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龙的头像

陈龙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8/31
分享

念之正

近来友人屡屡言及算命之事,初闻只作耳边风,后来说得多了,倒叫我停下脚步,仔细端详起这“算命”二字来。我素不喜此道,缘由有二:其一,我湘北农村有句俗话,“命会越算越薄”。自我离乡后,不论置身何地,从未请教过算命先生。其二,我总以为命与心相连,与其向外求卜,不如向内修心。这便是我今日欲论“正念”之发端。

算命一事,自古有之。《周易》有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古人观天象、察地理,原是为了明人事、通古今,非为揣测一己之私利。然今人算命,多问财禄寿夭,儿女情长,已失了古人之大气象。这般算命,不过是把未知的恐惧,寄托在几句模棱两可的谶语上,求得片刻心安罢了。

我乡里那句“命越算越薄”,细想来颇有深意。这不是说人的命运真会因算命而变得浅薄,而是说人的心志会因过度关注命数而变得薄弱。一个人若终日纠结于命理吉凶,便如笼中困兽,左冲右突,不得解脱。心被困住了,命自然也就显得局促了。

佛家讲“起心动念”,要人管住自己的念头。念头这东西,看似虚无缥缈,实则力量惊人。《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心念如流水,刹那生灭,捉摸不定。然正是这念念相续,构成了我们的生命体验。

打坐修行,看似是坐姿的问题,实则是心念的功课。初学打坐者,往往以为关键是如何坐得稳、坐得久。殊不知,外在的坐姿易调,内心的妄念难平。若能管住念头,打坐便事半功倍。这道理不独佛家所言,宋代大儒朱熹论及“持敬”功夫时也说“心如镜,如止水,则物来而顺应。”心若镜明止水,自然映照万物而不为所动。

念头与心境,如影随形。一个人若终日想着悲观消极之事,他的能量自然会低沉萎靡。《庄子·秋水》篇中,河伯见大海而自惭形秽,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人的眼界若局限于一时一地一己之私,自然看不到更大的可能性。

反之,若念头通达,想着如何凭借努力解决问题,心境便会轻松许多。这倒不是盲目乐观,而是基于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深刻认知。《菜根谭》有言“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生命短暂,与其纠结于未知的命数,不如把握当下可为之努力的事情。

今人处于大变局时代,科技进步,物质丰裕,内心却愈发焦虑不安。算命风水之类大行其道,折射的正是现代人对不确定性的恐惧。然而外求终不可得,真正的安宁只能向内寻觅。唐代禅师青原惟信说“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体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修心的过程,正是从对外在世界的执着,回归到内在的平静与明了。

正念修行,不是要人逃避现实,而是让人更清醒地面对现实。佛陀在《法华经》中说“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若以清净意,或语或行为,是人乐随从,如影随形移。”心念清净,言行自然端正,命运也随之改变。这与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不谋而合,一切从修心开始。

我曾见过一位老农,年逾古稀,仍每日下地劳作。问他为何如此勤劳,他笑道“地不欺人。”这句话简单却深刻。大地不会辜负辛勤的耕耘者,命运也不会辜负持正念而行的人。这位老农未必读过什么经典,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正念的真谛,专注于当下能做的事情,不杞人忧天,不怨天尤人。

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人的思维方式直接影响情绪和行为。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的“习得性乐观”概念,与东方正念智慧异曲同工,通过改变认知方式,人可以培养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从而改善生活品质。这岂不是科学对古老智慧的印证?

保持正念,意味着在每一个当下,都有清醒的觉察。《中庸》云“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即使在无人之处,也要谨慎自己的念头,因为念头虽微,却能汇聚成命运的洪流。曾国藩在家书中屡屡强调“慎独”功夫,正是深知念头的力量。

念头的品质,决定生命的品质。苏东坡在《前赤壁赋》中写道“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种对生命美好的觉察与欣赏,正是正念的体现。若非心念通达,怎能从清风明月中见出无限生机?

算命者试图窥探命运的奥秘,却不知命运就藏在每一个起心动念间。《淮南子》说“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心若安静澄明,自能映照万物真相。修得如此心境,何必外求算命?

当今社会,变化加速,价值多元,更需正念定力。不被外界浮云遮眼,不为一时得失动心,守住内心的清明与安宁,这便是现代人最好的“算命”自己创造自己的命运。鲁迅先生曾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命运亦然,本无的命数,持正念而行的人多了,便走出了光明大道。

窗外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这声音千百年来如此,而听者的心境却各不相同。有人听出秋意萧瑟,有人听出天地和鸣。念头不同,世界便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命运如长河,念头如舟楫。舟楫的方向,决定了河流的走向。正念之舟,必能载人驶向开阔之处。如此想着,倒觉得算命之事,不值一提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