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居城市,每日起早贪黑,我总能深切地感受到故乡白云湖的声声召唤。于湖而言,七月的召唤最为浓烈。七月的白云湖,仿佛与我心意相通,总是迫不及待地将其酝酿至盛的美好,向人倾诉。
七月,是白云湖最为热闹的时节。碧柳繁茂葱郁,夏日蝉鸣声声,朵朵白云飘逸,大片的芦苇荡成团簇拥,万亩清荷摇曳生姿,夏天应有的景色,在七月的白云湖都得到了完美的呈现。倘若逢着一个晴日傍晚,夕阳悬于荷花仙子的头顶,落日的余晖将暮云染尽,整片荷塘仿佛蘸满了落霞的色彩,倦归的飞鸟啼鸣清脆,章丘八景中“白云罢棹归来晚”的绝美景色便更加具象可感了。
柳堤,是湖的迎宾大道。无论从哪个方向进入湖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碧柳殷勤地垂成拱门形状,以最为礼貌的姿态迎接着八方来客。沿着这一片碧色深入,夏风轻柔地拂过车窗,幽幽的蝉鸣声驱散了旅行车内城市带来的喧嚣与拥挤,浮躁的心绪,便被堤坝上满目的青色悄然熨平,变得开阔而辽远。
前来白云湖主湖区赏荷有两条路线。一条是沿引湖路前行,这条路直达湖心桥处,在那里可以直接观赏到万亩红莲,莲叶连接天际,千万盏红莲托举于上,那景象蔚为壮观,这种视觉上的震撼,绝非录制的视频和简单的文字所能承载。另一条是沿韩石路前行,可将车停在荷花仙子像畔,然后步行至水榭世纪钟楼。当钟声敲响,梵音袅袅升起。钟声余韵未绝,心随梵音澄澈,遂升起无人机,欲穷尽这方外之境的真容。从空中俯瞰,荷叶田田、荷花点点的禅意圣谛尽收眼底。
荷岸清香四溢,暗香萦绕不绝。荷塘深处,荷花尽情地开放,畅快淋漓。花瓣一片片舒展,粉色的花瓣如初施粉黛,薄如蝉翼。盏莲的形状好似宝塔,飞檐翘角,随心而生,却又相得益彰,恰到好处。
白云湖的荷花,在浅水处多生长白莲。白莲花开得纯洁而守正。由于生长在荷塘之中,根茎伸展受到一定的束缚,所结出的莲藕却孔武粗壮,清脆无渣,是白云湖的名优特产。而在水深处,粉莲格外惹眼,似自荐为七月湖景代言。因为水域广阔,藕花可以随处扎根,肆意伸展,所以其结缔的莲藕不超过巴掌大小,若不是有泥土依附,似乎即刻就会倾倒。
夏日的骤雨忽然来临,乌云很快笼罩了整片湖泊,湖水随着天空变得混浊起来。黑云饱含着情绪,倾盆而下。夏蝉顿时噤声,偌大的湖面上只回荡着嘁嘁的雨声。湖里的荷叶无处躲藏,只能挺直身姿傲然挺立在疾雨之中,伸出玉盘般的叶片承接恩泽雨露。当荷梗和叶心处积满雨水后,随着微风轻轻摆荡,莲叶自然地低下荷梗卸下重担,雨水纷纷倾泻而下,露出叶底最为粗壮的叶脉,略显狼狈地暂时屈居于雨中,只得静待雨晴,傲立风雨。
雨中的荷花则多了几分娇柔之态,经过雨水的清濯涤荡,粉色的花瓣凝结上一层水汽。烈日下晒蔫的瓣片吸饱水分后,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荷花绽放在雨中,不蔓不枝,幽幽的清香也随着雨水沉没于水中,多了几分凄楚,少了几分馨香。一杆杆荷花,有的含苞待放,娇羞地亭亭玉立;有的正值盛开,迎着风雨舒展;有的花期将尽,露出嫩黄色的稚嫩莲蓬。站在湖畔观望,一盏盏粉莲在一片碧色莲叶之间崭露头角,水面升腾起蒙蒙雾气,自成一种仙气,仿佛能净化凡心。
湖上雨过初霁,乌云迅速退去,太阳跳出云层,湖面上金色跃动,残存的野风还在与岸畔成团的芦苇荡做最后的较量。一簇簇芦苇时而被压弯了头,上下摇摆;时而转动叶梢,发出沙沙的清响;时而有游弋的草鱼跃出水面撷取一苇叶后坠入湖中,惊起一滩飞鸟。
柳堤上的蝉鸣声再次响起,叫得格外欢快。路面的水洼里漂浮着几片残枝败叶,近岸处被风雨剥落的荷花瓣,像一叶叶扁舟堆积在岸边柳条蘸水之处,被晚风翻动飘落,怅然消逝于水面。
湖水波光粼粼,经过新雨的洗礼,日色更加明亮,湖又恢复了热闹,荷依然风影卓卓,粉妍初黛,仿佛风雨从未降临,又似风雨从未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