心泥人出来裂缝”,好,很好!

在师傅的不断鼓励下,贾娃的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渐渐的他也能捏出自己喜欢的泥人了,孙悟空,唐僧……

几年过后,由于学业繁忙的问题,使他不得不先放弃捏泥人,专注于学业中去。最终,贾娃顺利考上了重点大学,报考了自己所喜爱的非遗专业。当大学毕业后,贾娃果断放弃大城市的优越条件,毅然决定要回家乡,继续做泥塑的制作和弘扬工作。

回到家乡后,贾娃和师傅共营了一家泥塑馆,他也是杨老师傅弟子中唯一选择留下来的。贾娃整天钻研对泥塑的制造,创作出许多的优秀作品,同时还教很多孩子如何制作泥塑,捏出自己喜欢的泥人。

冬天不会一直停留,春天终会来临,贾娃子心底的春天也慢慢开遍花朵。

过了两年后,全国开展了第八届泥塑比赛的活动,贾娃子踊跃报名参加了这场比赛,和父亲还有师傅三人来到北京,各地泥塑大师,民间高手,以及记者,观众们等都齐聚于此。

在比赛过程中,贾娃子创作的作品是《师与徒》,他不慌不忙的进行创作,头脑清晰的设计一个个环节,凭借高超的技术,深深得到很多大师的赞可,获得了比赛一等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泥塑王。

比赛结束后, 贾娃带着奖牌,兴奋的来到父亲和师傅面前。 他双手举着奖牌,扑通一跪,眼泪瞬间蓄满了眼眶,大声呼喊到:“爹,师父,娃儿成功了,娃儿成为泥塑王了”!

杨老先生激动的颤抖着双手,紧紧抱住了贾娃,高兴的呐喊起来,“后继有人啦,咱临海的非遗泥塑不会中断啦”,未来,临海镇一定会出许许多多的“泥塑王”,一定会出……

归乡的路程上,狗尾巴草随风摇曳着,夕阳的余晖照射在三人的身上,影子被拉的好长……好长。

他们回来了,三个“泥塑王”回来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