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国胜的头像

王国胜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8/07
分享

茅檐下的千年絮语

               王国胜

身为一个以文字为舟楫、在时光长河中溯流寻索的人,诗圣的殿堂于我,早已是魂牵梦萦的精神坐标。乙巳年七月廿六日,终得偿夙愿,第一次踏进这方心驰神往的圣地——杜甫草堂。怀揣着近乎虔诚的朝圣之心,我缓行于一处处浸润着墨香与沧桑的人文景观前,凝神屏息,仿佛轻轻拨开了浩瀚时空的重重帷幕,与那位不朽的诗魂,进行着一场无声而深邃的、灵魂层面的絮语。园中万籁俱寂,唯有心潮涌动,侧耳细聆,竟真切地捕捉到了“草堂”那悠长而温热的呼吸。

步履轻移,踏过浣花溪畔那道竹影婆娑的月洞门,一股沁骨的清凉骤然拂面——这清凉,分明裹挟着千载的风霜雨雪与不朽的诗意,径直向我这个姗姗迟来的文字朝圣者涌来。眼前,重建于明清的草堂建筑群,以其洗尽铅华的青瓦飞檐,在熹微晨光中勾勒出洗练而孤峭的剪影,一笔一划,皆是对杜诗“野老篱边江岸回”旧时风骨最忠实的摹写。那沉默的檐角,低诉着一种穿越时空洪流、未曾有丝毫折损的尊严。

穿过今人仿制的石砌牌坊,真实的唐代遗迹,如同一位阅尽沧桑的隐者,静伏于园林幽邃之处。考古探方里裸露的柱础石,泛着幽冷而坚忍的微光。导游的低语在耳边:这便是当年“床头屋漏无干处”的原址所在。指尖带着微颤,轻触那些被千年光阴之手反复摩挲得温润圆滑的棱角,一股冰凉直抵心髓。猝然间,一群麻雀惊起,扑簌簌的振翅声划破凝滞的空气——这声响,竟与《羌村三首》中“驱鸡上树木”的描写精确地、奇妙地重叠!花径两旁,合抱的楠木静默矗立,树皮皲裂如深壑,那纵横的纹路里,仿佛正蛰伏着《古柏行》沉郁顿挫的平仄韵律,每一道裂痕,都是一行未竟的诗句,等待着知音的解读。

于茅屋故居前,我久久驻足,心绪翻涌。仿制的黄泥墙,清晰地印刻着支撑的竹骨痕迹,是诗人栖身之所最朴素的见证。室内陈列的碳化唐代炊具残片,无声诉说着烟火人间最本真的温度。目光穿过精巧的菱花格窗,落在外界冰冷的现代解说牌上,这刺眼的今昔对照,与杜甫当年“厚禄故人书断绝”的愤懑孤寂,形成一种令人心颤的、近乎残酷的深刻映照。最是西侧那一小畦菜圃,牵动心肠——考古的铁证言明,这里曾生长着诗人笔下的莴苣,正与《佐还山后寄》中“春韭青青宜剪甲”的鲜活意象隔空遥遥呼应。当我蹲下身,指尖几乎触碰到那片滋养过诗魂的泥土时,一只斑斓的凤蝶,如一片有灵的诗笺,悄然停落在仿古的篱笆上。它翅膀轻柔的开合,在我恍惚的凝视中,恰似在无声地翻动一页页业已泛黄、墨香犹存的诗稿。

午后憩于长竹摇曳的雅园,满目葱茏,生意盎然。刹那间,“黄四娘家花满蹊”那份跃然纸上的、永不褪色的鲜活,如醍醐灌顶般涌来。不远处的亭子里,几位老者正用沙哑而醇厚的川音,吟诵着《江村》。“清江一曲抱村流”的诗句,在湿润微凉的空气中悠悠荡漾开去,泛起层层诗意的涟漪。当代书家挥毫的诗碑林间,新墨的痕迹被微雨悄然浸润,泅散出淡淡的、如梦似幻的蓝晕,其意境恰似《秋兴八首》里“玉露凋伤枫树林”那弥漫千古的哀婉氤氲,湿漉漉地漫上心头。恰在此时,电子讲解器里传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那沉痛悲怆的朗诵声,耳机内的千年悲歌,竟与现实之中修缮工人叮叮当当的锤音奇妙地叠合、交织——古今两种截然不同的声响,在此刻,于我的耳畔心间,达成了奇妙的同频共振。那沧桑的哀叹与坚韧的修复之音,宛如历史长廊中一段深沉而充满生机的二重奏,在草堂的上空久久回旋。

暮色渐浓,如火的晚霞为工部祠的飞檐与斗拱染上金红。

在碑廊渐暗的光影里,我俯身辨认,指尖意外触碰到一行深深镌刻的、稚拙却力透石背的字迹:“忧端齐终南”。闻听此乃民国学子所留,这五个朴拙的刀痕,刹那间拥有了摄人心魄的力量——杜甫诗中“独立苍茫自咏诗”那孤绝而伟岸的身影,仿佛被这虔诚的刻痕从缥缈的诗行中蓦然召唤而出,变得无比清晰、无比真切,几乎可触可感,带着千钧的重量。离园之际,我驻足回望。草堂那古朴沉静的剪影,正悄然融入城市次第亮起的璀璨华灯之中,如一滴饱含千年深情的浓墨,在时光的宣纸上缓缓洇开、晕染、淡去,最终定格成一页被岁月深情浸透的、无言而厚重的诗篇。

步出月洞门,喧嚣的市声瞬间如潮水般将我吞没。然而,心头那片由草堂浸润的深邃静谧,却如磐石般岿然不动。茅檐之下,那穿越千载光阴的低回絮语,依旧在灵魂的幽谷深处萦绕不绝,余音袅袅。这初次的心灵朝圣之旅,使我彻悟:杜甫的草堂,何曾真正湮灭于岁月的烟尘?它早已悄然熔铸为一个永恒的精神图腾,在每一个时代的屋檐下悄然延伸其根系,生长其枝蔓。那简朴的茅檐所遮蔽的,从来不是易朽的草木躯壳;那是在风雨如磐、乾坤动荡之际,始终傲然挺立、庇护苍生的灵魂穹顶——每一片沉默的青瓦之下,都栖息着不肯向命运折腰的铮铮傲骨;每一缕穿越时空的絮语,都在传唱那历经千载风霜洗礼而愈发璀璨夺目的人间尊严。

草堂于无声处,默默荫庇着每个时代不甘沉沦、不肯湮灭的赤诚精魂;它以这千年的絮语,向每一位怀着敬畏而来的寻访者低诉:灵魂的殿堂,原来可以构筑于如此简朴甚至寒素的屋檐之下,却足以支撑起一片万世不倾、永恒屹立的精神苍穹。

惟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