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龙的头像

陈龙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8/31
分享

开学

昨夜秋风乍起,吹散案头几页稿纸,恍惚间惊觉已是八月末。窗外的梧桐叶子尚未转黄,但空气中已浮动着一种熟悉的焦灼,开学季又至。今年与往年不同,我家小儿升入五年级,所谓“高年级”的门槛竟如楚河汉界,横亘在童年与少年的分野处。

书包是前日新买的,深蓝色,印着当下流行的卡通图案。店员热情推荐智能书包,说是能自动称重、GPS定位、甚至还能播放英语听力。我婉拒了,想起三十年前母亲用旧帆布为我缝制的书包,针脚密实如雁阵,里面只装得下两本课本、一个铁皮铅笔盒。那时的学费是七块三毛钱,母亲总要跑三家亲戚才凑得齐,用牛皮纸裹了又裹,塞进我内衣口袋时还带着她的体温。

而今为小儿置办行头,竟似筹备一场微型战役。文具要无甲醛的,作业本要防近视的,书包要符合人体工学的,连橡皮都要瑞典进口的天然橡胶。妻子连夜在网比价,眼镜架在鼻梁上将坠未坠,忽然叹道:“咱们小时候哪有这些讲究?”我苦笑,想起鲁迅在《风筝》里写“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它。”而如今为人父母,倒成了追着风筝奔跑的人,生怕线轴脱手,那纸鸢便坠入云深不知处。

最揪心的是午餐问题。学校食堂的菜单每周公布,妻子拿着放大镜研究蛋白质含量,忽而惊呼“周四的炸猪排热量超标!”忽又忧虑:“周三的菠菜怕是农药残留。”最终决定让小儿自带餐盒,于是每日清晨,厨房变成精密实验室,电子秤量着克数,保温壶分装三层,维生素片要碾碎拌进米饭,这让我想起《礼记》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训诫,不过孔夫子大抵想不到,两千多年后的父母们,竟为学童一餐饭食焦虑至此。

午休枕买了磁疗的,眼罩要遮光率达99%的,甚至还有所谓“阿尔法波助眠耳机”。我看着这些装备,忽然想起小学时趴在硬木课桌上午睡,阳光透过窗棂在脸上烙下红印,同桌的鼻涕泡随着呼吸胀缩。那时从不觉得苦,反倒是在老师踱步的脚步声里,偷尝到几分自由的甜腥。

作业本封皮包到第三层时,小儿忽然问“爸爸,你们以前也要上补习班吗?”我怔住了。记忆的闸门轰然洞开,浮现的是放学后滚铁环、掏鸟窝、在田埂上追逐蜻蜓的黄昏。如今小区的孩子们相约玩耍,开口都是“我周二周四上新概念英语,周三周六学奥数”。

妻子悄悄算过,班上百分之九十的孩子都报了课外班。我们挣扎半月,终究抵不过“不进则退”的恐慌,给小儿报了作文辅导班。送他去上课那日,看见教室外挤满家长,个个举着手机记录板书,俨然第二课堂。玻璃窗内,孩子们伏案的背影像一片被压弯的禾苗。忽然懂得陶渊明“既自以心为形役”的悲慨,而今却是父母亲手将孩子推向这精密运转的齿轮之中。

暮色四合时接孩子回家,他的书包比早晨又沉了几分。路灯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仿佛两个被知识压弯的问号。小儿忽然说“同学说下学期要开始学初中内容了。”语气平静得像在说别人的事。我握紧他的手,想起龙应台在《目送》里写“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深夜整理小儿暑假作业,手工制作的生态瓶里,水草间游着三条红鲫鱼。他特意标注“每天换水一次,喂食三粒。”想来这个暑假,他唯一完整养成的习惯竟是照顾这几尾鱼。其余时光被各类兴趣班切割成碎片,就像他拼了一半的航空模型,机翼永远滞留在说明书第七页。

我们这代人的童年,焦虑是显性的,无非学费欠缴、衣衫破旧。而今孩子的困境却如无色无味的雾霾,弥漫在每一个精心布置的细节里。想起《孟子·告子上》中的“牛山之木”寓言,昔日美木遭斧斤砍伐、牛羊啃食,非无萌蘖再生,却终难成参天之姿。当代教育何尝不是如此,过早的催肥与修剪,反而戕害了生命本该有的野蛮生长力。

开学前夜,小儿突然发烧。体温计显示38.5℃,他裹着被子呢喃“明天不能缺席开学典礼。”药效发作后汗湿鬓发,梦里还在背诵英语单词。我守在他床边,看见窗台上生态瓶里的鱼仍在游动,鳃盖开合如同微型的叹息。

忽然想起丰子恺那幅《衔泥带得落花归》的漫画,燕子筑巢时何曾计较过泥浆的成分?人类却为自己雏鸟的窝巢镀金镶银,唯恐半点风雨侵扰。其实最该准备的或许不是那些精美文具,而是一颗能经受挫折的平常心。就像苏轼南贬时写的“此心安处是吾乡”,千年过去,我们仍在学习如何让心灵安居。

今晨送孩子到校门口,他转身挥手时露出新校服上的褶皱。那些焦虑与忙碌忽然沉淀下来,化作目送他走进人群的静默。想起纪伯伦的诗“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秋风又起,吹动教学楼顶的国旗。一群鸽子掠过天空,羽翼割开云层时洒下清越的鸽哨。我知道,这场关于成长的漫长准备,从来不只是孩子的功课,更是父母与时代达成和解的过程。当铃声响起,我们都在各自的课堂里,学习如何不被时代的洪流裹挟,又不忘守护最初那份简单的期待。

校门缓缓关闭,像合上一本厚重的书。书页间夹着三代人的开学记忆,祖父那代是生存,父亲这代是温饱,到我们这里变成精细化的焦虑。或许某天,当我的孙子揣着全息投影课本上学时,也会回头问“爷爷,你们那时候开学要准备什么?”那时我该如何回答呢?或许只是指着窗外说“看,梧桐叶子又开始落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