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龙的头像

陈龙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6/30
分享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

幼时,我的脚步总是不肯迈远。门前那条石板路,仿佛烫得灼人,甫一走远,便立刻伸出双手要大人抱持,只愿缩在大人臂弯里前行。父母的臂膀便是我的舟车,我的轿辔。而他们却常常笑道:“多走走路才好,腿脚才有力气呢!”——可我那时何曾懂得,那两条小腿里,正积蓄着日后要走多少山重水复的力气。

青年时期,腿脚终于利落起来,父母却换了叮咛的话语:“莫要走错路啊!”这话语像沉甸甸的护身符,挂在心上。那时的我,总被一种神秘而危险的诱惑所吸引,路旁每一条岔道似乎都摇曳着奇异的光影,如同传说中引人迷失的幽魅。父母每每语重心长,一遍遍提醒,生怕我迷失方向。然而,我弟弟却在那些岔路上走散了。他初中没毕业,便迷上了翻墙去网吧打游戏,学业抛在身后,身影消失在网络世界的缭乱霓虹之中。他辍学后,家里沉寂了很久,唯有父亲紧锁的眉头和母亲无声的叹息,像深重的夜雾弥漫不散。

岁月如流,不觉已至中年,脚下的路却换了分量。此时的我,最怕的竟成了“走少了路”。昔日疏于照顾的身体开始发出警告,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尿酸高……这些名词从医生口中滑落,竟如刻入生命的碑文。于是每日的行走,竟成了活命的功课;步数成了丈量健康的准绳,生怕少走了路,怕辜负了这具日渐沉重的肉身。

生命行至三十九岁,我忽而彻悟:人生实无一步是白走的。每踏出一步,皆如种子落入泥土,不论深浅,终会破土而出,在日后某个时刻抽枝展叶,结出果实。就像孔夫子当年周游列国,车辙在尘土中蜿蜒,所历之处,即便困厄如陈蔡绝粮,也未曾虚度——正是那颠沛流离,最终将仁道的种子播撒于华夏大地,成就了万世师表。孔子曾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如今当我数着儿子后脑勺绒毛般的年纪,再细察父母鬓角增生的白雪,竟才体味出这“惧”中深藏的“喜”来——惧时光之无情,更喜这一路彼此扶持着走到如今,每一步都未曾白费,是岁月刻下的年轮,也是生命互相支撑的印痕。

《楚辞》有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长路,何曾有过笔直的通途?弯路,原是生命固有的弧度。我弟弟当初辍学后,如断线的风筝,飘摇沉浮于社会底层。后来辗转漂泊,先后做过保安、电子厂产线机器人、工地架子工、蜘蛛人等等岗位,虽然吃苦耐劳,但依然碌碌无为,最后灰溜溜的回到老家吹起了唢呐。他笑着跟我说:“哥,当年在网吧熬通宵练出的坐功,现在用来熬夜做“和尚”,刚刚好!”——那弯路上踏过的荆棘,竟化为脚底的一层老茧,非但未使他落后,反而在某个弯道悄然超越了踟蹰不前的旁人。这难道不正应了古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歧途未必通向深渊,它有时是命运别具匠心的迂回笔法,只为在稿纸的背面,写下我们料想不到的章节。

然而弯路可以走,错路却要警惕。弟弟当年沉溺网吧、荒废学业,那是蒙昧少年在歧途上的错步,是应当被规训与救赎的迷失。而有些路,是万万不能踏足的禁区。如《荀子·修身》所言:“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方向错了,纵使日夜兼程,不过是南辕北辙,徒然消耗生命的热力。

余华在《活着》中写福贵一生所行之路,坎坷崎岖,亲人相继离去,每一步都踩在锥心的痛楚之上。然而正是这些遍布血泪的足迹,最终连缀成一种直面苦难的惊人韧性。福贵一生行过的路,无一滴汗水是白流的,无一寸挣扎是无谓的——每一步都在锤炼他那颗在废墟里依然跳动的心,让他在绝望深处,活成了生命尊严的碑石。这正如《菜根谭》所揭示的:“众人以顺境为乐,而君子乐自逆境中来。”人生之路的价值,不在于是否顺遂,而在于每一步是否踏出灵魂的深度。

中年之后,我每日与疾病周旋,行走成了一种必须的仪式。日复一日,我在小区步道上留下印迹,脚步虽慢,却步步踏实。某日行走时,偶然遇见一位老者,鹤发童颜,步履轻捷。攀谈之下,方知他坚持日行万步已二十余载,身上那些沉疴旧疾竟被这平凡步履一步步踩平了。他指着脚下说:“你看,这每一步踩下去,都是药,治身体的病,也治心里的急。”《黄帝内经》有言:“久行伤筋,劳于肝。”然智者亦知,适度的行走却可“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这脚下的路,竟成了中年身体自救的渡筏,每一步皆非徒劳,皆在悄悄修复过往被忽视的损伤。

人生行路,童年耽于安逸,青年惑于歧途,中年困于弥补——然而生命之可贵,正在于这“行”本身。每一步落下,无论深浅正斜,都如印章盖在时间的契约上,最终构成我们不可替代的面貌。

那些弯路上的蒺藜,中年后补救的跫音,乃至童年石板路上畏葸的足迹……它们都未曾湮灭,而是沉淀为生命的骨血。纵然行路难,但请坚信,每一步都自有其归处——所有的迂回、颠踬、探索、喘息,终将在生命的地图上连缀成一条独特的轨迹。

这轨迹并非指向某个外在的终点,它自身就是意义完成的形式。那些被汗水和时光浸透的足迹,终将化作我们灵魂的碑文,刻下我们独一无二的名字。

行路罢,莫问前程远近,只消记得:你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因你的经过而被赋予意义;你行过的每一段旅程,都在默默塑造那个最终能坦然说出“我曾活过”的自己。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