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丹的头像

张丹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3/13
分享

徐州之旅

上周四,女儿用微信给我和娟子报了(淮安小优小惠旅行社)3月1日去徐州的旅行团。

今早五点半,我和娟子每人吃碗面条,五点四十分我骑电动车带娟子到清江中学站旅游大巴停车处。昨晚下点小雨,六点出发,路灯还亮着呢。

从淮安到徐州大约二个小时的行程。首先我们去的是徐州宝莲寺景区:徐州宝莲寺位于中国江苏省徐州市长安大道杨山路口桃山,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蟠桃山佛教文化景区的主体景观。

徐州宝莲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刘宋永初年间,同为北魏永兴年间,原是中国第一座有印度风格的寺庙,其祖师法显大师也是历史上第一位西行取经归来的高僧。千余年来历经沧桑,先称龙华寺,后名洪峰寺、红莲寺,在清乾隆年间定名宝莲寺,于解放前夕荒废。2009年,徐州宝莲寺由香港金锋公司发起立项,省宗教事务局批准重修,星云大师亲自题写寺名,历时近四年完成重建。

宝莲寺内“八殿、两阁、一院”, 占地面积1.64万平方米,建筑特色尽显盛唐风格的恢弘大气,其间宫塔交递、雅致经典。天王殿、伽蓝殿、祖师殿、观音殿、地藏殿、七佛殿、文殊殿、普贤殿、通天阁、藏经阁、方丈院、上客堂、斋房、僧寮[liáo]等逐次排开,钟楼、鼓楼分布在寺门两侧,所有建筑以通天阁为中轴南北展开,廊院回环,尊卑有序,各安其位,相得益彰。七佛殿是中国最大的大雄宝殿,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殿内藏有长37.5米高9.5米的南海拜观音壁画,是中国单体面积最大的佛教题材壁画;通天阁高59.88米,是中国最高的佛阁,供奉着弥勒菩萨真身---天冠弥勒;佛像高39.88米,也是中国最大的室内锻铜佛像。寺外菩提圣莲广场、蟠桃胜境山门、天龙八部(须弥山)广场与通天阁一道形成了蟠桃佛教文化景区的中轴主线。

可能是休息日,游人很多,大巴车、自家车、占满停车场,游人比肩接踵。宝莲寺院内古朴肃穆。我俩随人流而走,一个殿一个殿的参观,我俩虽然没有拜佛,但也心存敬畏。看文字介绍,看大屏幕讲解,个别不懂的问题向寺院人员请教。

中午乘车十几分钟到“汉字食膳”就餐。本以为一日游带中餐的伙食也就是填饱肚子吧,没成想还真不错,我们一行46人,分四桌吃饭,两桌12人的,两桌11人的,菜饭可口,在十几个菜中,我特别喜欢吃辣椒炒大葱,浇汁鲤鱼,还有一盘像东北的炒蒜苗。主食也好几样,有煎饼、软薄饼,米饭,馒头。大家都互相点头称赞。饭后,有游客还专门买了饭店的煎饼。然后乘车去云龙山观湖。

云龙山又名石佛山,明嘉靖《徐州志》记载:“城南二里曰云龙山,山有云气蜿蜒如龙,东岩有石刻大佛,故又称石佛山。”

云龙山名称来源有四种说法:一是云龙山浓雾四起,飘渺翻滚的云雾气势逶迤且蜿蜒如龙,云龙山故因此得名,明嘉靖《徐州志》记载:“城南二里曰云龙山,山有云气蜿蜒如龙,东岩有石刻大佛,故又称石佛山”;二是云龙山没有奇险峻岭,陡峭高山,却有蜿蜒起伏的龙韵,登山时,身心舒畅,明《南畿志》记载:“云龙山,在城南二里,山形蜿蜒如龙故名”;三是楚汉相争,彭城一战,刘邦惨败,隐匿山中,云龙山因刘邦“居上常有云气成五彩”而得名,《重修高皇庙记》记载:“想高皇以布衣起丰沛,提三尺芟[shān]荡群雄,五载而成帝业,所居之处常有云气为龙,成五彩,徐尝以名其山矣”;四是相传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在云龙山休息的时候,上空有龙一样的云彩来回旋绕,云龙山以此得名。

旅游车开到云龙山北门停车场,我们下车顺着蜿蜒的石阶路上山,导游说此山是从哪上去还得从哪下来,不会迷路的。我们从第一个凉亭到第二个凉亭,然后到第三个最高的凉亭处叫观景台。俯瞰云龙湖,烟波浩渺,游船像蜉蝣,贴着湖面,岸边最高的建筑物是徐州电视塔。

云龙湖,云龙湖由洼地汇集洪水而成,经过历代计划引水、修建堤防、退渔还湖等干预措施,实现了生态景区建设现代化。1958年,徐州市政府开始建设云龙湖景区,挖掘湖区人文历史内涵,开发云龙湖、小南湖等自然景点的同时,新建了诸多人文景点。景区被湖中路分为西湖片区和东湖片区,而贯穿东西湖片区的滨湖公园则位于云龙湖北岸,云龙湖四周还分布着诸多人造文化场馆。云龙湖景区已成为徐州市的标志性综合性景区之一。

1984年,云龙湖景区获批江苏省风景名胜区,并在2005年、2016年先后被认定为国家AAAA、AAAAA级旅游景区。云龙湖景区曾承办亚洲铁人三项赛,中国水族馆、索道行业及苏轼研究等行业赛会,年接待游客达到600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20余万人次。

十五点下山,在山下的广场上,看着盛装的二十几位小女孩在跳民族舞,几位老师有指导的,有航拍的,有服装保障的,忙乎不停。引下山游客及市民驻足观看。

十七点我们上车,十九点到家,此时的路灯也亮了,气候也很温和。躺在床上脑海里还浮现宝莲寺、云龙山、云龙湖的画面呢!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