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诚的头像

李诚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0/02
分享

此心安处是吾乡

我们行走在人世间,总需要一些情感作为生命的依托。爱就是那根温柔的线,牵系着我们在岁月里稳步向前。我们爱黎明的晨光,爱黄昏的归鸟,爱家乡的炊烟,这些爱轻盈如羽,让平凡的日子染上温暖的光泽。而生命中最厚重的爱,是对祖国的眷恋。这份爱如同大地沉稳的脉搏,无声却有力,陪伴我们所有的悲欢与成长。

对祖国的眷恋,是刻在心底的印记。童年时,最爱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上,听他哼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那些质朴的旋律像春日的暖风,轻轻拂过我幼小的心田。虽然那时还不懂得歌词里蕴含的深情,嘴角却会不自觉地上扬。后来才懂得,有些情感无需言语,它早已在血脉里静静传承。

当我长大后在西北行走,才渐渐读懂祖国的模样。祁连山的雪峰在蓝天下熠熠生辉,像守护大地的银色铠甲。戈壁滩上的胡杨林撑开金黄的树冠,在风沙中屹立不倒。嘉峪关的城墙历经沧桑,每一道痕迹都在诉说往昔的故事。

行走在陇南的山水间,官鹅沟的溪流清澈见底,穿过原始森林,瀑布如银练垂落山崖。藏族村寨的经幡在风中轻轻诵念,为大地点缀着斑斓色彩。大峡谷深处,峭壁对峙,溪水碧绿如玉,仿佛大自然在这里私藏了一片秘境。

若尔盖草原的野花在夏日绽放,牧羊人的歌声随风飘荡。从敦煌莫高窟的庄严壁画,到西安古城墙的厚重砖石,每一处风景都在见证着这片土地的古老与新生。

回望历史,长江黄河孕育了灿烂文明。周秦汉唐的辉煌在长安绽放,丝绸之路驼铃声声悠扬。在陇南礼县的祁山道上,还依稀可见当年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古栈道遗迹,斑驳的石阶诉说着“三国文化”的风云往事。张骞出使西域开辟通道,玄奘西行取经矢志不渝。文成公主进藏带去的不仅是嫁妆,更是文明的种子。

近代风雨中,无数先驱者用热血守护这片土地。他们的身影或许已远去,但那份赤诚永远照亮后来者的路。

新时代的篇章正在我们手中书写。西电东送的线路跨越千山万水,如同纽带连接起各地的希望。在陇南山区,蜿蜒的公路如丝带般盘绕山间,将一个个偏远村落与外面的世界紧密相连。昔日险阻变通途,山里的特产走向四方,山外的机遇涌进农家。

贵州群山中的“中国天眼”仰望苍穹,探寻宇宙的奥秘。毛乌素沙漠披上新绿,迁徙的鸟儿在湿地安然栖息。从城市街角的书香驿站,到乡村振兴后的崭新农舍,处处都洋溢着生机与活力。

作为一个文字耕耘者,我渐渐明白最动人的故事就在这片土地上。在兰州黄河畔,看落日为水面铺上一层粼粼的金色;在陇南的茶园里,看采茶姑娘灵巧的双手在茶垄间翻飞;在白龙江畔,听船工号子回荡在青山绿水间。在黄土高坡,记录播种与收获的喜悦。

这些鲜活的片段,都是祖国给予我的珍贵礼物。我要用最真诚的笔触,描绘这气象万千的时代。

此心安处是吾乡。对祖国的爱早已融入生命,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每当在异乡听到陇南高山戏那熟悉的唱腔,心中总会涌起暖流。乡音如故,提醒着我根的所在。

每当夜幕降临,眺望万家灯火如地上星河,总会想起那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份爱,是归航的灯塔,是前行的力量,也是我们行走人世最温暖的陪伴。

于2025年9月30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