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古称“窗笼”, 《灵枢·卫气》说:“窗笼者,耳也。”《河间六书》称其为“听户”,《温热经纬·余师愚疫病篇》称之为“龙葱”。耳为听觉器官,是清阳之气上通之处,属清窍之一。
每个人一般都有两只耳朵,左耳为阳,右耳为阴;左耳负责听好话,对那些赞美的词特别敏感,如亲爱的、好兄弟、领导英明、你真能干、你好帅等等,而右耳负责听不好的话,如你真笨、你好丑、你无能等等,长此以往,左耳一直很愉悦,每一天都在快乐中成长,左耳很幸福,常常洋洋自得,经常向主人邀功,认为主人的快乐都是自己听到的功劳!而右耳则经常听到一些不好消息,经常被一些不愉快的信息充斥着,情绪低落,还常常因为传送 一些不好消息使主人心情不高兴,而经常被主人批评,从而一直情绪非常低落。左耳与右耳经常为此起争执,右耳甚至拿出唐太宗兼听则明的例子来说:唐太宗向魏征提问如何成为一位贤明的君主。魏征回答说,君主之所以能够明辨是非,是因为他们能够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即“兼听”。相反,那些只听信少数人意见的君主,往往会陷入盲目和不正确的决策之中,这就是“偏信”。然主人与左耳不置可否,右耳久之则不再争辩,渐渐工作起来也逐渐懒惰,有时听到不好消息也不向主人汇报,甚至有时装作故意听不见,更有甚者为了显示存在与左耳争宠,故意将不好的消息伪装成好消息来糊弄主人,主人也是乐得愿意听,使主人闹出了不少的笑话!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很久,直到有一天,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阅历和主人的开悟,那第三只“耳朵”出现了,那是一只可以明辨事非的一只“耳朵”。 有人把人体的第三只耳朵叫做:松果体。松果体是一颜色淡红的椭圆形小体。位于人体丘脑的上后方。以柄附于第三脑室顶的后方。我说的 "第三只耳朵"是一个比喻,指的是人类多一些敏锐的洞察力、观察力、思考力,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常人所忽视的细节、感知到他人所没有察觉的讯息。经过它发现:左耳听到好消息其实有些是经不起时间检验的,甚至看起来是好消息,其实隐藏着危机,有时左耳还专门听那些好听的消息,甚至引诱别人的嘴专门说那些好听的话,从误导自己的主人做出错误的判断,致使在处理事情上偏听偏信,害人误己,后悔不已。而右耳听到那些不好消息,其实那才是事实的真相,虽然当时听起来不好听,但仔细想想,还是可以得到真实有用的信息,从而对事情处理起来能够依据事实来判断,能够站在公允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理性的抉择。第三只“耳朵”的出现平息了左右耳的争宠之战,至此,主人才知道左右耳的作用其实是一样的,各有功用,不可偏颇!
但不是人人都会生出第三只“耳朵”的,第三只“耳朵”的长出是需要知识为根,智慧为因,开悟为法,静心为缘,根、缘、因、法四者齐备才能长出第三只“耳朵”,长出来以后也需要不断地以“理、智”作为“工具”,经常进行“擦拭”,才不会染上“灰尘”从而导致“失聪”。
人哪!听好话易喜,听坏话易怒!独处能修心,但断不易行之!从众是人自修无法逾越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