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郑凡涛的头像

郑凡涛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8/02
分享

乡村英雄

打开刘醒龙的《天行者》,就打开了一段厚重而难忘的历史。在二十世纪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乡村民办教师担负着中国农村教育的重要责任,为当今的中国培养了无数人才。他们是中国大地上默默苦行的乡村英雄。他们曾经的遭遇和命运,让人至今回想起来也不禁扼腕叹息。

乡村民办教师这个特殊的群体,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绝对值得、也必须大书特书的光辉形象。

小说里描写的故事和人物对于我这个从乡村来到城市的人,太熟悉了、太亲切了。这让我在感慨不已的同时,也回想起了我的那些小学老师。

他们和书中的界岭小学的老师一样,全部都是民办老师。不少人和张英才一样,都是大学落榜后,好不容易才得到一个在村小学当民办老师的工作。还有几个年龄大一点儿的老师是文革时期高考中断后回到家里,就在小学当老师了。

他们既是我的乡亲,又是我的恩师,待我以情,授我以学,让我终身难忘。除去民办教师这个角色,他们就是一个地地道道、面朝黄土背对苍天的农民。他们要教书育人,也要辛勤耕作农田。

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要操心,地里庄稼的长势和收成好坏也要操心。人都说老师是精神世界里辛勤的园丁,可是民办教师还是物质世界里辛勤的园丁。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他们坚持在贫穷的土壤上,用他们的智慧和热情,为无数乡村孩子点亮了人生理想的灯塔。他们在那些幼小的心灵里,播种着希望的种子,并且用心呵护,直到他们发芽,长大,开花,结果。

他们就这样一代接着一代的坚守着,把一个又一个穷孩子送出村子,送进中学,从那里走向外边精彩的世界,开启自己光明的人生之旅。我很荣幸是其中的一个穷孩子。

我从小到大上过好几所学校,遇到过许多老师,可是只有我的小学老师,我一个都没有忘记。这不仅是因为他们是我的乡亲,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播种下了希望的种子,让我成为了今天的我。

我想,无数和我有着同样成长经历的人,对于自己的小学老师,一定会有跟我同样的深切感受。

我曾受过他们的教诲,我亲眼目睹了他们往日那艰难的生活。他们多才多艺,不甘命运的沉沦,却只能在中国各个角落的乡村小舞台展现自我。

正如界岭小学的老师一样,对于数以百万计的乡村民办教师来说,能够得到一个公办教师的转正名额,那真是梦寐以求的事情。可是,春来秋去,一年又一年,只有少数人幸运地获得了宝贵的名额。然而,即便是这样,他或者她还依旧在农村,还需要继续坚守在乡村学校,继续一边教书一边耕作。

小说如实地描写了当时乡村小学的教育现状,勾起了我藏在心底里的那些回忆。

乡村小学的生活里音乐从不缺席。界岭小学有凤凰琴、笛子;我的小学有手风琴、口风琴。凤凰琴记载着界岭小学的往事,手风琴记载着我小学的故事。界岭小学升国旗,两位老师用笛子奏国歌;我的小学升国旗,两位老师用口风琴奏国歌。

界岭小学的学生们采草药、挖野菜;我的小学的学生们拾麦穗、捡柴火。

界岭小学打的是篮球,我的小学除了篮球,还有乒乓球。

界岭小学的教室破,我的小学的教室也破。我上在小学一年级、二年级全都从自己家里带上小板凳上学。所谓课桌是由一块水泥板架在由砖头砌成的两个墩子上做成的。

贫穷生活是如此的相似,让人至今回忆起来,却多有甜蜜,少有苦涩。这是因为,我们敬爱的老师亲手在我们幼小的心田里播种了希望。人只要有希望,那么就是再苦、再穷、再累,做事情也都会很快乐。

就是这样的乡村校园生活,成就了一个个像余校长、张英才、张四海、邓有米等这样无数为中国乡村教育辛勤付出、无私奉献的乡村英雄。当然也包括我的小学老师们。真心感谢刘醒龙先生用这部优秀的著作为他们唱响了赞歌!

生活给人不一样的舞台,人就会有不一样的精神面貌。讲台上侃侃而谈的他们在学生心目中是那么的风光,许多孩子都希望长大后成为他们。然而,一旦离开讲台,回到家里,他们的生活往往也是一地鸡毛,甚至有着难以言说的苦楚和烦恼,充满着苦涩。人间的五味杂陈,同样是纠缠着他们的生活。

婚姻感情和柴米油盐,这些平凡人怎么也逃避不了的现实问题,同样困扰着他们。可是,即便如此,他们依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怨无悔地从事着教育事业,担当着园丁的责任。哪怕是工资经常被拖欠着,也不影响他们按时上课,精心教诲。因为在他们心中,这些学生就是自己的孩子,就是这个村子的希望,中国的希望。

什么是伟大?他们的平凡就是伟大!什么是英雄?默默的他们就是英雄!

致敬乡村民办教师!致敬我们中国的乡村英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