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尺,丈量着人生足迹,也悄然甄别着生命中的分量。它滤去浮华,筛落那些一时兴起或擦肩而过的人,只留下沉甸甸的真情,推动我们在“毕业、立业、成家、奋斗、生活”的节点上不断刷新,偶有错漏,便退后一步,耐心拾起,重新接续。
今年,大学毕业整十年。昔日同寝六人,人生轨迹如枝叶般舒展四方。福子,曾短暂在魏桥集团历练,最终扎根惠民乡镇事业编,在基层沃土默默耕耘;小郝哥,闯荡青岛后兜转回乡,在嘉祥执起教鞭,成为光荣的人民教师;小左,几经周折在成都安家,于知名外企担任材料经理;我,则投身市政建设,十年来穿梭于城市的“毛细血管”之间。
四人联系未断,除小左远在蜀地,我与福子、小郝哥年年相约,已成定例。其余两位,程超归乡河北唐山,音信渐稀;天悦蛰伏于私企后考入平度交通局,相亲成家,育有二女,老宅改造后县城安居,生活安稳恬淡。十年间,除却天悦婚礼一聚,交集寥寥。人生际遇不同,道路自分,然同窗之谊,如同旧照片,底色温润。
上周,“四剑客”微信群忽又热闹。“毕业十年,该聚聚了!”一句提议,激起涟漪。福子率先响应,力邀小郝哥开学前携女友来济。连素日沉默的小左,或因心事萦怀,也活跃起来,碎念间敲定国庆返鲁行程。兄弟们笑嚷着要接机,回报那跨越千山万水而来的成都手撕兔与麻辣兔头——这互赠乡味的传统,早已是情谊的无声注脚。
十年之聚,首站邹平。周五傍晚,小郝哥自嘉祥风尘而至,我紧随其后,齐聚福子那方敞亮的家。寒暄未几,便驱车奔赴那家心照不宣的烧烤店。邹平特色的淄博风味,是每次必赴的味觉之约。七分熟的肉串架于果木炭炉之上,炭火滋滋,烤至焦香四溢。取一张如山东人般包容筋道的小饼,摊开,夹入肉串、蘸酱、小葱,紧紧卷起。一口下去,肉脂的丰腴、葱白的辛甜、面饼的麦香与炭火的独特气息在口中交融、升腾,恰似这十年情谊,愈久愈醇。杯盏交错间,近况娓娓道来,几巡过后,小郝哥与福子面颊已染红晕,情至酣处,尽兴方归。临别登车前,小郝哥变戏法般拿出嘉祥马集烧鸡、玉堂酱菜,稳稳放入我们各自的后备箱。这寻常的乡土风物,在我去嘉祥时奉上的鸭蛋、荷叶制品,在福子捎带的邹平蜜桃、惠民特产中往复流转,是“礼轻情意重”在浮华时代最朴实的践行。
次日转场济南,恰逢老家白云湖荷花盛放。父亲清晨采撷的头茬莲蓬清甜上桌,紧随其后的是湖鲜的时令盛宴:酥炸荷花瓣清雅别致,荷叶包肉清香四溢,炸小湖虾金黄酥脆,荷香酥鱼骨酥肉烂……满桌湖风荷韵,佐以十年重逢的喜悦,滋味格外悠长。餐后泛舟莲叶间,荷香十里,碧波荡漾,与怀抱幼女的福子相约八月再来,陪小优优划船戏水,捞取童趣。晚间,为换换鲁菜口味,特意寻了家必吃榜上的重庆江湖菜馆,麻辣鲜香中,畅聊愈酣。
无论是嘉祥小郝哥安排的白云兰酒店与热门餐馆的盛情,还是福子邹平的周到,抑或我在济南的张罗,我们之间,从未有过丝毫吝惜与算计。十年光阴,冲刷掉的是浮沫,沉淀下的是金子般的情义。每一次倾尽全力的款待,都是对这份情谊最郑重的加冕。我们都是时代洪流中普通的追梦人,身份在变,岗位在变,生活的城市在变,但彼此心中那份赤诚的热忱,始终如磐石般坚定。
未及道别,平安信息已至手机:福子抵邹平,小郝哥返嘉祥。十年光阴,弹指一挥。每一次相聚,都是一次清晰的人生坐标。围坐一处,聊聊当下,回望青春,仿佛时光倒流,又回到了那个喧嚣而充满梦想的大学宿舍618。我们曾一同迷茫,一同悸动,一同在岁月的打磨中悄然长大。
这散落在基层、校园、企业、都市的点点情谊,如同经纬线,在平凡生活的幕布上,无声地编织着属于我们这个时代最温暖坚韧的图案——它不喧嚣,却自有千钧之力,足以支撑彼此在各自的人生轨道上,继续踏实前行,照亮前路漫长的岁月。