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朱国飞的头像

朱国飞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9/16
分享

听琴

姑苏艺人,在古苏州的琴弦上舞蹈。评弹是苏州的一张王牌,一曲《蝶恋花》唱红全中国,将毛泽东对爱妻杨开慧的思恋之情发挥到极致,如诉如泣,感人肺腑。《好一朵茉莉花》,以评弹群唱的形式,将江南花好月圆的情愫,弹唱得清音雅致,怡人性情,使人如饮香茗,韵味悠长。

在寒山寺旁枫桥的红木小筑内,我有幸欣赏到评弹老艺人弹奏的《梅花三弄》、《石上清流》等古曲,静静聆听从那古色古香的琴弦上款款流淌着飞珠溅玉,高山流水般的清音确实是人间的一大享受,其味无法用语言来描绘。听说还有《胡笳十八拍》、《雁过衡阳》等更老的曲子,因未曾听过而一直憧憬于心。

初夏一日,随朋友游怡园,竟欣赏到其间珍藏的石听琴室,一饱眼福而为之倾倒。其室构造奇特,格调高雅。室内藏着苏东坡的玉涧流泉古琴,一对联描摹日:“素壁有琴藏太古,虚窗留月坐清宵。”其室西窗外立二石峰,二石躬腰曲背,形如二位德高望重的老者侧身听琴。山石之旁花香阵阵,细叶沙沙。如若倚石闭目,沏茶品茗,定会有琴音泠泠、雅韵濡耳的妙处。有唐朝诗人刘长卿诗为证:“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此时此景,你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因未深味其意者,这古调石韵只能让顽石去听了。

我呆呆地望着那怡园内二石听琴的样子,突然联想起传说中的老家沙地汇龙镇老街上曾有一家名叫“汇中楼”的茶馆店,店内有一条雪白的老狗,整天蹲坐在店堂屋大厅内的板壁前似懂非懂的静听古韵,有音无音总会侧身躬腰百听不厌。

那家店面砌有精致的老虎灶,老虎灶有九只大铁罐,大灶膛内炉火很旺 ,烧得大铁罐滋滋滋直冒蒸汽。老虎灶的旁边大条桌上和客堂屋内摆满老式紫砂壶。客堂屋的大板壁上有唱书艺人的曲目牌匾。那些牌匾都是用上等楠木做成,刻着老家小有名气的黄霓裳老先生书写的古篆,细密繁杂的书法体金勾银划入木三分:《牡丹亭》《碧玉簪》《窦娥冤》。那些牌匾都挂在一张古画下面。每当老茶客进店喝茶,都会在这幅画上看几眼。高山流水间驻着隐士,半山腰的虚空里隐隐传来琴瑟之音。

似懂非懂的看山水间的流莺歌舞,略懂一斑的看古色古香的云霞,文气较足的观隐士风采,悟道浓深的则啼听古风留韵。在这幅古画的两侧亦有对联,与怡园内的一模一样:“素壁有琴藏太古,虚窗留月坐清宵”。多了横批:“古风留韵”。店里那条白狗就蹲在那幅古画前目不斜视,很像老街东端“汪大有客栈”门口的那只石狮子,同古画相映成趣。你会说,就算是天上降落的仙乐,一天到晚萦于耳际,隐隐约约回荡于脑子,也会烦的。如今立在二石前,我凝神静听,犹如呆狗,一点烦的感觉也没有,只有春风拂面,徐徐舒怀的惬意。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